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周五。上午最后一节课前, 教室里的学生们正忙着收拾书本,准备冲向食堂。
詹晓阳快步走到汪胖子、黄朝彬、王大华、林珊珊、林雅雯和刘小惠的座位旁,压低声音,但语气清晰地对几人说:
“放学后,花圃集合, 别耽搁。咱们一起去金叶大酒店会议室,明天下午兴旺家私厂有个重要的推介会,需要大家帮忙。 具体到了再说。”
几人闻言,眼睛都亮了起来,立刻会意地点头。
林珊珊兴奋地小声问:“晓阳哥,是不是你之前说的那个‘全屋定制’的会?”
“对!就是它。需要人手,大家都来练练手,帮帮忙。”詹晓阳肯定道,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信任和托付。
“没问题!” “一定到!” 几人纷纷响应。对于这些习惯了校园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参与一场真正的商业活动,无疑是一次新奇而富有吸引力的体验。
黄朝彬和王大华摩拳擦掌,林雅雯和刘小惠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汪胖子更是挺直了腰板,感觉重任在肩。
放学铃声终于响起。 学生们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出教学楼。詹晓阳一行人没有去食堂,而是按照约定,迅速来到教学楼旁那个熟悉的花圃集合。
秋日下午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大家脸上都带着兴奋和好奇的神情。
“晓阳,咱们这是要去干嘛呀?排练?”王大华性子急,忍不住问。
“到了你们就知道了,”詹晓阳卖了个关子,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算是实战演练吧,对你们以后有好处。走吧,车叫好了!”
在校门口,詹晓阳早已拦好了两辆人力三轮车。七个人分乘两车,三轮车夫吆喝一声,蹬起踏板,载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穿行在潮城午后略显慵懒的街道上,朝着市中心的地标——金叶大酒店驶去。
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少年们的说笑声洒了一路。
金叶大酒店是潮城最早的一批涉外宾馆之一,虽然后来被更现代化的酒店超越,但在这个年代,依然是气派和档次的象征。
一行人走进宽敞明亮、铺着大理石地面的大堂,都不自觉地收敛了些许喧闹,略带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了位于酒店三楼的中型会议室。
一推开会议室厚重的木门,一股忙碌而有序的热浪扑面而来。与外面酒店的静谧典雅不同,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人声略显嘈杂。
兴旺家私厂的汪老板正挽着袖子,亲自指挥着几个工人在做最后的布置。
舞台、座椅、展架、各种物料……会场已初具规模,接近完工。
“汪叔!”詹晓阳喊了一声。
汪老板闻声回头,看到詹晓阳和他身后的一群年轻面孔,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而略带疲惫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晓阳!同学们!你们来啦!正好!场地差不多弄好了!”
“汪叔好!”同学们纷纷打招呼。
汪胖子看到自己叔叔,难得地收起了平日的嬉皮笑脸,规规矩矩地喊了声:“叔!” 引得大家暗自偷笑。
詹晓阳快速扫视了一圈会场,心中暗自点头。舞台正上方,悬挂着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贴着白色的大字:“兴旺家私‘全屋定制’业务推介会”,非常抢眼。
舞台前方和两侧,整齐地摆放着几块制作精良的展架,用效果图和文字详细介绍了“全屋定制”的理念、流程和不同风格的案例。
每一张听众座椅上,都提前放置了一份厚厚的、彩印的产品宣传画册。舞台左侧,堆放着用红丝带装饰的抽奖礼品,主要是些小家电,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舞台右侧,则是一摞摞崭新的、印着“兴旺家私厂”Logo的旅行包,这是准备送给每位到场者的参会礼品。
“汪叔,辛苦啦!布置得很专业,很气派!”詹晓阳由衷地赞道。这场面,比他预想的还要正规、隆重。
“应该的!第一次搞,阵仗得摆出来!”汪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自豪。
看到会场基本布置妥当,詹晓阳觉得事不宜迟,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战前动员和分工排练。
他拍了拍手,将七位同学和汪老板以及他带来的几名主要负责现场跟单的厂里骨干召集到会场前排就坐。
“大家静一静,我们开个简短的会前会。”詹晓阳的声音不大,但自带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
汪老板先站了起来, 他面对这群年轻人,略显紧张地清了清嗓子,但语气非常诚恳:
“同学们!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帮忙!特别是晓阳,为了这个会,熬了好几个夜!明天这个会,对我们‘兴旺’非常非常重要,是开辟新路子的关键一战!希望大家拿出在学校的劲头,帮厂里,也是帮你们自己,把这场会办好!我老汪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说完,他居然微微鞠了一躬。
朴实的话语和动作,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他的重视和期盼,气氛顿时严肃认真起来。
汪老板讲完,把目光投向詹晓阳,示意他继续。詹晓阳走到众人面前, 从书包里拿出一叠刚刚打印还带着油墨香的活动流程表,分发给每个人。
“好,谢谢汪叔。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明天的安排。”詹晓阳的语气平静而条理清晰,“大家手里拿到的,是明天下午两点到四点,整整两个小时的详细流程表。从嘉宾签到、暖场,到主持人开场、主讲人推介、现场预定、抽奖,再到结束发放礼品,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点和注意事项都写在上面了。大家务必熟悉,特别是自己负责环节的前后衔接。”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脸,然后开始宣布分工:
“首先,最重要的台前岗位:
1. 主持人:汪楷(胖子)!”詹晓阳点名。
“到!”汪胖子“噌”地站起来,胖脸上写满了紧张和兴奋。
“胖子,你是整场活动的串场核心,节奏、气氛全靠你带动。你的稿子都熟悉了吧?待会我们上台合一遍。记住,自信、流畅、有感染力!”
“明白!阳哥!”汪胖子用力点头。
2. 主讲人:詹晓阳。 这个大家心知肚明,詹晓阳简单带过,“我负责讲解‘全屋定制’方案。”
3. 迎宾签到(2人):林珊珊、林雅雯!”
两位女生立刻应声:“在!”
“珊珊、雅雯,你们是客户对活动的第一印象。明天穿得体些,化点淡妆,在会议室门口负责引导嘉宾签到、发放资料袋(含画册、礼品券)。微笑、热情、礼貌! 确保签到有序,快速引导入座。”
“好的!”两位女生认真记下。
4. 茶水服务(2人):刘小惠、王大华!”
“小惠,大华,你们负责会议期间给嘉宾添茶倒水。动作要轻、要稳,及时添水,但不要频繁打扰。小惠心细,多留意着点。”
“嗯!”刘小惠点头。王大华也拍拍胸脯:“放心阳哥,保证伺候周到!”
5. 抽奖环节:
? 唱单\/主持抽奖:汪楷(兼)。 谁现场交定金,胖子要第一时间大声播报,制造气氛,并主持抽奖。
? 奖品保管与发放(3人):黄朝彬、林珊珊(兼)、林雅雯(兼)。 朝彬负责主要奖品保管和记录,珊珊、雅雯协助发放小奖。务必准确、快速!
6. 会后礼品发放:全体同学! 会议结束后,在门口一起发放参会礼品(旅行包),并表示感谢。形成热烈欢送的气氛!
7. 现场跟单(核心):兴旺家私厂销售团队(6人)。 汪老板带来的骨干负责在台下游走,解答咨询,最关键的是——促成现场交定金! 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8. 现场唱单配合:汪楷。 一旦有客户签单,跟单人员要立刻将预定单送到主持人汪楷手中,由他大声唱单(“恭喜x先生\/女士预定成功!”),然后立即引导抽奖,形成连锁反应,刺激其他客户。”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詹晓阳讲得清晰,大家听得明白,纷纷点头,在自己拿到的流程表上做着标记。
分工完毕,立即进入实战演练环节。
詹晓阳和汪胖子走上舞台。工人已经退场,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这群年轻人。明亮的灯光打在脸上,空旷的座椅仿佛坐满了观众,一种正式感油然而生。
“胖子,从开场白开始, 走一遍流程。别怕错,放开讲!”詹晓阳鼓励道。
汪胖子深吸一口气,走到舞台中央的发言台前,虽然面对的是熟悉的同学,但站在聚光灯下,他还是明显有些紧张,拿着稿纸的手微微发抖,开场词说得有些磕巴。
“停!”詹晓阳打断他,“胖子,把稿子放下! 内容你已经差不多背下来了,要脱稿! 看着前面,想象下面是感兴趣的客户,用你的热情和笑容去感染他们! 再来!”
在詹晓阳一次次地鼓励、纠正和示范下,汪胖子逐渐放开了,语言流畅了,表情自然了,甚至还加入了几个詹晓阳设计的小互动手势,效果明显提升。
接着是詹晓阳的主讲演练。他站在台上,不需要稿子,关于“全屋定制”的理念、优势、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他语言流畅,逻辑清晰,配合着简单的手势,时而走到展板前指点,时而与台下“虚拟观众”进行眼神交流,俨然一副成熟讲师的派头。
台下观看的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连汪老板也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随后,他们又模拟了签到、引导、茶水、唱单、抽奖等各个环节的衔接,确保流程顺畅。
一通排练下来, 不知不觉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指向晚上八点。 大家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后的兴奋状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詹晓阳拍拍手,结束排练,“明天中午十二点半,还是在这里集合,进行最后准备! 现在,汪老板在酒店餐厅给大家订了包间,咱们先去吃饭,犒劳一下!”
“哇!太好了!”辛苦了一晚上,听到有大餐吃,同学们顿时欢呼起来。
晚餐安排在酒店二楼一个雅致的包间。 菜式很丰盛,有鱼有肉,有潮州特色的卤味和海鲜。
饿坏了的年轻人们也顾不上客气,大快朵颐起来。汪老板心情大好,不断让大家多吃点。
詹晓阳趁大家吃得热闹,低声问身边的汪老板:“汪叔,最终确认的报名人数出来了吗?”
汪老板放下筷子,凑近些,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刚统计完,最终确认能来的,有二百二十三人! 比我们预计的二百人还多!”
“二百二十三……”詹晓阳心里默念这个数字,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袭来。
二百多双眼睛,二百多个对“全屋定制”或将信将疑、或充满期待的潜在客户。明天的演讲,不仅要讲清楚,更要讲出吸引力,讲出说服力。
他最担心的,不是冷场,而是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两个“刺头”——那些可能对概念不理解、或者故意挑刺、钻牛角尖的客户。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带偏节奏,影响整体氛围。
“汪叔,”詹晓阳沉吟道,“明天现场,万一有客户提问比较尖锐,或者不理解纠缠不休, 需要咱们的跟单人员灵活应对。基本原则是:耐心解释,避免冲突。 如果个别人实在难以沟通,可以礼貌地请他稍后单独咨询,或者由您出面,带到一旁沟通,送些小礼品安抚, 确保会场主流程不受影响。关键是控场!”
汪老板凝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我已经交代下去了。放心,我会在下面盯着!”
有了简单的预案,詹晓阳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他知道,再周密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明天临场的应变能力至关重要。
晚饭后,夜色已深。 大家酒足饭饱,互相道别。汪老板安排车送厂里人回去。詹晓阳和刘小惠与同学们在校门口分开,他们回南春桥头的小屋,汪胖子、黄朝彬等人则返回卫校宿舍。
走在回小屋的安静小路上,夜风清凉。刘小惠挽着詹晓阳的胳膊,轻声说:“老伙,你刚才在台上讲得真好!我听着都心动了!”
詹晓阳笑了笑,握紧她的手:“希望明天台下的客户们也这么觉得。惠儿,明天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能帮上忙,我高兴!”刘小惠把头靠在他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