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日子像指间的流沙,哗啦啦就滑过了两月。朱允熥揣着书本往大本堂跑的身影,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沉沉,愣是没断过。可那耳朵呀,就像装了筛子,先生讲经论道时,他盯着窗外出神。

一日,红墙外头挂起了红灯笼,串成串儿像糖葫芦,风吹过就晃悠悠,撞得影子在地上打旋儿。朱允熥正托着下巴数灯笼,就听年幼皇叔们嚷嚷:“要过年啦!父亲说让自己藩王叔叔们都回京,宫里要摆百戏宴呢!”

他手一抖,笔杆“啪嗒”掉在砚台里,墨汁溅得像朵黑牡丹。猛地想起两月前那句“罚你抄《女诫》百遍”,后背噌地冒出汗来——坏了!光顾着数冰棱看麻雀,那本子上还空着大半呢!

正挠头犯愁,忽听殿外传来铜铃响,太监尖细的嗓音像根细针:“陛下有旨,召各位小爷去暖阁领年礼!”朱允熥跟着人潮往前挪,心里打着鼓,眼瞅着前面的小皇叔们领了金元宝,后面的郡主抱了锦缎,轮到他时,太监递过个红布包,沉甸甸的。

打开一瞧,嚯!里头躺着副骨牌,象牙雕的,上头刻着“长命百岁”。正愣神,就听龙椅上那人笑哈哈:“咱允熥最爱摆弄这些小玩意儿,拿回去跟兄弟们耍,输赢别当真,图个乐子!”

朱允熥脸“腾”地红了,攥着骨牌往回跑,衣角扫过暖阁的铜鹤,“哐当”一声撞了个满怀——哎唷!这不是三日前说要教他骑射的燕王叔吗?燕王朱棣捡起飞散的骨牌,挑眉笑:“哟,允熥这是揣了宝贝,急着回去分赃啊?”

他手忙脚乱捡牌,嘴里嘟囔:“四叔,才不是!是……是先生说骨牌能算数理,我回去研究学问呢!”话没说完,鼻尖就被弹了一下,燕王朱棣刮他鼻子:“允熥,就这点出息!待你长大来四叔北平府里,让厨子给你炸馓子,管够!”

朱允熥捂着鼻尖往后缩了缩,小眉头拧成个疙瘩,嘴一撇:“四叔,我才不吃你的馓子呢!”

“四叔别蒙我!”朱允熥往后蹦了半步,小下巴抬得老高,“这馓子油汪汪的,炸得金黄金黄,一看就搁了三勺油!吃多了准长痘,到时候脸上鼓得跟那刚灌浆的石榴似的,多丑!”

他说着还使劲皱了皱鼻子,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股子腻人的油味:“再说了,咱大明的皇子皇孙,哪能总惦记这些油炸物?史书上写的‘君子远庖厨’,可不是让咱天天围着油锅转!要吃也得吃些清润的,比如莲子羹、银耳汤,养身又养心,比这满嘴油星子强多了!”

“噗嗤——”燕王朱棣刚端起茶杯,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忙用袖子擦了擦嘴角,指着朱允熥笑骂:“你这小子,才多大点年纪,倒教训起长辈来了?”

旁边的秦王朱樉也抚着胡须直乐:“允熥这话在理,却也透着股小大人的模样!看来是被先生教得好,连饮食都讲究起‘养身养心’了。”

太子朱标走过来,伸手揉了揉朱允熥的头顶,眼底满是笑意:“就你懂得多?刚才是谁盯着厨房的糖糕流口水来着?”

朱允熥被戳穿,小脸一红,梗着脖子辩解:“那、那是糖糕!又不是油炸的!”

满殿的笑声更响了,连一直板着脸的朱元璋都绷不住,嘴角咧开个明显的弧度,指着他对马皇后道:“你看这孩子,倒像个小夫子似的,一套一套的。”

马皇后笑着拉过朱允熥,往他手里塞了块蜜饯:“行了,知道你懂道理。快坐下吃吧,堵堵你的小嘴巴。”

朱允熥吃了起来,宴席也开得热闹,青瓷碗碟流水似的往上送,清蒸的鲥鱼带着鱼鳞,油亮的烤鸭冒着热气,连那道冰糖肘子都颤巍巍的,裹着琥珀色的糖汁。朱允熥扒拉着碗里的山珍海味,眼角余光瞥见大哥朱雄英正被几位王爷围着,手里捧着一卷红绸包裹的轴子,那是蜀王朱椿刚送的祝寿诗,字里行间全是“英资天纵”“储贰之选”的话。朱雄英红着脸推辞,却被朱元璋一嗓子打断:“拿着!你是咱的长孙,这点体面还当不起?”

朱标坐在父亲下首,正接过代王朱桂递来的玉如意,那玉料通透,绿得像春日的湖水。“大哥,这是臣在大同寻来的暖玉,据说能安神,您日日批奏折费神,正好用得上。”朱桂嗓门洪亮,震得朱允熥耳朵嗡嗡响。朱标笑着谢了,转手就递给身后的太监:“收着吧,回头给父皇泡酒。”朱元璋“哼”了一声,嘴角却翘得老高:“就你会做人。”

朱允熥往嘴里塞了块芙蓉鱼肉时,忽听“哐当”一声,原来是周王朱橚碰倒了酒杯,酒液溅在朱雄英的锦袍上。朱橚吓得脸都白了,忙掏出帕子去擦:“哎呀,臣该死!”

朱雄英却笑着按住他的手:“五叔不妨事,一件衣裳罢了。”说着起身转了个圈,“您看,这料子经脏,擦了就没痕迹。”朱元璋在旁看得点头:“咱雄英就是稳重,比你爹小时候强多了。”朱标在一旁无奈地笑——又拿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说事。

殿外忽然传来丝竹声,是教坊司的人来了,吹拉弹唱闹得更欢。鲁王朱檀捧着个紫檀木盒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是颗鸽蛋大的东珠,在烛火下亮得晃眼。“长孙殿下,这是臣在兖州海边寻来的,据说夜里能发光,给您当镇纸正好。”朱雄英刚要推辞,朱元璋却道:“让你收就收着,将来给你儿子当念想。”满殿又是一阵哄笑,朱雄英的脸比那东珠还红。

朱雄英虽才九岁,却已学着大人模样拱手,奶声里带着认真:“谢十叔厚赠。此珠璀璨,侄儿愧受了。十叔有心,雄英记着了。往后定当勤勉,不负十叔期许。”说着还微微躬身,虽动作稚嫩,那份客套里倒透着几分规矩,惹得周围人都笑起来。

朱雄英仰起脸,大眼睛亮晶晶的继续道:“十叔若得闲,常来东宫坐坐,雄英给您剥新采的莲子。”那模样又乖又有礼,让满殿气氛更添了几分暖意。

朱檀被他这小大人模样逗得朗声笑起来,伸手揉了揉朱雄英的头顶,语气温厚:“好,好!十叔记下了。待长孙课业不忙时,叔定去东宫瞧你。

俩人笑声还没落,就见晋王朱棡从怀里掏出个沉甸甸的锦囊,“哗啦”一声倒在桌上,竟是堆成小山似的狼牙!个个磨得光滑,还串着红绳,在烛火下闪着幽光。

“大侄子,你看这个!”朱棡门像敲锣,指着狼牙得意道,“这是咱在漠北亲手敲下来的,狼王的牙!挂在箭囊上,保准百发百中!”

朱雄英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圆溜溜的,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那枚狼牙,仿佛它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然而,仅仅是轻轻一碰,他便像触电般迅速缩回了手,然后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说道:“谢三叔厚爱!只是这狼牙太过贵重,雄英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朱棡见状,连忙摆手道:“哎,侄儿,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说着,他毫不迟疑地将那枚狼牙直接塞进了朱雄英的怀中,“你爹当年学习射箭的时候,可都没有这么好的东西呢!这狼牙可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希望你将来在骑射方面能够超越你爹,那才叫给咱们老朱家争脸呢!”

坐在上首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粗鲁的性子,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啊!雄英可是要读书的,要这些凶巴巴的玩意儿有啥用?”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他却并没有出手阻拦,反而转头对朱雄英说道:“既然你三叔一片心意,那你就收着吧,别辜负了他的好意。”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