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卧龙渠的清流在初春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渠畔新栽的柳枝已抽出鹅黄的嫩芽,随风轻摆,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头。

渠水环绕之处,一片崭新的屋舍拔地而起。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格局方正,虽无雕梁画栋的华丽,却自有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派。

正门之上,一块厚重的乌木大匾高悬,上书三个遒劲有力、银钩铁画的大字——“汉学宫”。

这三个字,是李信亲笔所书,每一个笔画都透着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深沉期许。

这是李信政权奠基以来,最为宏大的一项文教工程,亦是他那“保家卫民”的理念,试图扎根于未来的沃土。

消息传开,整个卧龙谷都沸腾了。

对于那些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或是终日在刀尖上舔血的军户、匠户而言,“学宫”这两个字,曾是天边遥不可及的星辰,是说书人嘴里才有的地方,与他们这些泥腿子没有半点关系。

而现在,一座真正的学宫,就矗立在他们眼前。

今日,是汉学宫落成开蒙的大典。

李信身着一袭玄色常服,负手立于学宫正殿前的九级石阶之上。

他的身后,陈敬之、王希、周文远等文武重臣分列两侧,神情肃穆。

阶下,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有携儿带女的百姓,有刚刚下值的工匠,有休沐的将士,他们仰着头,用一种混杂着敬畏、好奇与期盼的复杂目光,注视着石阶上那个年轻却威严的身影。

“诸位父老乡亲!将士同袍!”

李信的声音并不算高,却清朗有力,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今日,我大汉‘汉学宫’,立!”

李信一字一顿,声如洪钟。

“此地,不是寻常的书院!更不是让某些人附庸风雅、博取功名的工具!这里,是我大汉育才强基之根本!”

“学宫之内,分设三级!曰蒙学、曰武学、曰仕学!”

“蒙学,启孩童之蒙,教其识字、明理!”

“武学,砺军士之锋刃,授其兵法、战技!”

“仕学,育未来之栋梁,传其格物、经世之道!”

“入我学宫,不拘出身,不问过往!无论你是军户之后,还是匠户之子,只要你有才,肯学,汉学宫的大门,就永远为你敞开!”

李信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所求者,非为束之高阁的功名利禄!也非为养出一群只会摇头晃脑的酸腐书生!我所求者,只为将‘保家卫民’这四个字,像钉子一样,死死钉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让它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话音落下,人群中先是短暂的沉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欢呼!

……

蒙学堂内,窗明几净。

数十名年龄在六至十岁不等的孩童,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裳,一个个小脸紧绷,正襟危坐。

他们好奇又不安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崭新的木质桌凳,散发着桐油的清香,雪白的墙壁,还有讲台上那位高大威严的身影——汉王李信。

李信今日并未穿那身象征权力的王服,只是一身素色长衫,长发以木簪束起,少了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儒雅。

他身旁的讲台上,铺开一张巨大的桑皮纸,上面用炭笔勾勒着一幅简朴却生动的图画——《家园图经》。

“孩子们。”

李信的声音温和下来,像是怕惊扰了这些稚嫩的幼苗。

他伸出手指,点在图画最中心的一个小小的院落上。

“看这里,这是你们的家。家里有爹,有娘,有兄弟姐妹。有冬日里烧得暖烘烘的热炕头,有灶膛里飘出的、能让你们流口水的饭香。”

他的手指缓缓向外移动,圈住了许多个小院落。

“家外面,是咱们的村子。村口有棵能爬上去掏鸟窝的老槐树,村里有口能打出清甜井水的水井。有跟你们爹娘一起耕田的邻居,有守望相助的乡亲。”

手指继续扩大范围,将田野、河流和远山都囊括了进来。

“村子连着村子,就成了咱们的卧龙谷。谷里有能养活所有人的良田,有卧龙渠的水日夜灌溉,有汉王我的军队在守护,这里有安宁。”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一沉,手指点向了图画的最外围,那里画着几只面目狰狞的豺狼。

“谷的外面,是广袤的西域大地。有高山,有大河,有与我们友善的部落,但更多的是……觊觎我们家园,想冲进来抢走你们的粮食,烧掉你们的房子,杀掉你们爹娘的豺狼!”

孩子们的小脸瞬间煞白,有的甚至吓得攥紧了衣角。

李信的手指最终点在一个由无数个“家”的图案组成的巨大环形上,这个环形将所有的村庄和卧龙谷都牢牢地守护在内。

“这,便是我们的‘国’!”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庄重而肃穆。

“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宫殿,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爷!它,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你们家一样的‘小家’,像咱们卧龙谷一样的‘大家’,共同守护、共同建设的地方!”

“记住!家安,则村安!村安,则谷安!谷安,则国安!而这个‘国’,又会用最强大的力量,反过来,保护着你们每一个人的家!”

李信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凝重,仿佛能穿透这些孩子的眼睛,看到遥远的未来。

“所以,我问你们,我们读书识字,习武强身,学习那些治理天下的道理,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没有等孩子们回答,而是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给出了答案。

“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光宗耀祖,更不是为了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而是为了——保家!卫民!”

“为了守护你们身后那一个个温暖的家!为了守护你们脚下这片生养你们的土地!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让那些豺狼,永远不敢靠近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孩子,能永远在阳光下,平安、快乐地长大!”

他猛地转身,拿起一支早已准备好的、饱蘸浓墨的狼毫大笔。

凝神,静气,提腕,挥毫!

笔走龙蛇之间,四个雄浑有力、筋骨铮铮的大字,如同四座山岳,悍然压在了雪白的宣纸之上——

保家卫民!

“此四字,便是我大汉立国之本!亦是我汉学宫立学之魂!”

李信放下笔,指着那墨迹未干、力透纸背的字幅,声音铿锵如铁,在课堂中回荡。

“今日开蒙,便以此四字为始!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把它刻进脑子里,烙在骨头上!无论将来你们学到了什么,走到了哪里,都要记住,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用你们学到的本事,护我山河,卫我黎民!”

“谢汉王教诲!”

在陈敬之的带领下,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参差不齐地响起。

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四个字背后那尸山血海的沉重,但那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力量,已经悄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李信亲手将这幅字悬挂于蒙学堂的正墙之上。

墨黑的“保家卫民”四个大字,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散发着沉甸甸的色泽,成为日后无数蒙童抬头即见的座右铭。

开蒙礼后数日,蒙学课堂便遇到了第一个硬茬——陈小虎。

陈小虎,九岁,其父陈大勇是辎重营一名普通的什长。

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一身蛮力,在同龄人中是当之无愧的孩子王。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样样都是顶尖的好手。

唯独对坐在学堂里摇头晃脑地念书,深恶痛绝。

开蒙第一天,他就因为在课堂上用弹弓打邻座小女孩的辫子,被授课的孙先生当众训斥。

第二天,他胆子更肥,干脆逃学,一个人溜到后山去追野兔子,玩得不亦乐乎。

蒙学先生姓孙,是个颇有耐心的老秀才,面对陈小虎这种滚刀肉般的顽劣,也是头疼不已。

他先是好言相劝,又搬出汉王的期望,甚至许诺只要他好好念书,就奖励他几块麦芽糖。

可这些招数,对陈小虎全然无效。

他梗着脖子,振振有词:“念书有啥用?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我爹说了,男人就该学好武艺,将来上阵杀敌,砍下敌人的脑袋换军功!那才叫本事!我才不要当什么劳什子书生,我要像我爹那样,当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他爹陈大勇的耳朵里。

这个平日里在营中敦厚寡言,见了谁都憨笑的汉子,在听到儿子这番“豪言壮语”后,一张黑脸气得瞬间成了铁青色。

傍晚。

陈小虎正得意洋洋地向一群小伙伴炫耀自己刚掏到的几枚鸟蛋,冷不防,一只蒲扇般的大手从天而降,一把揪住了他的后衣领,像拎小鸡似的,将他整个人都提溜了起来。

“爹!你干啥!放开我!”陈小虎手舞足蹈地挣扎着。

陈大勇一言不发,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拖着不断挣扎的儿子,大步流星地穿过熙攘的谷中街道,无视路人投来的诧异目光,径直走向位于卧龙渠畔、汉学宫旁的一处肃穆之地——忠勇碑林。

这里是新开辟的陵园,安葬着自北坡粮仓血战以来,所有为保卫卧龙谷而牺牲的将士遗骨。

一座座新立的石碑在夕阳下整齐排列,碑上镌刻着一个个冰冷的名字、籍贯、所属营伍。

碑林中央,矗立着一座最为高大的石碑,上书“忠勇祠”三个大字,碑前香火缭绕,青烟袅袅。

陈大勇一把将还在挣扎不休的陈小虎甩在忠勇祠的石碑前,发出一声压抑的怒吼。

“跪下!”

陈小虎从未见过父亲如此可怕的模样,吓得浑身一哆嗦,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冰冷的石板硌得他膝盖生疼。

“抬起头!给老子看清楚!”

陈大勇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粗糙的手指划过碑身上那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名字。

“看看这些名字!张二狗!李石头!王铁柱!赵水生!……还有这个!刘栓子!他是你爹我一个锅里搅马勺的亲兄弟!你小时候他还抱过你!”

“北坡那一仗,他为了护住粮仓的大门,被三个准噶尔狗贼的弯刀,从前到后捅了三个透明窟窿!肠子流了一地!可他硬是抱着门栓没撒手!死的时候,嘴里还喊着‘粮在人在’!”

陈大勇的声音哽咽了,一双虎目瞬间通红。

“他家里,也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小子!他死了,他那小子就没爹了!你懂不懂!”

“还有这个!周小山!才十六岁!比你大不了几岁!第一次上阵,就被一支不知道从哪飞来的流箭射穿了脖子,连句遗言都没留下!他娘到现在眼睛都快哭瞎了!”

“你不是想当英雄吗?你不是想上阵杀敌吗?你看看!这碑上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他们都是为了护住咱们身后这个家,护住谷里的婆娘娃儿,才他娘的把命丢在了这里!”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恐惧,混杂着强烈的羞愧,如同山洪暴发,瞬间冲垮了陈小狗所有的顽劣和倔强。

他“哇”地大哭起来,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小小的身体因为剧烈的抽泣而颤抖。

“爹……我错了……我错了……”

他哭喊着,小手死死抓住父亲满是泥土的裤腿。

“我不要名字刻在碑上……我不要……我要爹……我要娘……我要好好念书……我要认字……我要看懂军令……我……我要保家……我要卫民……”

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的话语却异常清晰。

陈小虎用尽全力地点着头,哭得红肿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一种超越孩童玩闹的、名为“责任”的东西。

他转过身,朝着那座高大的忠勇祠石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咚!咚!咚!

额头与冰冷的石板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陈小虎的转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蒙学堂乃至整个卧龙谷,都激起了一圈圈看不见的涟漪。

第二日。

当孙先生再次走进蒙学堂时,惊讶地发现,那个最让他头疼的陈小虎,竟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小腰板挺得笔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墙上那幅《家园图经》和那四个墨色淋漓的“保家卫民”。

当孙先生再次讲解“家-村-谷-国”的道理时,陈小虎听得格外认真,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专注。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信的耳中。

他放下手中的军报,沉默了片刻,对侍立一旁的陈敬之道:“身教,永远重于言教。陈大勇这一课,比我在学堂上说一百句都管用。”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