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找内门剑修陆师兄,试剑反馈换助力
苏纤纤攥着那块黑不溜秋的铁令牌,从烟熏火燎的锻造室里走出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令牌入手微温,像是还残留着陈大师那暴躁却又带着几分热忱的体温。
她低头看了看令牌,又想起了陈大师最后那句带着几分蔫坏的“温馨提示”,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好家伙,这售后服务,不仅包维修、包追责,还附赠竞争对手的黑料。这位陈大师,看着五大三粗,实则是个性情中人。
“霜华剑……寒铁晶……放错了位置……”苏纤纤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将这串关键词牢牢记住。这是她的底牌,是万不得已时才能掀开的王炸。不过,能不用,还是尽量不用。毕竟,用人情办事,远比用把柄要挟来得长久。
她将令牌收好,心情大好地朝着内门弟子口中那个“剑冢”——演武西场走去。
内门有东西两处演武场。东场开阔平坦,多是修炼法术、切磋交流的地方;而西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那里怪石嶙峋,竹林密布,地上、石上、树干上,到处都是深浅不一的剑痕,新的叠着旧的,纵横交错,仿佛一张刻在大地上的巨大棋盘。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锋锐的剑意,修为稍弱的弟子站在这里,都会感到皮肤隐隐刺痛。
这里是内门剑修的专属地盘。
苏纤纤刚踏入西场,就感到一股凌厉的劲风擦着她的脸颊飞过,将她的一缕发丝斩断。她脚步一顿,只见不远处的一块半人高的青石上,多了一道深可及指的新鲜剑痕。
一个身穿青色劲装的青年,正背对着她,手持一柄崭新的灵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个简单的“刺”的动作。
他的动作极快,每一次出剑,都带着破空之声,剑尖在空气中留下一道道残影。可他似乎并不满意,眉头紧锁,每一次收剑,都会发出一声压抑着烦躁的轻哼。
那人周身三丈之内,仿佛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气场,充满了生人勿近的孤高与专注。几个路过的剑修弟子,都远远地绕开了他,脸上带着习以为常又不敢招惹的神情。
想必,这位就是陈大师口中那位“眼高于顶”的陆师兄了。
苏纤纤没有贸然上前。她寻了一棵被剑气削秃了顶的老树,靠在树干上,安静地观察起来。
陆师兄的剑很快,也很准。但他手中的那柄新剑,似乎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苏纤纤看得分明,那柄剑通体银白,剑身轻薄,显然是追求极致速度的类型。可在陆师兄灵力高速运转,尤其是剑招变向的瞬间,剑身传递出的灵力会有一刹那的凝滞。
那凝滞非常短暂,寻常人根本无法察觉,但在苏纤纤这种被系统数据流“开过光”的眼睛里,却清晰无比。就像一段流畅的乐曲里,出现了一个微不可闻的错音,虽然不影响整体,却破坏了最完美的神韵。
这应该就是陈大师为陆师兄新炼制的一阶灵剑了。看样子,陆师兄对这把剑的性能,很不满意。
苏纤纤就这么站着,看他练了足足一炷香的“刺”,又看他练了半个时辰的“劈”,最后看他开始演练一套完整的剑法。
那套剑法灵动飘逸,招式之间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可越是精妙的剑法,那柄剑的“错音”就越是明显。好几次,陆师兄都因为那瞬间的凝滞,导致剑招衔接出现破绽,气得他差点把剑扔了。
终于,在一次变招时,那柄剑的剑尖不自然地颤动了一下,陆师兄脸色一沉,猛地收剑,反手一剑劈在旁边的石壁上。
“锵——”
火星四溅,石壁上留下了一道白痕,而那柄一阶灵剑的剑刃,却卷起了一个小小的豁口。
“废物!”
陆师兄低骂一声,声音里满是失望和怒火。他看着手中卷刃的灵剑,眼神冰冷,像在看一件彻底报废的工具。
就是现在。
苏纤纤理了理衣衫,从树后走了出来,不紧不慢地来到他身后数步远的地方,躬身行了一礼。
“弟子苏纤纤,见过陆师兄。”
陆师兄像是没听见,依旧死死地盯着手里的剑,连头都没回。
苏纤纤也不尴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师兄这柄‘流萤’剑,剑胚用的是星银,剑脊里掺了轻羽钢,本是追求极致的轻与快。可惜,为了中和星银的‘脆’性,炼制时加入的‘固元胶’稍微多了一分,导致灵力流转在剑身中后段时,会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黏滞感。平时看不出来,但在高速变招时,这丝黏滞,便成了致命的破绽。”
她的声音清脆,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入陆师兄的耳中。
空气仿佛凝固了。
陆师兄那如同雕塑般的背影,终于动了一下。他缓缓地、一寸寸地转过身来。
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算不上英俊,但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像两柄藏在鞘中的利剑。他看着苏纤纤,眼神里没有轻视,也没有好奇,只有纯粹的审视,像是在打量一柄他从未见过的剑。
“你懂剑?”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很久没有说过话。
“弟子不懂剑,”苏纤纤谦虚地摇了摇头,“弟子只是前些日子,有幸在陈大师那里,看过‘流萤’剑的炼制图谱。”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懂”,归功于陈大师,既抬高了陈大师,又显得自己不是在故弄玄虚。
陆师兄的目光闪了闪。陈大师的炼器室,从不让外人进,更别说看他的图谱了。这个小师妹,看来和陈大师关系匪浅。
“图谱是死的,剑是活的。”陆师兄将手中的“流萤”剑扔了过来。
剑在空中划过一道银亮的弧线,稳稳地插在苏纤纤面前的地上,剑柄兀自嗡嗡作响。
“你来试试。”
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认可。
苏纤纤没有推辞。她走上前,握住剑柄。剑入手极轻,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剑身内部那股不太协调的灵力流动。她没有演练什么高深的剑法,只是将灵力注入剑身,然后学着陆师兄的样子,简单地做了几个“刺”和“劈”的动作。
每做一个动作,她都会停下来,闭上眼睛感受片刻,然后开口。
“刺击时,灵力从剑柄到剑尖,用时零点三息。但在行至剑身三分之二处时,有万分之一息的迟滞。问题应该出在固元胶与轻羽钢的融合上。”
“横劈时,剑刃承受的冲击力,有七成被剑脊吸收,但剩下三成,却散逸到了剑身外。所以刚才师兄劈砍石壁,才会轻易卷刃。这是因为淬火时的温度,比图谱上要求的,低了大概半成。”
她每说一句,陆师兄的眼睛就亮一分。
这些问题,他自己也能感觉到,但只能模糊地知道“不顺手”、“有点脆”,却无法像苏纤纤这样,将问题精准地量化到“万分之一息”、“低了半成”这种匪夷所思的程度上。
这已经不是“懂剑”的范畴了,这是“解剖”!
当苏纤纤将剑还给他时,陆师兄看她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欣赏,是一种找到知音的灼热。
“你……叫苏纤纤?”他第一次,问了她的名字。
“是。”
“很好。”陆师兄点了点头,惜字如金。他接过剑,又看了片刻,随手将其扔到了一旁的兵器架上,那姿态,像是在扔掉一块废铁。
苏纤纤见时机成熟,便从储物袋里,假装摸索了一下,将那个代表着拼团任务的玉简取了出来,双手奉上。
“陆师兄,弟子今日前来,除了想瞻仰师兄的剑法,还有一事相求。弟子最近在参与宗门的‘仙道拼团’,看中了一把灵剑,还请师兄……帮忙‘砍一刀’。”
她说到最后,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跟一个剑痴谈“砍一刀”,总觉得画风有些违和。
陆师兄接过玉简,注入灵力看了一眼。
【二阶灵剑·青岚】
他看到这几个字,眉梢微微一挑,随即又看向苏纤纤,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
他没有多问,只是指尖在玉简上轻轻一点。
【叮——】
苏纤纤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欢快地响起。
【助力成功!剑修陆师兄为您倾情助力!当前进度+20%!】
【“二阶灵剑·青岚”拼团总进度:40%!】
成了!
苏纤纤心中一喜,这位陆师兄,果然和陈大师一样,都是20%的大客户!
她收回玉简,正要道谢告辞,陆师兄却忽然开口叫住了她。
“等等。”
苏纤纤回过头,有些疑惑。
陆师兄看着她,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你对剑的感知,很敏锐。陈大师的炼器术,刚猛有余,精微不足。这把‘流萤’,他炼废了。但‘青岚’不一样。”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青岚’的剑性,在于‘风’。风,无形无相,最是难测。那把剑,陈大师自己都没能完全摸透它的脾气。你今天能点出‘流萤’的问题,我很意外。”
他的目光落在苏纤纤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命令口吻。
“等你拼到那把‘青岚’,第一时间,带它来见我。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也说出它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