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华商抵达香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手握重金的地主老财,舍弃原有的权势,不得不来香江逃难,谋生。
意味着,身为地头蛇,横跨香江黑白两道的马龙,必然能够从他们身上赚到一大笔钱。
常言道,人离乡贱!强龙不压地头蛇。
又有,小儿持金过闹市,不动心思不是人。
南越沪圈华商,为什么刚刚抵达香江,就要托包船王的关系,与香江本土的沪圈华商见上一面?
不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麻烦,减少损失,尽快融入香江沪圈华商的圈子里吗?
不过,即便有包船王出面,他们不掏钱,肯定是不行的。
马龙作为沪圈华商的一份子,自然要以见者有份的态度,上去凑凑热闹,分一杯羹。
“我也不多要,赚个几千万美元,也就差不多啦!”
说真的,几千万美元,对于南越华商而言,真不算多。
要知道,如今的南越可是富得流油的。
单单一个西贡,本就处于湄公河三角州,物产丰富,是南越最富饶,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更别说,美国为了支持战争,在南越洒下了两千多亿美元!
前些年,美元可是跟黄金挂钩的!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
到了马龙穿越之前,1盎司黄金的价格都突破3000美元了。
按这个比例换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千多亿美元,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十几万亿美元!
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美国国债……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将美国打穷了!
战争打到一半,美国主动解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选择美元跟黄金脱钩。
换而言之,美国为了打这场仗,被迫卖黄金持续发动战争,然后发现自家银行里的黄金快见底了,不得不阻止外国人跟他们兑换黄金。
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人靠着二战,发欧洲各国的国难财,这么大一笔钱都去哪里了呢?
这笔钱一部分被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赚了,一部分被小日子和高丽赚了,剩下都被中南半岛的几个国家赚了。
南越自然是其中大头,然后才是太国和柬浦寨。
而华商又是南越经济支柱。
粗略估计,这些年华商光靠美国订单,就赚了几百亿美元。
而西贡跟海上差不多,既有东方巴黎之名,经济文化发达,又位于河流三角洲,精英荟萃之地,物流便利,商贸发达。
华商在西贡正常做生意,也能日进斗金。
更何况还有美国不断输血!
在这种情况下,南越华商加一起,总资产或许有个千亿美元。
只不过,沪圈华商只占南越华商的一部分。
而且,也不是所有华商,都能够从战争的泥潭里提前脱身。
不是所有华商,都会选择跑路到香江。
退一步说,即便脱身了,也未必都将资产全部带了出来。
就好比当年一部分沪圈商人离开海上市,跑到香江谋生,大多数也带出家里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不过,这也足够了!
无论对于香江本土的沪圈华商而言,还是对于香江而言,他们都是一块肥肉,一笔横财。
马龙之前还奇怪,香江为什么能够在石油危机的七十年代,一下子发展成亚洲四小龙。
看来就是像50年代一样,抓住了华商逃难的契机,获得了一大笔的外来资金。
并且,大量南越华商的到来,还带动了香江本土的消费。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
南越华商一来,给香江带来了一大笔闲置资金,以及大量的消费能力。
作为商人,肯定都知道,钱得花出去才是钱。
而且,一个家族,最怕的就是坐吃山空。
南越华商抵达香江后,必然会在香江大肆投资。
如果买不到合适的产业,做不了他们擅长的生意,那就只能将钱投入到股市里!
这也就难怪,前两年香江刚刚遭遇过股灾,这两年股市一点起色也没有,不断阴跌。
但过几年,股市居然能顶着石油危机,全面飘红。
有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所有股票自然会水涨船高!
除了股市之外,还有房地产!
地主老财们想要在香江落地生根,必然少不了土地和房产!
特别是中环、湾仔、尖沙咀等核心地段。
得到南越华商到来的消息后,马龙瞬间明白了,接下来自己要干什么,要做哪些生意。
“马龙,在想什么事情?我跟你讲话都走神?
最近在忙什么生意啦?
商场那边都不见你的人影。”
王德挥见马龙走神,稍微多关心了马龙一下。
面对王德挥的关心,马龙立刻老实回答:“没什么事。
最近主要在服装公司和餐饮公司忙东忙西。
我想要派人去维园年宵市场摆摊。”
“去维园卖盒饭?”
王德挥是知道马龙的盒饭生意的,并且他夫妇俩也挺喜欢吃的。
“餐饮公司有不少厨艺精湛的厨师,搞了一些小吃,看看能不能借着维园年宵市场,推广一下。
至于服装公司,主要还是为了我们的商场。
按照我们的计划,商场二楼不是要引入一些服装专卖店吗?
这年头香江还没有服装专卖店,我准备自己推几个牌子出来,借着维园年宵市场预热一下。
观塘的商业环境比不过尖沙咀和中环,服装牌子不用太高级。
而且,维园年宵市场,消费群体主要也是香江的中产。
吾想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我旗下公司的服装,到时候肯定对我们商场的服装店生意有帮助。”
此次去维园年宵市场摆摊,马龙也曾担心过,自家的服装牌子沾染上地摊货的名头。
任何服装品牌,被冠以地摊货之名,基本上就废了。
后来还是服装厂的手下,告诉马龙不用多虑。
维园年宵市场的受众本来就是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香江中产阶层,而不是九龙和新界的底层平民。
底层平民或许会去维园凑热闹,但他们不会在维园消费。
因为同样是年宵市场,维园的物价基本上要贵出1倍!
但偏偏,每年最热闹,成交量最多的年宵市场,就是维园!
维园年宵市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在普通群众看来是“冤大头”的顾客?
自然是因为他们收入高,消耗能力强,根本不差钱!
维园年宵市场的地摊货,对于他们而言算是性价比较高的货,只要款式上去还不错,就不会觉得太廉价。
而对香江底层人士来说,那就是富人阶层才买得起的衣服。
相比较价格更贵,根本买不起的外国货,穿维园年宵市场的地摊货,也比街道上的地摊货更高级,穿出去更有面子。
而只要马龙公司的服装形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风尚,就会成为香江真正的流行款。
届时对整个东南亚地区也能形成一定影响力。
当然了,马龙还有其他计划。
那就是借助电影,推广自己的服装品牌。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东南亚影迷对马龙旗下的服装品牌产生高级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