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握着勺子的手虽然还有些颤抖,但每一勺粥都稳稳地送进了嘴里,青菜的清新和米粥的软糯在嘴里散开,他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好吃,比昨天的胡萝卜泥更鲜。”
张姐看着他自主进食的样子,眼眶微微发热,赶紧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能自己吃就好,等你再养几天,我给你做肉包子吃,咱们营地刚宰了一只养肥的兔子,到时候给你留两个大的。”
“真的?”老周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我以前最爱吃我老伴做的肉包子,皮薄馅大,一口下去全是汁水。”提到老伴,他的眼神暗了暗,但很快又亮了起来,“等我好了,也想学着做包子,说不定能做出和她一样的味道。”
张姐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苏一和陈默。两人赶到隔离区时,老周正自己端着碗,慢悠悠地喝着粥,看到他们进来,主动打招呼:“苏队,陈叔,你们来了。”
“老周,能自己吃饭了?”陈默快步走过去,语气里满是惊喜。
老周点点头,放下碗,活动了一下手腕:“嗯,今天突然就觉得有力气了,勺子也能握稳了。就是记性还没完全恢复,好多事情都模模糊糊的,但我记得自己以前是个厨师,在镇上的饭馆里做了几十年菜。”
“厨师?那可太巧了!”陈默拍着大腿笑了起来,“咱们营地的食堂正好缺个会做菜的师傅,等你恢复了,就来食堂帮张姐的忙,以后大家的伙食就能更丰富了!”
老周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我一定好好干,让大家都能吃上热乎又好吃的饭菜!”
苏一看着老周精神焕发的样子,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最后一笔:“第十三天下午3点,老周可自主进食,语言表达流畅,能清晰回忆起职业身份及过往技能,身体机能完全恢复,情绪积极稳定。至此,三名受试者均通过治愈料理实现完全康复。”
合上笔记本,苏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从最初尝试将草药与食材结合,到根据三人不同体质调整配方,再到如今三人完全恢复,这十几天的努力,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当天晚上,营地举行了一场简单却热闹的庆祝活动。张姐用新收获的蔬菜和兔子肉做了一大桌子菜,李伟和王芳等人在田里摘了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洗干净后摆在桌上当凉菜。
林嫂、小凯和老周坐在人群中间,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笑容,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林嫂和张姐聊起了以前做针线活的技巧,答应以后帮大家缝补衣服;小凯则和李伟聊得火热,两人约定明天一早就去田里帮忙;老周则被张姐拉着,讨论着明天要给大家做什么早饭。
苏一和陈默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陈默拿起一碗粥,递给苏一:“来,尝尝咱们的‘功臣’——蒲公英红枣小米粥,要不是你提出药食同源的想法,咱们也不能这么快帮他们恢复。”
苏一笑着接过粥,喝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提供的草药知识,张姐的厨艺,还有大家的帮忙,少了谁都不行。”
“说起来,咱们得把治愈料理的配方好好整理一下,写成一本手册。”陈默放下碗,认真地说,“以后再遇到被感染的人,就能按图索骥,更快地帮他们恢复。而且,这些配方不仅能治愈丧尸,还能帮大家调理身体,一举两得。”
苏一点点头,眼神坚定:“我明天就开始整理,把每一种草药的用量、食材的搭配、熬煮的火候都写清楚,还要附上受试者的恢复过程,这样以后不管是谁用,都能一目了然。”
这时,老周端着一碗刚做好的鸡蛋羹走了过来,笑着说:“苏队,陈叔,尝尝我做的鸡蛋羹,用金银花水调的,清热又嫩滑。以后我就在食堂研究新的治愈料理,争取做出更多既好吃又有效的菜品,帮到更多人。”
苏一和陈默接过鸡蛋羹,尝了一口,嫩滑的鸡蛋里带着淡淡的金银花清香,口感绝佳。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希望。
夜色渐深,庆祝活动渐渐结束,但营地的灯光依旧明亮。苏一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治愈料理的配方。灯光下,她的字迹工整而认真,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新生的希望。
她知道,这本手册不仅是对这十几天努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末世里,他们用草药和食材,用智慧和爱心,为绝望的人们开辟出了一条新生之路。而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希望等待着他们去创造,更多的人等待着他们去帮助。
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照亮了“治愈料理手册”这几个字,也照亮了营地的未来。苏一握紧笔,继续写着,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种下更多的希望,收获更多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