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就想立刻来一碗!
小黑板被换上了新字:今日供应:桂花糖芋苗,20元一份
“这不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南京名小吃吗?”
“光听名字就感觉舌尖在跳舞!”
“这香味儿太狠了,刚走过路就被勾住了!”
食客们立马围上来抢着下单。
一碗接一碗地往外送。
“哇,这汤是透亮的酒红色,上面飘着金灿灿的小桂花,里面还有白白的小芋头……看一眼胃就醒了!”
“每一颗芋头都煮得刚刚好,入口即化,又不会烂成泥,用勺子一捞就起,咬一口满嘴都是绵软香甜!”
“藕粉冲得太到位了,滑溜溜的,带着淡淡的清香味,像果冻但更爽口,一不留神喝光了才反应过来。”
“桂香、芋香、粉滑、微甜,四样东西全揉一块儿了,舒服得头皮发麻!”
嘴里剩下的不只是食物的余味,还有一股从喉咙暖到心口的感觉。
甜得清雅,糯得温柔,连喝完都想舔碗。
这种甜品不吃不知道,一吃就停不下来。
关键还不腻人,老少皆宜。
分量不算大,刚好让人意犹未尽。
不少人早就摸出门道,专门注册两个手机号轮流预约。
美食街角落里,一个戴墨镜的女人正捧着碗猛吸溜。
她是今天才到h市旅游的,随脚走进这条街,结果第一口就被拿捏住了。
还想再来一份。
可她只有一个手机号,根本抢不到名额。
临时再办卡?早来不及了。
她左顾右盼,忽然眼睛一亮。
“哎,哥们。”
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小心翼翼端着刚领的热腾腾桂花糖芋苗,肩膀突然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他回头一看。
身后站着个戴墨镜的女人,笑得格外灿烂:“哥,也是来解馋的吧?”
“啊?哦,是……是的。”男人愣了一下,不太确定认不认识她,只能点点头。
“挺好挺好。”他干笑了两声,捏着手里的碗小声嘀咕:“我注意你很久了,刚才排队你就在我前头,现在都第二回 了吧?”
这话一出,男人瞬间警觉:“我没重买啊!真没有!你别乱讲。”
女人连忙摆手:“我不是举报你!我是想问问……你一个人吃两碗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转让一碗给我?”
“你花二十买的,我给你一百二,一百当跑腿费,二十算饭钱。”
合着在这等着呢!
男人冷脸拒绝:“没门儿!不可能!”
一百就想打发他?
他每个月花快两百搞双号套餐,就是为了多买一份,这点诚意就想撬走他的心头好?
……
女人不死心,接连找了好几个路人。
全被拒了!
想找黄牛帮忙,压根没人接单,反倒被人笑话:“现在美食街哪还有什么代购黄牛?你也太落后了。”
“就这么一会儿等不了?”
女人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
难道真只能尝一次?
正泄气时,眼角忽然扫到马路对面有个小区幼儿园。
正是放学高峰期。
一群小朋友排着队被老师带到门口,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
她目光一扫,立马锁定了一个站在门口的小男孩。
白白净净,大概五岁的样子,五官还没长开,却已经透出几分俊俏。
长大肯定是个帅哥胚子。
但她根本不在乎长得帅不帅。
她的注意力全在那孩子手里——一部粉色的儿童手表手机。
有手机!
那就一定绑了号码吧?
能注册微信的话……机会就来了!
她悄无声息地挪了过去。
走到幼儿园大门外,她踮着脚往里瞅了会儿。
低头冲面前的小男孩咧嘴一笑:“嘿,小家伙,家里人还没来接你呀?”
“……”
孩子理都不理她,手里攥着个花花绿绿的儿童电话手表,书包带一甩,脸扭向一边。
“姐姐请你吃炸鸡块好不好?就在旁边的汉堡王,新出的套餐可香了。”
她有点不死心,继续套近乎。
小孩这才慢悠悠转过头,眼神冷得像冰箱保鲜层。
“我妈讲过,不能跟不认识的人搭话。”
“不好意思啊,大妈。”
大……
大妈?!
她眼前一黑,心口猛地一缩,像是被人拿牙签戳了个对穿。
疼!真疼!
明明自己才二十刚出头,居然被个小不点叫“大妈”?
“那……姐姐能不能跟你商量个小事儿?”
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个语气:“你有手机是吧?我想借一下卡,就发条短信,立马还你,再加十块钱买糖吃,行不?”
“哎哎哎——”
正说着,背后突然传来一声质问:
“你谁啊?是王子豪家里的吗?”
她吓一跳,赶紧回头,干笑着挠头:“啊……我是他小姨,亲戚,亲戚!”
是吗?
老师眉头一皱,低头问孩子:“王子豪,她是你的小姨?”
小孩面无表情,轻轻摇头:“不是。”
老师的脸色瞬间拉了下来,眼神都变了:“那你在这儿干嘛?”
“想把我们班的孩子带走?”
“你是拐孩子的吧?!”
“没有没有!真不是!”她急得直摆手。
“一看就不像好人,我这就叫保安!”老师手已经摸到对讲机上了。
“别别别!真不用叫人!”
她慌里慌张地挥胳膊,结果袖子一抖——
啪!
一个贴着王子豪照片的儿童手表从衣袖里滑出来,直接摔地上。
“……”
全场死寂。
老师的眼神从警惕升级成鄙夷:“好哇!不光想骗孩子,还偷东西?”
“保安!快来人!抓人贩子!报警!”
眨眼工夫,一圈愤怒的家长围了上来。
“这种人还能放任她在学校晃悠?”
“长得挺水灵,心思可真脏!”
“不是人贩子?警察局门口才见分晓!”
天呐!
她快哭了。
她真只是想借个手机热点,预约个小吃摊位啊!
哪知道这么倒霉……
……
“今日新品:桂花糖芋苗、梅花糕、桂花糯米藕、赤豆小元宵。”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
金陵风味小吃店门口那块旧黑板,又添了三样新招牌。
窗口前排起长龙,全是冲着梅花糕来的。
“这玩意儿可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