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吴尘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剧本,认真地说:“有时候,肢体动作比台词更能藏情绪,一个细微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能让角色更立体。”
如今,他真的把这份细腻彻底融入了自己的表演里。刘天仙想起两人曾一起讨论角色、修改台词的时光,那时的吴尘虽然还只是个学生,却早已展现出对表演的热爱与天赋。
她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屏幕,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既为他的成长感到欣慰,又为两人如今的疏远感到失落。
后来,听说吴尘拒绝了两家唱片公司的签约,刘天仙又忍不住让助理以“行业调研”的名义去打听原因。
当助理回来告知,吴尘是“想自己成立音乐工作室,把控歌曲创作,不想被公司限制创作自由”时,刘天仙正坐在化妆镜前,听到这个答案,忍不住笑了笑。
还是他骨子里那股不妥协的劲儿。她想起以前吴尘帮她修改《红颜旧》歌词时的场景——当时制作人为了迎合市场,想把歌词改得更商业化,吴尘却因为“想保留原句的意境”,跟制作人据理力争,甚至熬夜重新创作,只为找到既能保留意境又符合歌曲风格的表达。
只是这份笑意很快就淡去了。刘天仙的目光落在化妆台上的银色胸针上——这是去年送给吴尘那枚的同款,后来她在国外逛街时偶然看到,又悄悄买了一个,一直放在身边。
她指尖轻轻摩挲着胸针的边缘,心里泛起一阵涩意:如果当初母亲没有那么强硬地干预,如果自己能再勇敢一点,或许现在,她也能像高媛媛一样,坐在吴尘身边,听他弹新写的歌,跟他讨论歌词里的细节,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上次,吴尘参演的年代剧正式播出。刘天仙特意挤出时间,把整部剧都看了一遍。她其实对剧情并不太感兴趣,真正关注的,是吴尘饰演的“年轻音乐人”在酒吧弹唱的戏份。
当看到吴尘抱着吉他,坐在酒吧的小舞台上,唱着改编版的《后来》时,她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吴尘的眼神里满是“对梦想的执着”,嗓音低沉而有磁性,比以前多了几分故事感。
刘天仙突然想起去年吴尘在京华电影学院迎新晚会上唱《小幸运》的样子——那时他的嗓音还带着点青涩,站在舞台上还有些拘谨,可如今,他早已褪去了当初的稚嫩,变得更加从容、更有魅力。
助理在旁边看着,忍不住感叹:“吴尘的演技进步真快,这首歌也唱得比以前有味道了,越来越有明星范儿了。”
刘天仙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按下了“重播”键,把这段弹唱片段保存到了手机里,还特意设成了“仅自己可见”——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还在偷偷关注着吴尘的一切。
时间回到平安夜那天,京华下起了小雪。刘天仙在剧组拍了一晚的夜戏,收工后回到酒店,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她没有立刻卸妆休息,而是走到行李箱前,蹲下身,打开最底层的一个角落,拿出了一个黑色的盒子。
盒子里装的全是跟吴尘有关的旧物:有吴尘帮她修改的《聂小倩》台词手稿,上面还有他用红笔标注的“情绪爆发点”和修改建议;有去年吴尘送她的“聂小倩剧照”丝巾,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可她还是一直精心保存着。
有一张两人唯一的合照——那是在活动上的集体合影,她后来特意把周围的人裁掉,只留下自己和吴尘;还有一枚银色胸针,跟吴尘胸前戴的那枚一模一样。
刘天仙把台词手稿小心翼翼地摊在书桌上,逐字逐句地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那些细致的标注,仿佛又把她带回了去年的别墅书房。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吴尘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笔,认真地说:“这句‘我走了,你要好好的’可以加个气声,更能体现出聂小倩的不舍与无奈,也更符合她的人物性格。”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手稿上的红笔标注,眼眶突然就红了。她想起吴尘在电话里说的“我跟高媛媛在一起,有一半是故意的”。
就在这时,助理敲门进来,看到书桌上摊开的旧物,助理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小声说:“姐,都过去这么久了,别再想了,往前看会更好。”
刘天仙赶紧把旧物收进盒子里,强装平静:“没什么,就是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来了,顺便看看。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拍戏。”
助理走后,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刘天仙把盒子抱在怀里,坐在沙发上,一夜未眠。
她知道,这一夜,高媛媛或许正陪着吴尘、听他弹新写的歌,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甜蜜时光。而自己,却只能对着一堆旧物,回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跨年夜的晚上,刘天仙受到了邀请,剧组举办了简单的跨年活动。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说说笑笑,气氛格外热闹。当电视里响起“新年快乐”的欢呼声,窗外绽放出绚烂的烟花时,刘天仙悄悄拿出手机,躲到角落里,翻到了吴尘的qq主页。
最新一条动态是高媛媛发的合照:照片里,吴尘和高媛媛站在公寓的窗边,手里拿着香槟,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背景是绚烂的烟花。配文只有简单的一句:“新的一年,继续一起走。”
刘天仙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点下“赞”。她只是在心里默默说了句“吴尘,新年快乐”,然后就关掉了页面,把手机放回了口袋里。
她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可当她仰头喝酒时,眼泪却悄悄掉进了酒杯里。她嘴上说着“放下了”,说着“专心搞事业”,可在跨年夜的烟火里,还是忍不住为那个没能走到一起的人,送上了最隐秘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