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取出一把用百年降龙木制成的惊堂木,在炕沿轻轻一拍,发出龙吟般的回响)
掌柜的莫怪,老汉今日献上段新鲜的《还魂锁》,这故事在胶东半岛流传,保证您没听过。
---
第一章 锁魂奇案
民国十二年,青岛崂山海神庙的庙祝清晨开门,发现供桌上多了把青铜古锁。这锁造型奇特:锁身雕着二十八星宿,锁孔形如阴阳鱼,更奇的是锁梁上刻着光绪二十八年制。
当夜,庙祝梦见个穿水手服的青年在雾中呼喊:道长救命!我被困在锁里了!
三日后,德国总督府传来命案——税务官汉斯在卧室暴毙,手中紧握着把钥匙,正好能打开海神庙的古锁。验尸官发现死者心脏不见了,胸口却无伤口,只在心口发现个锁形印记。
第二章 阴阳锁匠
少东家陈明远接手此案,发现古锁会吸食月光。每到子时,锁芯会自发转动,传出海浪声。他求助崂山道士,老道长见锁大惊:
这是‘还魂锁’!光绪二十八年,德国人修建青岛港时,用童男童女祭海。有个叫海生的渔家少年为救妹妹,自愿被铸进锁中镇海!
更骇人的是,锁中困着四十九个孩童的魂魄。每逢月圆,他们就要找一个替死鬼,汉斯正是最新受害者。
第三章 怒海惊涛
陈明远夜探青岛港,在废弃的3号码头找到处密室。墙上刻满德文日记,记载着令人发指的真相:当年德国工程师为求工程顺利,竟将中国孩童活生生浇铸进水泥墩!
突然阴风大作,四十九个孩童的魂魄从锁中涌出。为首的海生泣血:我们要复仇!
陈明远急中生智,取出祖传的《鲁班书》:孩子们!我带你们去找家人!
第四章 魂归故里
根据锁上刻的生辰,陈明远找到海生的妹妹——她已是七十老妪,在即墨经营渔家客栈。见到古锁的刹那,老妪昏厥过去,醒来后道出段秘辛:
那年我七岁,哥哥为救我,自愿顶替...临行前他留给我半块玉佩,说‘锁在人在’...
更奇的是,老妪的孙女小渔竟能听懂锁中密语:哥哥说,要破此锁,需集齐四十九家的眼泪。
第五章 万民祭海
陈明远发动报社刊登寻亲启事,中秋之夜,四十九个家庭齐聚崂山湾。当第一滴眼泪落入大海时,整片海域泛起蓝光。
海生的魂魄从锁中升起:多谢恩公!但我们怨气太深,需要...需要德国人的忏悔!
恰在此时,汉斯的儿子小汉斯带着父亲的忏悔信赶来。这个年轻的德国留学生跪在沙滩上,用生硬的中文念道:
我代表家族,向中国人民谢罪...
第六章 锁开天门
忏悔声中,还魂锁应声而开。四十九道金光射向天际,化作孩童模样对众人鞠躬。突然天门洞开,仙乐阵阵,但见海生牵着妹妹的手:
各位父老,我们要去转世了。这把锁就留给陈家,可镇宅辟邪...
如今在崂山民俗博物馆,还展出着这把还魂锁。据说有缘人触摸时,能听见海浪中的欢笑声。而陈家的后人至今保留着中秋祭海的习俗,要在海边供四十九盏莲花灯。
最奇的是,去年德国有个基金会想重金购锁,当夜所有德国职员都梦见被孩童环绕。基金会主席醒来后,在枕头下发现枚贝壳,里面写着:。
(降龙木惊堂木余韵悠长,如海潮往复)
掌柜的,这段还魂锁牵出的跨海奇缘,可还值得这一千五百字的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