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钓具产业创新联盟”成立的喜悦尚未在“旭遇”内部完全沉淀,一股新的、充满挑战的兴奋感又弥漫开来。欧洲钓鱼运动协会(EFSA)的邀请函,如同一张烫金的通行证,将“旭遇”这个初具规模的中国品牌,直接推到了国际钓具舞台的入口。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真刀真枪的考试,考场设在陌生的莱茵河畔,考官是经验丰富、风格迥异的欧洲钓手。
出征前的准备会,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和细致。陈遇、林莉、孙宇、赵强、周凯五人围坐在新厂区会议室的沙盘前,桌上铺满了德文行程单、河道地图、装备清单和周凯精心策划的厚厚一叠宣传预案。
“同志们,”陈遇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每一张既紧张又期待的脸,“EFSA的这个舞台,不同于省质检院的实验室,也不同于上海的展会。那里有完全不同的钓鱼哲学、比赛规则甚至鱼情水情。我们这次去,核心任务有三:第一,学习观察,真正理解欧洲传统钓法的精髓;第二,自信展示,让世界看到台钓的效率和‘遇龙’的品质;第三,广交朋友,寻找任何可能的合作契机。记住,我们不光是去比赛的,更是去交流、去学习的。”
孙宇推了推眼镜,将一份份检测报告分发给众人,他的语气如同在宣读科学论文:“根据有限但关键的资料分析,欧洲池钓的核心是‘精准’与‘耐心’。他们使用超长插节竿(10-14米),采用‘长竿短线’结合‘内走皮筋’的独特系统。皮筋作为弹性缓冲器,主要应对鲤鱼、草鱼等大鱼的瞬间爆发力。这与我们台钓依靠竿身整体腰力和灵敏线组应对鱼讯的理念差异极大。”他指着图片上复杂的竿梢结构,“我们的优势在于‘主动’和‘高效’。因此,我们主带‘遇龙·潜渊’4.5米和5.4米,这两款竿的调性和腰力经过反复验证,最适合展示高频率抛投和精准操控。同时,‘凌波’溪流竿的灵敏和‘雷霆’黑坑竿的强悍作为技术备份。每一支竿,我都亲自做了最后一遍数据复核。”
赵强早已按捺不住,抢过话头,手里比划着开饵的动作:“孙工说理论,我来讲实战!欧洲人那套饵料,不是玉米就是颗粒饲料,顶多加点腥味剂,讲究个‘原生态’!咱们的饵料,那是科学!‘秘制腥魂’的穿透力,‘库霸’的广谱性,‘五谷香’的基础性,关键是状态!雾化的快慢、层层剥落,那是在水里给鱼画画呢!我根据这边鱼种(主要是镜鲤、欧鳊)的食性,特意把‘秘制腥魂’的动物蛋白含量调高了一点,加了点本地特色的甜菜糖蜜的香味。到时候一开饵,那味道,那状态,非把他们看呆不可!”
周凯晃了晃手中的相机和计划书,信心满满:“遇哥,宣传这块,我定了‘观察、融入、爆发’的三步曲。前期,我们低调做人,多拍他们的钓法、装备,发回国内也是宝贵资料。交流赛是引爆点!我已经规划了三个机位,一个跟拍整体流程,一个特写抛竿、观漂、中鱼瞬间,还有一个抓拍观众和对手的反应!重点突出咱们台钓的‘快、准、灵’,以及钓箱、支架、抄网这套系统带来的极致便捷和专业化体验。要让欧洲人看看,现代钓鱼可以这么富有节奏感和观赏性!我还通过留学生联系了一个本地的钓鱼论坛版主,到时候可以做一些即时互动。”
林莉仔细核对着预算表和行程单,接口道:“所有行程都已确认,EFSA承担主要费用,我们的备用金也已兑换成欧元。商务方面,公司介绍、产品目录的英文版和德文摘要都准备好了。另外,”她看向陈遇,声音柔和了些,“根据最终日程,正式比赛和交流赛结束后,有一整天的完全自由活动时间。”
陈遇自然接过话头,对大家说:“这次远行,工作是首要目标,但也是一次极好的团队建设和开阔眼界的机会。尤其是莉莉,从公司初创到现在,几乎没好好休息过。等正事办完,大家可以自由组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深入体验一下德国的风土人情。费用方面,公司会有相应补贴。”
这话让周凯和赵强忍不住击掌叫好,连孙宇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意。
留守的王小虎嗓门洪亮地保证:“遇哥,莉莉姐,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家里有俺和毛蛋哥、伟哥坐镇,车间要是少生产一支合格竿子,俺王小虎名字倒着写!就等你们在欧洲打响名号,带着订单凯旋!”毛蛋和张伟也郑重表态,后方绝对稳固。
……
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德国莱茵河畔那座童话般的小城映入眼帘。EFSA欧洲池钓锦标赛的赛场就设在流经小城的平静河段。与国内竞技塘的喧闹截然不同,这里的赛场安静得近乎庄严。数十个木质钓位整齐排列,钓手们神情专注,动作沉稳,仿佛在进行一场沉默的仪式。
欧洲钓手的装备立刻吸引了“旭遇”团队的全部注意力。那一排排如同古代长矛般的超长插节钓竿(pole),以及那独特的打窝方式:使用一支与钓竿等长的专用打窝竿(pole pot),竿梢带有一个小杯或小勺,钓手将窝料装入其中,然后平稳地、近乎无声地将窝料精准递送到钓点上方,轻轻倾倒。这种近乎艺术化的精准,让陈遇等人暗自赞叹。
“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打窝,”孙宇低声道,眼神锐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対水面的惊扰,窝点集中,但补窝效率低,且对体力要求高。这套装备和操作,本身就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更让他们感兴趣的是钓法本身。长竿短线,风线几乎完全压入水中,只靠竿梢的微小动作传递鱼讯。而那从竿梢内部引出的橡胶皮筋(Elastic),则成了讨论焦点。
“看那个皮筋的伸缩,”孙宇指着一位正在溜鱼的钓手,“它吸收了大量瞬间冲击力,保护了纤细的竿梢和主线。这思路很巧妙,特别适合这种守钓大体型谨慎鱼类的方式。不过,也损失了部分直接的手感。”
赵强更关注饵料:“他们挂饵就是简单的玉米粒、颗粒或者面包芯,几乎看不到商品饵。这诱鱼效率……全靠提前布窝和耐心等待啊。跟咱们台钓边诱边钓,完全两个路子。”
EFSA的接待负责人施密特先生热情友好,安排周到。他对“旭遇”带来的装备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尤其是轻巧的碳素竿和琳琅满目的饵料。陈遇团队则利用一切机会观摩、请教,甚至尝试理解那些复杂的德文比赛规则。陈遇还与夺冠热门,身材高大、性格爽朗的荷兰名将范·德·桑德进行了简短交流。范·德·桑德拿起一支“遇龙·潜渊”,掂量着难以置信的重量,惊讶地问:“陈,这太轻了!它真的有能力对抗我们这里强壮的鲤鱼吗?”
陈遇通过周凯的翻译,自信而诚恳地回答:“范·德·桑德先生,竿子的力量不在于重量,而在于材料科技和结构设计带来的腰力与韧性。我们的钓法更注重主动寻找和激发鱼类的进食欲望。明天的交流赛,或许能给您一个直观的答案。” 范·德·桑德蓝眼睛里充满了兴趣:“非常期待!这一定是场有趣的对话!”
正式比赛日,场面壮观而安静。欧洲钓手们如同精密仪器,操作长竿打窝、下钩,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充满了沉稳的力量感。中鱼后,依靠皮筋的弹性和长竿的弧度稳健控鱼,节奏缓慢而坚定,透着一种与大自然博弈的耐心。
“基本功扎实得可怕,”孙宇轻声评价,“这种钓法对意志力是极大的磨练。但在快节奏竞技和主动控场方面,我们的空间更大。”
周凯的相机快门声轻微作响,记录着这迥异的钓鱼文化。“这种传统很有魅力,但可能对年轻一代吸引力有限。我们的台钓,更像是一场动态的、充满策略的智力游戏。”
高潮无疑是交流赛。EFSA特意开辟了一片标准赛区,范·德·桑德率领的欧洲冠军队对阵陈遇、赵强、孙宇的“旭遇”队。三小时,比总重量。岸边围满了各国钓手、裁判、媒体,气氛热烈。
哨声响起,差异立现!
欧洲队熟练地运用长打窝竿,从容布窝,然后挂饵抛竿,进入静默等待模式。
而“旭遇”队这边,则瞬间爆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效率!钓箱打开,赵强迅速开饵,水比、搅拌、静置,行云流水。陈遇和孙宇几乎同时完成调漂、找底。紧接着,高频、精准的抛竿开始了! 饵团划出优美弧线,次次落入同一微小区域,入水后迅速雾化,形成立体诱区。这种主动、高效、富有攻击性的做钓方式,立刻成为全场焦点。
“我的上帝,他们不需要停下来等待吗?”
“这抛竿的频率和准确性太恐怖了!”
“看那饵料在水里的雾化,像朵云彩!”
开场不到二十分钟,赵强一个干脆利落的顿口,扬竿中鱼!“遇龙”钓竿弯出饱满弧线,鱼线切水嘶嘶作响。几个回合后,一尾银光闪闪的健硕欧鳊被成功抄起。岸边响起一阵惊呼和掌声!欧洲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台钓强大的主动诱鱼能力开始发威,“旭遇”队中鱼频率明显加快。陈遇和孙宇也接连中鱼,陈遇沉稳老练,孙宇技术精准,将台钓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小时比赛结束,称重结果毫无悬念——“旭遇”代表队以显着优势获胜!
结果公布,现场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和议论声。结果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但“旭遇”队展现出的技术和效率,让他们心服口服。
范·德·桑德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用力握住陈遇的手,脸上没有丝毫失利的不快,反而充满了兴奋和好奇:“陈!太精彩了!祝贺你们!你们的钓法,你们的装备,完全颠覆了我对钓鱼的认知!这种持续的主动进攻,简直是钓鱼界的‘闪电战’!我必须认真研究学习!”
陈遇笑着回应,态度谦逊:“范·德·桑德先生,您过奖了。你们的传统钓法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耐心,尤其在复杂水域守钓大鱼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今天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不同钓鱼文化的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赛后,气氛空前热烈。陈遇做出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他代表“旭遇”团队,宣布将此次带来的主要展示装备——包括数支“遇龙”系列钓竿、配套线组、浮漂、部分“虎煌”支架、抄网杆以及赵强准备的各种特效饵料——全部赠送给欧洲冠军队(范·德·桑德团队)和EFSA协会。
“这些装备承载着我们的技术和友谊,”陈遇对范·德·桑德和EFSA官员施密特先生说,“希望它们能成为一个窗口,帮助各位更深入地了解台钓文化,也成为我们这次成功交流的见证。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钓鱼运动的发展。”
这一举动赢得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范·德·桑德激动地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郑重表示会和他的团队认真练习研究。EFSA官员也高度赞扬了“旭遇”的开放姿态和长远眼光,明确表达了加强后续合作的意愿。
当晚的闭幕晚宴上,“旭遇”团队成了绝对的主角,被来自欧洲各国的钓手、媒体团团围住,问题一个接一个。回到酒店,五人虽然疲惫不堪,但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兴奋。
“太完美了!远超预期!”周凯翻看着相机里海量的素材,激动地说,“这些资料,够我们做半年的持续宣传了!欧洲市场的大门,已经被我们狠狠推开了一条缝!”
赵强满脸红光,意犹未尽:“过瘾!真过瘾!看到那帮老外从好奇到惊讶再到佩服的眼神,咱这趟就没白来!咱们的饵料和钓法,就是牛!”
孙宇则保持着技术人员的冷静:“效果确实很好,但也验证了我们的一些判断。比如在极端远投或守钓超大个体方面,他们的装备有优势。我们的饵料味型体系,也需要更细致的本地化研究。这次交流,对我们自身也是极大的促进。”
林莉看着陈遇,眼中满是欣慰和自豪,轻声说:“这次的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陈遇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然后对大家说:“这几天大家都辛苦了,表现都非常出色!明天是自由活动日,我们放松一下。我和莉莉打算就在这小城随便走走。孙宇、强子、凯子,你们三个一起,可以去附近看看,注意安全,保持联系。”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笑着答应,送上理解的眼神。窗外,莱茵河的夜色温柔静谧,河面上倒映着古镇的灯火。首战告捷的振奋和即将到来的独处时光交织在一起,陈遇和林莉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一份难得的宁静温馨。真正的、迟来的蜜月,即将在这充满成功喜悦的异国他乡,悄然展开其浪漫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