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的伙计抱歉地摇头:“姐,咱这钵钵鸡只有两种味儿,红油麻辣和藤椒的,辣度没法调。”
因为调料是一大锅熬好的。
顾客一落座点完菜,锅里的水刚翻滚起来,食材丢进去转一圈就能捞出来开吃。
爱吃钵钵鸡的人,通常口味都偏重,麻得够劲,辣得冒汗才过瘾。
就跟涮火锅一个道理,图的就是那股刺激劲儿。
很少有人专门让人给弄个“微微辣”的。
“你们这儿真没有微辣的?”
孕妇扶着圆滚滚的肚子,站在摊前迟疑着,眼神却一直往那口红油锅里瞟。
她真的很想吃。
自打怀上娃,嘴里就特别馋辣的,越冲越香的东西越勾人。
可医生千叮万嘱:不能太辣,只能来点微辣,不然肠胃受不了,胎儿也受影响。
可眼下……这味儿实在太撩人了。
她忍不住吸了口气,空气中飘来的那股麻辣鲜香直往鼻子里钻。
饿的感觉像从胃里爬到了心口,挠得她坐立不安。
她默默看着别人手里一串串红亮亮的鸡块,又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肚子。
脸上的神情一点点沉了下来,有点委屈,又有点无奈。
“以前没怀孕的时候,我想吃啥就吃啥。半夜饿醒了,翻身下床都能点份烧烤解馋,绝不亏待自己这张嘴。”
“现在倒好,胎位不稳那阵子,啥重味道的都不能碰,连带点防腐剂的小零食都被列入黑名单。”
如今胎位总算稳了,公司也批了产假,刚松一口气,能自由吃点东西了——
偏偏最爱的口味,又成了禁忌。
好像从怀孕那天起,她就不只是为自己活着了。
一举一动,全都得为肚子里的小家伙考虑。
她咬了咬嘴唇,盯着那一锅翻腾的红油,终于狠下心:“要不然……我就尝一口?就一口?”
想着,舌尖都快分泌出辣味了。
“有的,我们有微辣的菜。”
突然,窗口传来一道声音。
她猛地抬头,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
“嗯。”苗侃朝她点头,“有,但钵钵鸡你还是别碰。”
“味太冲,而且凉性大,现在这天儿吃这个不合适。”
这么晚了,真想吃点带辣味的,不如来碗热乎的、好消化的。
孕妇的肠胃娇贵,一点马虎不得。
说白了,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两个人的命都在里头。
……
“等一下。”苗侃冲她摆摆手,转身叫来几个厨师。
“做红油抄手,头一步就在面皮上。”他一边说,一边指挥大家调配材料:“中筋面粉配上玉米淀粉,加水,再搅进蛋清,揉成团。”
加玉米淀粉是为了防粘,蛋清则是为了让皮子更弹更滑,煮久了也不烂,吸饱汤汁还不会破。
“咱蜀地叫抄手,别的地方管这叫馄饨。”
“可做法各有不同,光是皮子形状就不一样——我们用方皮,有些地方用圆皮。”
“馅料也讲究,这边主打猪肉糜,那边可能塞虾仁、香菇一大堆。”
他一边讲,一边带着人擀皮子。
面团被压得极薄,切成整齐的小方块,撒上淀粉堆在一旁。
另一头,他亲自准备馅料:木耳、白菜、鲜虾肉和猪绞肉一起剁碎,反复搅打上劲。
最后淋上一勺用虾头炸过的油——鲜香味瞬间提了起来。
“抄手的灵魂,在于皮薄如纸。”
苗侃拿起一张皮子,透光一看几乎能看清指纹。
他顺手拿擀面杖再轻轻压两下,“包之前再擀一回,薄得能照见人影才算合格。”
然后取馅,捏边,手指翻飞之间,一只只抄手已在掌心跳了出来。
整整齐齐码在台上,像是展翅欲飞的蝴蝶。
灯光底下,那些抄手皮泛着柔和的光泽,轻盈得像随时会飘走。
哪怕还没下锅,那股滑嫩弹牙的口感仿佛已经滑进了嘴里。
“苗神捏的抄手,就是不一样。”
几个厨师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也包了好几年,手法也算熟,可捏出来的总差那么一口气。
而苗侃做的,不仅好看,还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灵气。
试了几次都不对劲,只能叹气:“唉,面食真是手上见功夫的活,差一厘都不行。”
苗侃扫了一眼台面,二十来个差不多够了。
他让徒弟们继续练,自己转身拿了个大碗。
先舀一勺自家熬的辣椒红油,再加一勺生抽,半勺老抽,少许盐和白胡椒粉提味。
“猪油。”
说着,他扔进一小块洁白的猪油,油润润地卧在碗底。
紧接着,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筒骨高汤,奶白色的浓汤“哗”地倒进碗里。
高温瞬间把猪油化开,香气“噌”地一下炸了出来。
再抓一小撮切碎的榨菜丁撒进去,轻轻一搅——
汤面上浮起一层诱人的红光,辣香混着肉香扑鼻而来。
汤底齐活了。
接下来,水开下抄手,煮到浮起捞出,沥干水分放进调好的汤碗里。
最后撒上一把炒香的白芝麻,再点缀些新鲜葱花。
一碗热腾腾、红亮亮、香气四溢的红油抄手,就成了。
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油抄手出锅了。
“这玩意儿看着就来劲!”
厨房里一帮掌勺的大师傅,眼睛全盯在苗侃手上那碗抄手不放。
悄悄咽了口唾沫。
真香啊,谁看了都得馋。
煮好的抄手半透不透,皮薄得几乎能瞧见里面的肉馅,一个个滑溜地浮在红亮亮的油汤上。
“这么薄的皮,居然一个都没破?”
几个厨师忍不住嘀咕:“加蛋清果然管用。”
“可不是嘛,关键是火候也拿捏得太准了。”
皮越薄,煮的时候越容易烂,一点点差池都不行。
他们心里清楚,跟苗侃比,自己还差得远呢。
徐若明瞅着那一碗抄手,脑子里直晃悠:自己这才学了人家一点点皮毛罢了。
…………
“红油抄手。”
苗侃把碗递到美食街坐着等的那位孕妇手里,顺口补了句:“你要的是微辣口。”
其实这道小吃,主打的是香味扑鼻,辣只是点缀。
蜀地人爱吃麻辣,但也不是每样带辣椒的东西都要辣得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