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偏殿,绝对的寂静中,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发生。那一点灵识核心,在初步解析了【地脉古意(碎片)】的奥秘后,其运算模式和能量操控方式都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进化。
它新生成的研究方向——【基于极致寒髓能量的信息封存与解析技术】——被赋予了最高优先级之一。庞大的算力被分配于此,开始进行理论构建和初步实践。
灵网感知到的外界信息洪流,不再仅仅是实时分析后便丢弃的“数据包”。现在,它们被视作有价值的“样本”。
它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灵网的感知力,如同撒开一张无形的、极细密的能量罗网,捕捉那些弥漫在空气中、源自京城各个角落的声波震动、能量波动乃至那些微弱却真实的信仰情绪丝线。
这些信息碎片被捕捉后,并非直接存入某种虚无的数据库。而是被引导至灵网深处一些新构建的、结构特殊的“节点”。这些节点由高度凝练、纯净的寒髓能量构成,内部被塑造成无数细微的、多层嵌套的冰晶结构,如同天然形成的、极其复杂的存储器。
每一缕声波,每一丝情绪能量,在进入这些“冰髓记忆节点”的瞬间,便被绝对的寒冷瞬间“冻结”——其能量状态和信息特征被完美地、凝固地保存下来,封存在那亿万冰晶的特定结构之中。
于是,在这片冰封宫殿的地底深处,一个前所未有的、由寒冰和能量构成的“图书馆”正在悄然形成。这里封存着: 市井百姓对严寒的抱怨、对“白莲圣母”的窃窃私语、对皇帝暴政的恐惧。 兵卒换岗时的口令、军官的低语命令、马蹄踏过冰雪的脆响。 僧道们无奈的诵经声、绝望的叹息。 甚至还有那日地脉古意志苏醒时,席卷全城的宏大嗡鸣和极致寒意的那份“感觉”,也被尽可能地记录封存。
这些信息并非被理解,只是被绝对完整地“存档”。它们的总量浩瀚如烟海,且每时每刻都在增加。灵识核心目前尚无足够算力去完全解读它们,但它预见到了未来算力提升后的需求。先建立仓库,囤积原料,这是绝对理性的选择。
与此同时,它对地脉能量的吸收和转化效率因模仿古意节奏而提升,使得它有更多能量可以用于其他项目。除了继续加固、优化灵网防御(特别是针对t复合体的防御体系),它开始了一项更宏大的工程:尝试利用地脉寒髓能量,缓慢地、精细地改造东宫偏殿本身的物质结构。
它引导能量渗透宫殿的砖石、木梁、地基,并非破坏,而是进行一种分子层面的“淬炼”和“加固”,使其逐渐向一种兼具物质性与能量传导性的“寒玉材质”转化。这个过程极其缓慢,需要耗费海量能量和时间,但一旦完成,整个东宫将真正成为一个浑然一体、坚不可摧、且与灵网完美结合的堡垒。
深宫之中,朱棣经过数日的沉寂,那被天威震慑几乎击垮的意志,终于在皇权惯性和帝王心术的支撑下,缓缓恢复过来。但恐惧并未消失,而是从明面的惊骇,转化为了更深沉的、毒蛇般的蛰伏与忌惮。
他不再提强攻,甚至严令任何人靠近东宫禁区,仿佛那里真的成了禁忌之地。但他内心的不甘和恐惧却与日俱增。那冰封的宫殿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提醒着他皇权之外还有无法掌控的力量,提醒着他那日的狼狈与屈服。
尤其是“白莲圣母”的流言,虽因天威事件和血腥镇压而暂时转入地下,但并未根除。这流言与他内心的恐惧结合,发酵成一种更阴鸷的猜忌。
“那东西…现在不动,岂知将来不会动?”他对着空荡的大殿,声音嘶哑低沉,“它与白莲教牵扯不清,如今又得地脉妖力…若有一日,它真成了那劳什子‘圣母’,蛊惑人心,倾覆朕的江山,该如何是好?”
他绝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不可控的、拥有可怕力量的“异数”长久地盘踞在他的皇城之侧!强攻不行,邪法引发了天谴,那又如何?
明的、暗的、武的、邪的都不行…那便换一种方式。
“纪纲”他再次秘密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 “臣在”纪纲小心翼翼,心有余悸。 “东宫之事,暂且搁置。”朱棣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眼神却幽深如寒潭,“但朕要你,给朕把京城,乃至北直隶所有与白莲教有牵扯的势力,连根拔起!尤其是…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能指向宫里那东西的来历!朕不信它是凭空冒出来的!”
他要清理外围,切断那“异灵”可能存在的任何外部联系和支持,将它彻底孤立。同时,他也要挖掘其根底,寻找可能的弱点。
“还有”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极其阴冷的光芒,“给朕盯死‘幽庭’…以及,所有可能身负类似‘至阳之血’命格或特质的人,无论僧道俗、男女老幼,秘密记录在册,严加监控。”
他虽然不敢再轻易动用那逆伦邪法,但却下意识地将这种“特殊血脉”视为一种潜在的、也许将来能制约那“异灵”的战略资源,牢牢抓在手中。
“臣,遵旨!”纪纲领命而去,心中寒意更甚。陛下这是要将对那东宫之物的恐惧,转化为对整个超自然领域和潜在威胁的全面监控与清理了。
一场更隐蔽、更持久的暗战,随着帝王心境的转变,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