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地脉与星轨

星槎穿过电离层的刹那,陈景明看见舷窗外炸开成片的极光。不是极地那种幽绿的弧光,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交织的光带,像有人把璇玑铜盘的玉牙碾碎了撒在大气层里——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星槎外层的“宇宙珊瑚”保护膜与地球大气摩擦产生的光谱反应,那些曾在紫星云里保护船体的生物活性物质,正以燃烧的方式完成最后的使命,在返回的航线上织出一道璀璨的光轨。

“高度80公里,进入平流层。”周砚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控制台的屏幕上,地球的轮廓已经清晰得能看见喜马拉雅山脉的雪线,“卡洛斯发来紧急通讯,全球17处与石峁同期的遗址都出现了地脉异常——埃及的金字塔群在凌晨三点同时发出低频声波,秘鲁的纳斯卡线条被卫星拍到在地面上移动,复活节岛的石像眼睛里渗出了类似黑曜石的晶体。”

林薇的鱼符突然剧烈震颤,她抬手按住领口,鱼符投射的星图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原本标注地球坐标的位置,此刻被无数个闪烁的红点包围。“是共鸣。”她指尖划过那些红点,每个点都弹出对应的遗址名称,“我们在归墟激活的‘归’字印记,正在与地球上所有守契人遗迹产生共振。就像敲响了一口遍布全球的钟,每个钟摆都在回应同一个频率。”

陈景明低头看向掌心,青色的“归”字印记比在归墟时更亮了,笔画间流动的光带里,隐约能看见石峁地脉的走向。当星槎下降到50公里高度时,他突然听见一阵熟悉的嗡鸣——不是龙骨的声音,是石峁遗址出土的那组青铜编钟的调子,当年考古队用声波探测器复原过它的音色,此刻这声音竟顺着大气层的气流传进了驾驶舱。

“是地脉在唱歌。”他忽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插图:一张手绘的地球剖面图,地壳深处用朱砂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像人体的经络,在北极点和南极点交汇成两个漩涡。当时他以为是古人的想象,此刻看着屏幕上全球地脉监测数据,那些活跃的能量流竟与笔记里的线条完全吻合,“守契人把地球的地脉网络改造成了某种共振系统,归墟的坐标就藏在这个系统的节点里。”

星槎穿过云层时,陈景明看见了戈壁。熟悉的雅丹地貌像一群沉默的巨兽,匍匐在黄褐色的大地上,而发射塔的钢架在夕阳下泛着金红,像插在巨兽背上的标枪。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从高空俯瞰,石峁遗址的轮廓正在地面上发光——不是人为的照明,是从夯土台基里渗出来的青光,沿着城墙的走向流淌,与星槎龙骨的脉络形成了完美的镜像。

“着陆系统自动对接地脉能量流。”周砚调出三维模拟图,星槎的降落轨迹与石峁地脉的主脉形成30度夹角,这正是石峁祭台石板的倾斜角度,“守契人早在四千八百年前就设计好了降落坐标,发射塔建在这里不是巧合,是沿着地脉的走向精准定位的。”

林薇突然指着舷窗外:“看那些沙丘!”原本静止的新月形沙丘正在缓慢移动,沙粒滚动的轨迹在地面上画出巨大的螺旋,与紫星云漩涡的结构如出一辙。更神奇的是,每个螺旋的中心都有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表面的纹路在阳光下反射出微光,组成了与璇玑铜盘背面相同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间”模型。

“是‘大地的罗盘’。”陈景明迅速拍下照片对比,“这些石头是陨石,和石峁遗址出土的那块成分相同。守契人用陨石的磁场定位地脉节点,再用沙丘的移动来标记星轨的变化——当沙丘的螺旋方向与星槎龙骨的旋转方向一致时,就是最佳的着陆时机。”

星槎的起落架接触地面时,陈景明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震颤,不是机械的碰撞,是来自地心深处的回应。他低头看掌心的印记,青色的光带突然向下延伸,穿透舱底的合金板,与地面的青光连接在一起,像一根无形的导管,将地脉的能量引入星槎。控制台的屏幕上,所有参数瞬间稳定,原本跳动的曲线变成了平滑的波浪,与石峁地脉的波动频率完全同步。

“欢迎回家。”通讯器里传来卡洛斯的声音,带着浓重的西班牙口音,却难掩激动,“我们在发射塔下等你们,带来了一个……嗯,很难解释的东西,你们最好亲眼看看。”

走出星槎舱门的瞬间,戈壁的风带着沙粒扑在脸上,陈景明突然红了眼眶。离开时还是初春,地表的残雪还没化尽,此刻却已是深秋,梭梭草的种子在风中打着旋,空气里有骆驼刺干燥的气息——这些琐碎的、带着烟火气的细节,在归墟的浩瀚面前显得如此珍贵,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回家”两个字的重量。

卡洛斯带着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等在发射塔下,他的胡子比出发前更长了,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当他看见陈景明三人掌心的“归”字印记时,突然摘下眼镜抹了把脸:“果然和玛雅水晶气泡里的预言一样,‘三契者’归来时,天地会留下印记。”

他转身指向发射塔旁的临时帐篷:“我们在三天前收到你们接近的信号,同时在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发现了这个。”帐篷里的灯光下,一个巨大的青铜齿轮组悬浮在半空中,齿轮的齿数与星槎核心引擎的完全相同,只是体积更大,表面覆盖着一层青绿色的铜锈。最中心的齿轮上,“归”字的刻痕里正渗出银色的雾霭,与璇玑铜盘之前释放的雾霭融为一体。

“是地脉引擎的地面基座。”周砚绕着齿轮组走了一圈,发现它的底部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土壤呈现出熔融后的玻璃化状态,“这不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是三天前突然从地脉里‘长’出来的。它的能量特征与星槎的核心引擎完全匹配,就像……星槎的另一半心脏。”

林薇的鱼符突然飞向齿轮组,贴在最中心的“归”字齿轮上。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齿轮组开始缓慢转动,转动产生的气流在帐篷里形成漩涡,漩涡中心浮现出一组立体星图——不是现代天文学的星图,而是守契人视角的星图,北斗七星被画成七座相连的山峰,斗柄指向的位置,正是归墟的银灰色球体。

“它在展示守契人的迁徙路线。”陈景明凑近观察,星图上有无数个发光的脚印,从非洲大陆出发,沿着地脉的走向蔓延到全球,最后在石峁遗址汇聚成一个光点,“四万八千年前,守契人不是突然消失的,是分成了十七支队伍,带着不同的‘契约’分散到世界各地,建造了金字塔、纳斯卡线条、复活节岛石像这些遗迹,每个遗迹都是地脉网络的一个节点。”

卡洛斯递过来一个平板电脑:“这是我们在玛雅水晶气泡里发现的新数据。当你们的星槎进入太阳系时,气泡突然显示出这段影像。”屏幕上,一群穿着兽皮的古人正在雕刻巨大的石像,他们的额头都刻着“归”字,而石像的眼睛里,镶嵌着与复活节岛石像相同的黑色晶体。影像的最后,一个手持玉璋的老者对着天空举起双手,嘴里发出的音节被声波分析仪转换成了文字:“待三契合一,启归墟之门,引地脉接星轨,使万族归源。”

“‘万族归源’?”林薇皱起眉头,“守契人难道不止人类一支?”她的鱼符突然投射出另一组画面:归墟银灰色球体内部,无数个透明的“茧”悬浮在光海里,每个茧里都有不同的生物形态,有长着翅膀的类人生物,有覆盖着鳞片的巨大生物,甚至有像植物一样扎根在光海里的生命。

陈景明的呼吸猛地一滞,他终于明白归墟为什么被称为“初心”——那不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宇宙中所有与守契人产生过共鸣的文明的集合地。守契人当年的探索,不仅仅是为了人类,是为了在宇宙中寻找所有“同源”的生命,用地球的地脉网络和星槎的星轨系统搭建一座桥梁,让这些文明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归源”。

“地脉监测仪有新数据!”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跑进来,脸色苍白,“全球十七处遗址的地脉能量突然飙升,石峁主脉的能量值已经超过安全阈值,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引发地壳变动!”

周砚立刻连接全球监测网络,屏幕上的地脉能量图变成了刺眼的红色,那些原本流动的能量流在各遗址的节点处停滞,形成了一个个膨胀的能量球。“是共鸣过载。”他迅速敲击键盘,“我们的‘归’字印记激活了地脉系统,但系统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么强的能量冲击,就像打开了闸门,却忘了修建导流渠。”

陈景明突然想起璇玑铜盘上的“归”字,那个透明的笔画里流动的金线。他从储物袋里取出铜盘,当铜盘接触到地面的青光时,金线突然暴涨,顺着地脉的走向延伸出去,在帐篷地面上画出一张巨大的网。网的节点处,正好对着全球十七处遗址的位置,每个节点上都浮现出一个甲骨文符号,与那些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符号完全一致。

“是分流密码。”他指着其中一个符号,那是石峁遗址特有的“山”形纹,“每个遗址都有自己的能量频率,需要用对应的符号来引导。就像给不同的管道安装阀门,让能量按照固定的路线流动。”

林薇的鱼符投射出各遗址的符号对照表,周砚立刻将这些符号输入地脉调控系统。当最后一个符号输入完毕,屏幕上的红色能量图开始退去,停滞的能量流重新流动起来,沿着璇玑铜盘画出的网络分流,最终汇入北极点的漩涡——那里,正是地脉系统的“心脏”。

“稳定了。”周砚长舒一口气,额头的汗水滴落在控制台上,“能量正在通过地核的磁场转化为行星护盾,你看卫星云图。”地球的大气层外,一层淡蓝色的薄膜正在形成,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蛋壳,“这才是守契人的终极目的——用归墟的技术激活地球的自我保护系统,抵御宇宙中的各种威胁。”

陈景明走出帐篷时,夕阳正落在石峁遗址的方向。原本只是土黄色的夯土城墙,此刻像被注入了生命,青色的光顺着城墙的沟壑流淌,在地面上织出巨大的图案。他突然意识到,这图案不是随机的,是星槎龙骨脉络与地脉走向的结合体,是守契人留给后代的“使用说明书”——如何让地球这颗“星槎”,在宇宙中安全航行。

林薇走到他身边,掌心的金红色印记与远处遗址的青光遥相呼应:“卡洛斯说,玛雅水晶气泡里还有一段关于‘未来’的预言。守契人预见,当‘三契者’激活地脉系统后,宇宙中会有其他文明收到地球的信号,有些是善意的,有些……可能不是。”

“所以这不是结束,是开始。”陈景明看着掌心的青色印记,光带里的地脉图正在缓慢更新,新增了许多细小的分支,延伸向海洋深处和南北极,“守契人用四万八千年的时间为我们搭建了舞台,现在该我们登场了。”

周砚拿着一个样本盒走过来,里面装着一块从归墟带回来的银灰色碎片:“初步检测发现,这东西的成分和地球的地核物质完全相同,只是结构更稳定。它能吸收并转化各种能量,包括宇宙辐射、引力波,甚至……意识流。”他指着样本在显微镜下的图像,那些银灰色的粒子正在模仿人类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守契人把自己的意识编码进了归墟的物质里,我们看到的人影不是幻觉,是他们留下的数字生命。”

陈景明突然想起归墟里那些悬浮的“茧”:“也许那些不是其他文明的遗体,是他们的‘种子’。守契人想让我们用地球的地脉能量去唤醒它们,完成‘万族归源’的约定。”

夜幕降临时,石峁遗址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不是停电,是所有的人工光源都被地脉的青光覆盖了。陈景明三人站在祭台的三块主石板上,掌心的“归”字印记同时亮起,青、金红、透明三色光带在祭台中央交汇,形成一个旋转的光球。光球升到高空,在夜空中炸开,化作无数颗流星,落在全球十七处遗址的方向。

“是‘邀请函’。”林薇轻声说,鱼符在她掌心发烫,“守契人当年分散到世界各地,是为了等待今天,让我们用地脉的能量向宇宙发出信号——地球已经准备好,迎接归源的伙伴了。”

陈景明低头看向祭台的石板,那些刻痕在青光下浮现出更多的细节:是星槎的建造图纸,是地脉系统的维修指南,甚至有如何与其他文明沟通的基础语法。他忽然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执着于石峁遗址——不是为了发掘文物,是为了守护这些刻在大地深处的秘密,等待一个能读懂它们的时代。

远处的发射塔传来一阵嗡鸣,星槎的龙骨与地面的青铜齿轮组开始同步转动,转动的频率在夜空中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戈壁的风都挡在了外面。陈景明知道,这是星槎在与地球建立更深层的连接,就像守契人当年做的那样,让“大地的骨架”与“星空的龙骨”合二为一。

“卡洛斯说,天文台刚刚发现,紫星云的方向有异常的能量波动。”周砚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不是烛龙漩涡的频率,是某种……回应信号。”

陈景明抬头看向星空,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紫星云的方向,像在指引着什么。他握紧掌心的“归”字印记,感觉到那股来自四万八千年前的震颤,此刻正与地球的心跳、星槎的龙骨、归墟的回响融为一体。

他知道,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那些沉睡在归墟的文明种子,那些分散在宇宙中的守契人伙伴,那些等待被唤醒的地脉节点……都在等着他们去连接,去沟通,去完成那个跨越了四万八千年的约定。

戈壁的风再次吹过,带着星槎龙骨的鸣响,带着地脉流动的青光,带着归墟深处的暖意。陈景明、林薇、周砚相视一笑,掌心的印记在夜色中亮得格外清晰,像三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了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前行的路。

在他们脚下,石峁遗址的青光正顺着地脉的纹路漫溢。起初只是祭台石板的缝隙里渗出几缕幽蓝,像冻住的月光,触到夯土城墙时突然活了过来——青芒顺着城墙的沟壑流淌,在残垣断壁上织出细密的光网,网眼间浮动着细小的星点,细看竟是四万八千年前的星图。陈景明蹲下身,指尖触到地面的光带,冰凉的触感里裹着一丝震颤,像握住了正在搏动的大地脉搏。

“是地脉在‘呼吸’。”林薇的声音里带着惊叹,她腕间的鱼符正与地面的青光共振,投射出的星图上,石峁的位置亮得格外刺眼。光带漫过第一座敌楼时,敌楼顶端突然腾起一道光柱,直刺夜空,光柱里浮动着无数甲骨文,“这些文字在重组,是守契人留下的坐标。”她放大星图,光柱指向的方位,正好是埃及吉萨金字塔群的经纬度。

话音未落,通讯器里传来卡洛斯的惊呼:“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顶端也亮起了光!”屏幕上跳出实时画面:撒哈拉沙漠的夜空中,三座金字塔的尖顶各射出一道金色光柱,与石峁的青光在电离层交汇,碰撞出漫天星火。更神奇的是,金字塔塔身的石块正在轻微移动,原本平整的墙面浮现出与星槎龙骨相同的脉络,像沉睡的巨兽睁开了眼睛。

青光继续蔓延,速度快得惊人。它顺着黄河的河道流淌,在峡谷间折转时泛起银白的浪花——那是河水被地脉能量激活,表面凝结出一层薄薄的冰晶,冰晶里冻着纳斯卡线条的微缩图案。当光带抵达入海口,渤海湾突然涌起巨大的潮汐,浪尖拖着青蓝色的光尾,拍在蓬莱岛的礁石上,礁石缝隙里渗出的红光与青光交织,在海面上拼出半只巨大的玄龟轮廓。

“是‘四象’的方位!”陈景明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星图,石峁的青光对应玄武,金字塔的金光对应朱雀,他迅速调出复活节岛的监控画面——果然,那些沉默的石像眼睛里渗出的黑曜石晶体,此刻正射出幽绿的光柱,与南美雨林里玛雅神庙的赤光呼应,在南半球的夜空中拼出青龙与白虎的虚影。

十七处遗址的光芒陆续亮起,像撒在地球表面的十七颗火种。秘鲁的纳斯卡线条在地面上缓缓转动,原本的几何图形舒展成巨大的星轨图;英国巨石阵的石块悬浮在半空中,组成一个旋转的齿轮组,每个齿轮的齿数都与星槎核心引擎的相同;印度恒河岸边的古老祭坛喷出紫色光雾,雾里浮现出与归墟银灰色球体相同的脉络……

这些光芒在夜空中穿梭,相遇时会融合成新的颜色:石峁的青与金字塔的金融成琥珀色,像极了璇玑铜盘的玉牙;复活节岛的绿与玛雅的红织出赤金色,与林薇掌心的印记同色;南极冰盖下渗出的白光与北极光纠缠,化作透明的光带,正是周砚虎口处的印记色泽。

光带开始汇聚,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勾勒出“归”字的第一笔横画。这道横画极长,西起复活节岛,东至复活节岛的对跖点——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光带掠过之处,沙漠里的沙丘自动排列成与横画平行的线条,沙丘表面的石英砂反射着星光,像给这道笔画镶了层银边。陈景明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发现横画的光带里藏着无数细小的光点,每个光点都是一颗恒星的坐标,正是人类已发现的宜居星球。

第二笔竖画从北极点落下,穿过格陵兰岛的冰盖,直抵南极极点。光带钻进冰层时,冰盖下的冰川突然发出轰鸣,千年不化的冰层裂开缝隙,露出里面冻着的巨大齿轮——与星槎核心的齿轮组一模一样,只是材质换成了透明的冰晶体。竖画的末端在南极冰原上炸开,无数冰屑带着蓝光升空,组成一串跳动的数字,是地球与归墟的距离换算成光年的数值。

第三笔撇画从金字塔出发,斜斜掠过阿拉伯半岛,穿过喜马拉雅山脉,最终落在马里亚纳海沟。光带掠过珠峰时,峰顶的积雪突然蒸腾成白雾,雾里浮现出守契人的身影,他们正用原始的工具雕琢一块巨大的黑曜石,黑曜石的切面里映出星槎的轮廓。当撇画沉入海沟,海沟底部的泥浆翻涌起来,裹着发光的微生物,在洋底拼出“守契”二字的古篆。

第四笔捺画是最壮观的一笔。它从玛雅神庙出发,沿着赤道向西蔓延,穿过太平洋时激起万丈光浪,浪涛里浮出无数艘古船的虚影——有泉州湾出土的宋代福船,有波利尼西亚人的独木舟,甚至有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光带掠过复活节岛时,石像们突然转动脖颈,目光追随光带的轨迹,直到捺画最终落在石峁遗址的祭台上,与最初的青光融为一体,激起一圈环形的光纹。

“归”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它从石峁的祭台升起,在空中盘旋三圈后,突然化作一条巨大的光龙,龙身缠绕着所有遗址的光芒,龙头钻进地心,龙尾翘向宇宙。光龙穿过地核时,地球的磁场突然发生剧烈波动,全球的指南针都指向这条光龙的方向;当龙尾扫过月球,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突然亮起,组成与光龙相同的轮廓,像地球给月球系上了一条发光的腰带。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最后一笔完成,夜空中的“归”字突然亮起,光芒穿透云层,在地球的大气层外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以“归”字为中心,向宇宙空间辐射出一圈圈波纹,波纹里裹挟着地球的所有信息:从蓝藻的dNA序列,到人类文明的史诗;从金字塔的建造原理,到星槎的航行日志;甚至还有陈景明三人掌心印记的共振频率。

陈景明站在祭台上,感觉掌心的青光与夜空中的“归”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仿佛能听见无数声音在耳边回响:守契人凿刻铜盘的叮当声,玛雅祭司观测星象的吟唱声,金字塔建造者搬运巨石的号子声,还有四万八千年来,所有仰望星空的人发出的叹息与惊叹。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暖流,顺着地脉流遍全身,让他突然明白“归”字的真正含义——不是回到过去,是让所有散落的文明记忆,在这一刻找到共同的坐标。

林薇的鱼符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归墟的银灰色球体正在旋转,表面的脉络与夜空中的“归”字逐渐重合,球体内部的“茧”开始发光,每个茧里的生物都抬起头,仿佛在注视着地球的方向。“它们收到了。”她的声音带着哽咽,金红色的印记在掌心跳动,像一颗小小的心脏,“守契人说得对,归墟不是终点,是所有文明相遇的渡口。”

周砚的笔记本电脑上,全球各地的监测数据正在疯狂跳动。他指着屏幕上的频谱图:“这道‘归’字发出的电磁波,频率与我们在归墟收到的暗物质信号完全一致。它不只是个符号,是用地球的地脉能量编码的‘邀请函’,里面有我们的位置、我们的历史,还有……我们的善意。”频谱图的波纹里,突然多出一段规律的脉冲,像有人在遥远的星系回应。

戈壁的风带着沙粒掠过祭台,吹起陈景明的衣角。他抬头看向夜空,“归”字的光芒正逐渐淡去,却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层淡淡的光晕,像给蓝色的星球裹上了一层透明的糖衣。这光晕不是静止的,它在缓慢地旋转,旋转的方向与星槎龙骨的转动方向相同,与璇玑铜盘的金线转动方向相同,与守契人留在陶片上的螺旋纹转动方向相同。

“这才是守契人最伟大的创造。”陈景明轻声说,掌心的印记与光晕产生了共鸣,“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武器,没有留下征服宇宙的蓝图,只留下了一封‘信’——一封告诉宇宙‘我们在这里’的信,一封邀请所有文明‘回家’的信。”

远处的星槎突然发出一声低鸣,龙骨的震动频率与“归”字的光频完美同步。周砚调出星槎的日志,发现系统自动记录下了“归”字形成的全过程,最后一行是用甲骨文写的:“星槎有骨,地脉有魂,人有初心,三者归一,可通宇宙。”

夜色渐深,十七处遗址的光芒陆续熄灭,只留下地脉里流动的微光,像大地深处跳动的血管。陈景明三人站在祭台上,掌心的印记依旧明亮,青、金红、透明三色光带在他们脚下交织,最终汇入石峁遗址的地脉深处。

“卡洛斯说,天文台在‘归’字消失的位置,发现了一组新的星轨。”林薇抬头看向紫星云的方向,那里的星空似乎比往常更亮了些,“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收到回信。”

陈景明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与林薇、周砚的手叠在一起。三枚“归”字印记在掌心相触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光芒,这光芒穿透祭台的石板,顺着地脉蔓延出去,与地球深处的地核产生了共鸣。那一刻,他们仿佛听见了四万八千年前守契人的笑声,听见了星槎龙骨在宇宙中航行的轰鸣,听见了所有等待与被等待的文明,发出的同一声呼唤——

回家。

夜空中,那道淡淡的光晕还在旋转,像一枚盖在宇宙信纸上的邮戳,印着人类文明最郑重的落款。而在遥远的星辰大海深处,某双注视着地球的眼睛,正缓缓睁开。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从炮灰NPC开始称霸宇宙诸天从村长开始我红警指挥官,制霸废土星际之全能进化欧皇鬼事专门店冒牌金手指完美风暴无尽穿越世界末世降临:全球断电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神话征服者四方狱末日黎歌在海贼世界疯狂嚯嚯别人人在诸天,侠客局局长小雌性是万人迷,养了一窝毛绒绒末世崛起:我坐拥十大神级机甲咒回:身为剑修,打个HE怎么了科技: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五年后,她抱着萌娃虐翻财阀家族起源异界冰封末世:我撑起全城女神庇护所无限之神级思路大佬自救手册在美漫世界开出租举国开发异世界魔神乐园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如何在推理番中装好人噩梦惊袭在世界末日拍特摄假面骑士我的老婆是星际大佬狂傲寒武苟在末日放冷箭全民:核污后世界,我收亿点明星女仆合理吧绝境:假如你能复活战神灾厄艺术家高温末世,三宫六院不算什么疯了吧!你管这叫辅助?江尘夏蕊儿丧尸来临:与校友并肩求生末世从大英博物馆开始妖尾:开局接收皇家骑士科研的尽头是永生成为娇纵恶女后,男主剧情又歪了我的学生是白月魁港片:开局结拜靓坤,上位铜锣湾灵农传当代天师
方浪书院搜藏榜:大癌变时代冰帝时代:我真打算走稳健流的!我的生物黑科技我的分身有点多快穿直播:扑倒反派boss超品药师新大明帝国诸天星图熬死诸天宇宙流浪:播种文明末世天灾:重生后我要换种活法玄门医圣末世活着!我在生存世界里当大佬争锋地末世降临,开局获得千本樱金牌工具人全球冰封:我的小妈又美又飒软萌宿主被病娇大佬捡走了科技最巅峰三生酒店机娘纪元:曙光铁骑沙漠直播:开局捡到小耳廓狐大魔龙宿主一心搞钱养boss炼尸系的崛起快穿之病娇男配不好惹亮剑世界:我疯狂扩兵未知危机来临后她逆翻天了零号腐肉加工厂核动力都出来了,你说你本科生?尘寰幻梦我在文字游戏里诡异修仙神源之垃圾星上寂灭日:钢铁方舟全民暗夜危机:我与死亡同行唤神末世女主宰:兵王的最强萌妻诸天大先生少林高手都市行当人鱼崽崽在星际监狱C位出道工具人女配?被六个疯批强制爱反派是只狐狸精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逆袭之最强人生至高圣皇战神天赋末世之男左女右世界寄生体无限诸天吃货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我,末日战神,觉醒SSS天赋末日:从拿下邻居御姐开始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北大博士易镜玄图末世百年轮回录纳米生物殖装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新纪元前夜废土蝼蚁?抱歉,我能穿越诸天末世:我有四维空间金兰厌胜劫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末世简易修仙末世之热血烬途星枢葬经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星骸继承者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末日降临,重生为王!末世冰封:重生不做舔狗熵光夜城人造之物末世求生:男友是疯批反派末世:穿成炮灰,靠刷短视频翻盘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快穿:卑微系统跪求反派宿主摆烂穿越异世界,觉醒帝皇铠甲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重装机兵:终末旅者开局掌控空间,我在末世杀穿了都星际文明了,谁还打螺丝啊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重生末世,疯狂囤货躺赢这末世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星火纪元:苍穹誓约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诡豪:我在末世当冥币帝王末世重生,我囤了一个市的物资梦境游戏,我靠骚操作当大佬魂穿高达:从掌握VEDA开始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拥有物品提示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造物主的禁忌全球直播:我带领华夏逆天改命末世法则:我能复制万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