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凡指着那张纸说到:“这个是从姜姑娘家,放刀的桌子上发现的,应该就是他写的吧。”
几个人凑过来一看,纸上板板正正的写了几行字。
“刀我借走一用,日后一定归还!铜器厂小区5号楼蓝向阳。”下面还写了他详细的工作地址和电话。
老秦在旁边没忍住,乐出了声:“嘿,行,没想到你还真写了借条。”
顾所也快忍不住了,但还是板下脸来给姜丽出气:“写借条也不行,哪有你这么借东西的?”
接着又看向了姜丽:“姜姑娘,您看您是什么意见?”
姜丽低着头,盯着那借条看了半天。
“那个……蓝……向阳,你的胆子是不是特别大?”
在场的谁都没想到,姜丽一开口会说出这么一句,全都愣住了。
蓝向阳更是满脑袋雾水,挠了挠头回道:“我这人……平时粗心,是个糙人,但的确没怕过什么。”
姜丽突然脸一红,说道:“我家里这种老物件儿特别多,怪吓人的,我平时就一个人……”
“守着这些东西,特别害怕。”
蓝向阳听了半天,也不明白姜丽想要说什么,就顺嘴搭了一句:“那有啥能用到我的,你就说话。”
“我有力气,胆子也够大。”
姜丽轻咳了一声:“那把刀……我就送你了,放在我家也用不上。”
“杀过人的东西,还怪吓人的。”
众人没想到她的转变这么大,全都愣住了。
蓝向阳也是半天才反应过来:“太好了!你可真是个大好人!”
“我替我们小区的街坊谢谢你,以后有什么事你就说,我绝对随叫随到。”
蓝向阳激动地走到了姜丽身前,看那意思,要不是男女有别,就差给姜丽一个热情的拥抱了。
“你有啥要求你就说,别客气!我蓝向阳一准儿办到!”说着把胸脯拍的直响。
姜丽的脸更红了,眼睛也不敢看蓝向阳了,软软的问了一句:“你有女朋友吗?”
蓝向阳显然没往其他地方想,接着就回道:“没有!谁愿意跟我这个愣头青呀。”
他是没多想,可在场的其他三人都看明白了,就连神经大条的胡不凡,都压不住嘴角的笑了。
顾所长一看这情况,一拍手:“那这事我看就这样吧,二位一会儿出去把笔录签个字,这案子我就不立了。”
姜丽红着脸回道:“不用立,不用立,本来就是个误会。”
顾所朝着蓝向阳吼道:“你呀,得好好感谢人家姜姑娘。”
“我看这样,这么晚了,一个姑娘回家也不安全。”
“你把姜姑娘送回去,这几天请人家吃个饭,好好的感谢一下人家。”
蓝向阳来了个立正,声音洪亮的保证道:“没问题,天天送都行!”
“吃饭就更没问题了,不过别出去吃了,太浪费钱了。”
“我手艺可是出了名的好,我家好几代都是厨子,我做给你吃。”
提到吃,顾所才猛地想起来:“嘿,我们仨打包的饭菜,让你闹的都没吃上。”
“快走,快走,咱们去垫吧垫吧肚子,我都快饿死了。”
三个人很有眼力见儿的走出了调解室,把空间留给了屋里的两个年轻人。
就听里面果然聊上了:“你拿手的菜是什么呀?”
“软溜里脊、黄焖羊肉、八珍豆腐……”
“我就喜欢吃八珍豆腐。”
“我做的八珍豆腐可是一绝,明天我就做给你吃。”
“嗯,好……”
“……”
最后,蓝向阳因为姜丽并未报案,所以写了个检讨也就没事了。
至于他住的铜器厂小区,之后在门口在门卫室后面,建了一个不算大的水泥神龛。
里面供的不是什么神佛,而是那把年头久远的鬼头大刀。
师徒俩从顾所那里出来时,已经接近凌晨四点了,这一晚上当然又是睡眠不足。
第二天八点半到了小破楼时,胡不凡顶着个黑眼圈,还一直打瞌睡呢。
令他没想到的是,没一会儿,乔飞也走了进来,竟然也是同样的状态。
一样的哈欠连天,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胡不凡一边给自己泡茶,一边问道:“喂,我们昨晚忙活到了四点才回家,困也就算了,你这是怎么搞的?”
乔飞放下自己的背包:“我们也没有比你好到哪去,昨晚到家也四点了。”
说着给自己泡了一杯浓咖啡:“我又不跟你一样,回家倒头就能睡着。”
“我躺在床上睡不着,又爬起来查了半天的资料,发了个帖子,弄得昨晚一共就睡了两个小时。”
胡不凡虽然知道乔飞遇事好琢磨,心思重,但是依旧理解不了:“躺床上不睡觉还想啥?”
“还至于起来查资料?”
乔飞喝了一口咖啡:“你不知道,就咱天天坐的那个地铁一号线,竟然还有那么邪门的事。”
“我能不查查吗?”
“得看看还有没有相关的消息啊?”
“没想到,这一查还真是不简单。”
胡不凡这才想起来,昨天封队和乔飞去处理的是,京都地铁1号线的案件。
立马来了兴趣:“1号线我也天天坐呀,那出了什么案子,快讲讲,快讲讲!”
乔飞显然还处在昨天案件的兴奋当中,也没含糊,滔滔不绝的就讲了起来。
昨天上午,乔飞和封队接了1号线的案子。
出门时,师徒俩想了想,就没开车,而是选择步行坐了地铁。
在地铁站里和地铁上,封队都用他那小罗盘,不声不响的查了风水气场,倒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而乔飞也没闲着,用笔记本电脑查了1号线的资料。
不想这一查,有些东西还挺出乎乔飞的意料。
他本以为地铁这种交通工具,再早也得是世纪初,2000年左右开始才有的吧。
可没想到,资料显示,1号线最早的规划竟然是1953年,而且在60年代就正式通了车。
要知道,那时候我们才刚刚建国。
只是那时并不对市民开放,而是战备工程,用来运官兵和战略物资的。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算是阶段性的对普通市民开放,这也标志着,从“战略设施”向“公共交通”的转型。
乔飞查到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1号线显得那么陈旧。
甚至很多站台到现在连防护栏也没有,实在是建设的时间太早,很多设施不具备后期改造的空间。
而且乔飞还查到,这1号线还出过许多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