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第一天,潮城在一场悄然而至的寒流中醒来。
清晨的天空是那种铅灰色的、低垂的阴霾,北风明显加大了力度,呼啸着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卷起地上残存的枯叶,打在行人的脸上,生疼。
潮城卫校的教学楼里, 虽然门窗紧闭,但依然能感受到窗外渗入的寒意。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缩在座位上,或者挤在走廊里有阳光的地方取暖,谈论着这突如其来的降温。
黑板上方的日历,翻到了十二月这一页。那鲜红的数字,像一个小小的警示牌,提醒着每一个人:学期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离寒假不远了。
对于口腔班的学生们而言, 这种提醒带着双重意味。
一方面是即将迎来长假、回家过年的期待和喜悦;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在这个学期结束后,从下个学期开始他们就要去江城卫校学习了。也就是说他们要离开潮城了。
周二晚上,自习课。 教室里的日光灯发出嗡嗡的轻响,照亮着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大多数同学都在埋头啃着《内科学》或《外科学》的厚本教材,当然也有的同学在发呆。
詹晓阳也坐在靠窗的位置上,面前摊开着书本,但他的笔却久久没有落下。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玻璃窗上反射出教室的灯光和他自己略带沉思的侧影。
他的心思,并没有完全在眼前的复习题上。
他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时间。
“学校计划1月18日放寒假……” 他回忆着前几天班长通知的日期,“满打满算,在卫校上课的日子,只剩下一个半月了。” 这个念头让他心里微微一动。
“而在潮城这座城市,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他继续想着。过完年,元宵节后,他们就该收拾行装,踏上前往江城的火车,去完成口腔专业的学业。
潮城,这个他重生归来、奋斗、恋爱、积累了第一桶金和最初人脉的地方,即将成为“故乡”之外的又一个“故地”。
一种强烈的“时间紧迫感”攫住了他。 重生带来的先知优势是巨大的,但时间窗口也是有限的。
他必须在这最后两个月里,把能布局的事情安排好,能打下的基础夯实,为未来更广阔天地的闯荡,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让头脑冷静下来。
然后,他翻开了笔记本崭新的一页,拿起笔, 决定利用这节自习课的时间,好好梳理一下接下来两个月需要处理和规划的事情。
他需要一条清晰的路线图。
笔尖落在纸上,他开始一项一项地罗列和思考:
第一件: “皮克杯”老年太极拳比赛。 时间定在12月中旬。这是小姨在操盘,目的是打开老年团体运动服市场。
当前重点: 需要与老年协会、体协等主办方做最后阶段的对接,确保流程顺畅;同时,要在比赛前后,利用本地报纸、电台进行一波集中的宣传炒作,将“皮克”关爱老年健康、支持社区活动的品牌形象打出去,最大化活动效应。
这事关“皮克”品牌在潮城本地市场的深度渗透和口碑积累。
行动:本周末需与小姨详细沟通一次宣传方案。
第二件:波鞋业务。 这是他与汪胖子、福建刘厂长的“现金奶牛”,不能放松。
近期重点: 利用元旦这个节点,再策划一波促销活动,清理部分秋冬款库存,回笼资金。
更重要的: 要开始为汪胖子寻找和培养“接班人”了。
年后他跟汪胖子都得离开潮城,波鞋的校园代理需要可靠的人接手。
长远思考: 波鞋需求是持续的,如何建立一个更稳定的、让刘厂长、代理、消费者三方都受益的长期供销模式?是维持现有代理制,还是尝试与学校小卖部合作设点?这需要做一个详细的预案。
行动:元旦前与汪胖子、刘厂长通电话商议促销;留意96级有无合适、可靠的学弟学妹可培养。
第三件:三兴公司的年终规划。
短期: 抓住元旦和春节这“双节”的销售旺季,必须精心策划促销方案! 要推出爆款单品,加大广告投入,争取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长期: 来年的发展重点,是向毗邻的、经济同样活跃的汕城区域开拓市场,布局新店。
这需要前期调研、选址、筹备,要提前纳入计划。
行动:下周与姑父小姨开会,确定双节促销方案;启动对汕城市场的初步信息收集。
第四件:狮头鹅业务版块。 这是他与黄爸爸合作的稳定收入来源。
年前: 借助年关各单位发福利、家庭聚餐多的需求,再搞一次团购促销,争取多走量。
关键规划: 詹晓阳清晰记得,1997年国家将正式推出“五一”、“十一”长假制度,旨在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民众的旅游、餐饮消费将迎来爆发。
这是一个巨大风口!他计划在元旦期间,趁黄爸爸家乔迁新居道喜时,与他深入聊聊开设“狮头鹅”特色熟食专营店的构想。
从菜市场摊位,升级为有品牌、有门面的专卖店,进军休闲食品市场,迎接即将到来的假日经济热潮!
行动:准备专营店构思方案;元旦拜访黄爸爸时提出。
第五件:汪老板的“全屋定制”业务。 虽然他没有参股,但这个项目是他一手策划推动的,有始有终,也希望它健康发展。
近期: 为他们设计一份元旦、春节“双节”促销方案,趁热打铁,再签一批订单。
远期建议: 建议汪老板不要局限于潮城,可以主动与潮汕地区汕城、揭城等地的大型家私卖场谈合作,以店中店或战略合作的形式,将“兴旺全屋定制”的模式复制出去。
这是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
行动:本周内完成促销方案发给汪老板;找时间与他长谈合作发展思路。
第六件:在潮城买房的事。 这是他考虑已久的事情。
尽管知道未来几年潮城房价不会大涨,但经历过房价飞涨时代的他,面对现在这每平米几百块的“白菜价”,根本无法不动心!
这不仅是资产保值,更是为家人、也为未来在潮城留一个根基。
最大障碍: 他是学生,没有独立身份证和收入证明,无法独立购房, 必须找人挂名。
而最合适的人选是刘小惠的大姐, 她已工作,可靠踏实,又是自家人。
行动:找机会与大姐沟通,说明想法,争取她的支持;开始留意合适的房源信息,目标是小户型、地段尚可的新房源。
第七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为来年在江城的发展做准备!
江城,省城,将是他们新征程的起点。
根据前世记忆,江城是着名的“火炉”,夏天酷热难当,冬天却湿冷刺骨,气候与潮汕差异很大。
他敏锐地意识到,气候差异中蕴藏着商机。他构思了一个“广东饮品店” 的项目:
? 定位: 主打适合江城气候的广式特色饮品。
? 产品线随季节变化: 春天卖花草茶(祛湿安神)、夏天卖现榨果汁冰(消暑解渴)、秋天卖丝袜奶茶和鸳鸯(温润提神)、冬天卖暖身糖水(红豆沙、芝麻糊、姜撞奶等)。
? 团队搭建: 把身边要好的、可信赖的同学都拉进来,合力纵横! 刘小惠、林珊珊、林雅雯心思细腻,负责调配花茶和奶茶;黄朝彬动手能力强,负责果汁冰的制作;王大华有耐心、懂食材,负责熬制糖水。这样既能发挥各人所长,也能将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 前期准备: 未来两个月,要安排他们提前学习和掌握相关饮品的制作技能! 这事需要请姑父或者小姨帮忙,联系潮城本地有名的糖水铺、茶餐厅的老师傅,看能否让同学们课余时间去短期学习、偷师。
? 关于汪胖子: 定向负责“波鞋”业务,不强求他参与日常经营。但可以将广东饮品店所需的原料、物料采购业务交给他负责,利用他善于交际的特长,这也是一块也需要稳定的人来做。
思路越来越清晰,一个“团队”的构想在他脑中浮现。 这么多事情,需要可靠的人去执行。
他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组建一个核心团队,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团队该起个什么名字呢?”詹晓阳停下笔,思索着。
名字要符合他们的年纪,有朝气,有希望。
他忽然想起不知在哪里看过的一句话:“正是青春年少时,何不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飞扬……” 他默念着这两个词,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对!就叫‘飞扬团队’!” 这个名字,寓意着在青春岁月里,张开翅膀,追逐梦想,自由飞翔! 充满了力量和希望感。
“oK!” 詹晓阳在心里打了个响指,基本框架梳理完毕。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即将扬帆起航的船长,看清了前方的海域。
他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要点又快速浏览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
这时,下课的铃声清脆地响起。“叮铃铃——”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收拾书本、挪动桌椅的声音,同学们从紧张的学习中暂时解脱出来,互相招呼着离开教室。
詹晓阳也站起身,一边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书包,一边在心里做出了决定。
他看了一眼窗外依旧漆黑的夜色,眼神却格外明亮。
他低声地、仿佛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
“嗯…就这么定了。这个周六,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正式宣布……‘飞扬团队’的成立!”
刘小惠转过头,看着詹晓阳侧脸上那种熟悉的、带着谋划和自信的光芒,虽然没完全听清他说什么,但知道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微微一笑,没有多问,两人随着人流,走出了灯火通明的教学楼,融入了十二月寒冷的夜色中。
而詹晓阳的脑海里,一幅关于未来两个月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