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边才刚刚泛起蟹壳青,宋清越一家便已起身。
院子里人影绰绰,充满了忙碌而又欢快的气息。今天是个大日子——开镰收稻!
就连平日只需坐堂问诊的王掌柜和甚少出门的王夫人,也被这丰收的气氛所感染,脸上带着新奇与期待,表示要一同去田里看看,亲身感受这稼穑之艰与收获之喜。
“越越,为师也去看看,村里人都说你是神农娘娘转世,种什么都丰收,带了我和你师娘也去长长见识!”王掌柜是富家子弟,一辈子没种过田的,他很好奇大伙儿为什么会在农事对宋清越有这么高的评价!
“师父,您别听大家瞎说,种田嘛,我专业对口就是种田,能种不好嘛!”宋清越一时有点得意。
“啥?啥专业?啥对口?”王掌柜听得一愣一愣的,跟宋清越相处多了,他这个徒儿老是会蹦出他没听说过的新词,他也习惯了,只不过每次都要问她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没啥没啥,我是说,种田我在行,我能行!”
宋清越:死嘴,为啥每次都说这么快呀,话要过脑子的,总跟古代人说现代词,解释都累得慌!
吃过早饭,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张翠翠、刘氏、宋砚溪手里拿着磨得锃亮的镰刀,张阿进和宋清越则合力抬着竹匾,阿进的肩上还扛着几个准备装谷粒的空麻袋。王掌柜夫妇空着手,笑吟吟地跟在后面,看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幕。
最兴奋的莫过于宋屹和宋屿这两个小皮猴。
他们牵着那头如今已长大不少的小母牛,一会儿在前面引路,一会儿又落在后面。
走着走着,两人便轮流着,手脚并用地爬到温顺的牛背上,得意洋洋地骑着一小段路,清脆的笑声在山间小路上回荡。
来到沼泽田边,眼前是一片醉人的金黄。
经过改造的沼泽田土质肥沃,虽然田里还有些湿软的积水未曾完全干透,但那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垂到了水面上,昭示着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开工!”宋清越挽起袖子,率先踏入田中。
冰凉的泥水瞬间没过了脚踝,她却毫不在意,弯腰握住一把稻秆,手中锋利的镰刀贴着地皮轻轻一划,“唰”的一声,一把金黄的稻谷便被利落地割下。
刘氏和翠翠、溪溪也紧随其后,分散开来,埋头收割。
她们动作熟练,手起刀落,身后很快便倒下了一排排整齐的稻铺。
虽然田里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条细小的蚂蟥在浑浊的水中游动,但经历过之前大规模捕捉、炮制药材的事情后,宋清越早已见怪不怪,心态平和得很。
“姐姐!我好像踩到泥鳅了!滑溜溜的!”宋砚溪忽然惊叫一声,抬起沾满泥巴的脚。
“在哪里?泥鳅在哪里?”原本在田埂上玩耍的宋屹宋屿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像两只闻到鱼腥味的小猫,眼睛瞪得溜圆。
他们把牛拴在小溪边的树上,裤腿一卷,就迫不及待地跳进了田里,小手在浑浊的泥水里一阵摸索。
“哈哈!我抓到一条!”
“我这里也有!”
小孩子的欢叫声此起彼伏,给繁忙的收割增添了许多乐趣。他们干脆把一个小背篓放在田埂边,专门用来装战利品。
不到半天功夫,竟然也摸到了大半篓活蹦乱跳的泥鳅。
张阿进则是田里最忙碌的人。他负责将女眷们割下的稻子,一捆捆地抱起来,稳稳当当地运送到小溪对面那块干燥平坦的空地上。
那里早已铺好了带来的大竹匾。他将稻捆高高举起,用力摔打在斜放着的空箩筐边缘,或者用脚反复踩踏铺在竹匾上的稻穗。
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脆响,金灿灿的谷粒如同雨点般纷纷脱落,溅起细小的尘芒,很快就在竹匾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
他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汗水顺着额角流下,他却浑不在意,脸上始终带着憨厚而满足的笑容。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变得有些炙热。
王掌柜和老夫人毕竟年迈,站久了便有些吃力。
宋清越见状,连忙劝道:“师父,师娘,日头大了,田里泥泞,您二老先回去歇着吧,这里交给我们就好。”
王掌柜用布巾擦了擦汗,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慨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日方知此言不虚啊!好,那我们便先回去了。”
宋砚溪和张翠翠也主动请缨:“娘,姐姐,我们回去张罗午饭吧!保证让大家干完活能吃上热乎饭!”
刘氏笑着点头:“好,去吧,小心些。”
到了中午,翠翠和溪溪果然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除了家常菜,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大盆香气扑鼻的黄豆焖泥鳅。
泥鳅鲜嫩,黄豆软烂,汤汁浓郁,就着新蒸的杂粮饭吃,简直是人间美味。
劳累了一上午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格外香甜,王大力也拄着拐杖过来蹭饭,席间满是欢声笑语。
下午,收割继续。直到夕阳将天边染成绚丽的橘红色,整片沼泽田的稻谷终于全部收割、脱粒完毕。
当张阿进和宋清越将最后几大袋沉甸甸的谷子扛回院子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看着院子里那足足六大箩筐金灿灿、堆得冒尖的稻谷,在夕阳的余晖下散发着温暖而富足的光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
宋清越用手捧起一把谷粒,感受着那干燥饱满的触感,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所填满。她转头对正在轻轻捶打腰背的刘氏说道:
“娘,您看,上半年收的稻子,咱们省着吃,也才吃了四箩筐。现在一下子又多出来六大箩筐!屋里那几个旧箩筐和木桶,根本不够装了。而且随便堆放,也容易受潮,还怕老鼠来偷吃。”
她眼中闪着光,提议道,“我看,咱们得赶紧跟宋大婶再好好学学,编一个又大又结实的谷仓才行!‘仓廪实而知礼节’,咱们这仓廪,可得把它守踏实了!”
刘氏看着满院的粮食,听着女儿充满干劲的话,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对对对!是该编新谷仓了!明天娘就去找你宋大婶说道说道!”
夜幕缓缓降临,院子里飘荡着新谷特有的清香。
劳累了一天的众人虽然身体疲惫,心里却都被这实实在在的丰收喜悦填得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