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太阴星,风曦驾起遁光,朝着西牛贺洲方向疾驰。
一路上,她刻意收敛气息,避开繁华的仙城和 known 的传送阵,尽量选择荒僻的路线。如今她身份敏感,又身负秘密,不得不小心行事。
越是靠近西牛贺洲,她越是能感觉到一种与天庭和太阴星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的灵气更加古朴厚重,山水间弥漫着一种悠远沧桑的气息,但也隐隐能察觉到一丝劫气滋生、人心浮躁的迹象,与清风明月传来的讯息相符。
数日后,一座巍峨神山映入眼帘。那山势奇崛,灵气氤氲,山巅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一座古朴道观的轮廓,正是万寿山五庄观。
风曦按下遁光,落在山门前。只见两名唇红齿白的童子早已等候在此,正是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奉老爷之命,恭迎风曦仙子。”两位童子笑嘻嘻地行礼,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好奇和打量。他们显然也知道风曦如今已是“太阴护法”,地位非同往日。
“有劳二位仙童。”风曦连忙还礼,心中却有些诧异,镇元子大仙竟算准了她今日到来?
明月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笑道:“老爷闭关前吩咐了,仙子若来,便直接引您去‘故纸堆’,无需通传。”
故纸堆?风曦心中一动,果然与此有关。
清风明月引着风曦进入五庄观。观内清静异常,几乎看不到其他弟子,只有一些灵芝仙草在山石间默默生长,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穿过几重殿宇,来到观后一处僻静的洞府前。洞府石门紧闭,上面刻满了玄奥的符文,散发着浓郁的大地气息和岁月沉淀之感。
“这里便是‘故纸堆’了。”清风指着洞府道,“乃是老爷存放古籍札记、推演天机之地。老爷说,仙子所求之物的线索,或许便在其中。仙子可自行入内查阅,但切记,洞内阵法玄妙,莫要深入险地,亦不可损毁任何书卷。”
“多谢仙童提醒。”风曦郑重道谢。
清风明月点点头,便自行离去,留下风曦一人面对那厚重的石门。
风曦深吸一口气,运转功法,轻轻推开石门。
一股混合着书卷墨香、尘土以及某种奇异灵木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洞府内并非想象中堆满杂物的场景,而是极其广阔,仿佛另成天地。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玉简、帛书、竹简、甚至兽皮卷,琳琅满目,浩如烟海。
许多书卷都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或独特的能量波动,显然并非凡物。空中还有无数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舞,那是自行记录和推演阵法的流光。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洪荒版的巨型图书馆兼数据库!
风曦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在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关于“混沌息壤”或“造化青莲莲子”的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
镇元子大仙这考验……可真不轻松。
她定了定神,开始尝试寻找规律。书架似乎按照某种分类排列,有阵法、丹道、炼器、神通、地理、星象、历史秘闻等等。
混沌息壤和造化青莲都属混沌中的至宝,或许……应该在关于“混沌”、“上古”、“灵根”或者“造化”相关的区域?
她凭着直觉,向着洞府深处,那些散发着更加古老晦涩气息的书架区域走去。
越往里走,书架上的典籍越发古老,许多甚至不是用神念读取,而是需要特殊的解读法门。空气中的阵法压力也越来越大,仿佛在阻止外人深入。
风曦不得不运转太阴秩序之力护体,才能继续前进。
她在一个标注着“混沌纪事”的区域停下,开始仔细翻阅。
这些典籍大多残破不全,记录着光怪陆离的混沌景象、先天神魔的争斗、以及开天辟地之初的种种秘辛。风曦看得心神摇曳,大开眼界,但关于那两样宝物的直接记载却寥寥无几。
只在一枚极其古老的混沌玉髓简中,提到了一句:“混沌青莲,创世之根,莲开三十六品,盘古大神承之开天,莲瓣、莲茎、莲叶皆化先天至宝,唯五枚莲子不知所踪,或蕴生生造化之机……”
五枚莲子!看来造化青莲莲子确实存在,但下落不明。
她又找到一块记载着“先天息壤”的龟甲,上面有模糊的刻纹显示,息壤乃混沌中一点先天戊土之精所化,能自行生长,永不枯竭,曾为女娲娘娘造人所用,但所用不过九牛一毛,大部分息壤于上古某次大劫后便失了踪迹。
线索依旧模糊。
风曦不死心,继续向更深处探寻。周围的阵法压力已经大到让她步履维艰,汗水浸湿了衣襟。
终于,在一个极其偏僻的角落,她发现了一卷被混沌气流笼罩、几乎与虚空融为一体的暗金色帛书。
这帛书给她的感觉极其不凡,其上的气息甚至比周围的其他古籍更加古老。
她小心翼翼地将太阴秩序之力凝聚于指尖,轻轻触碰那混沌气流。
嗤!
气流与秩序之力碰撞,发出轻微的响声,缓缓散开,露出了帛书的真容。
帛书不知由何种材料制成,触手冰凉柔软,上面用一种极其古老的道纹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风曦凝神解读,发现这竟然是一位自称“地浊老人”的上古大能留下的游记札记!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在混沌边缘和一些未知秘境的探索见闻。
她的心跳加速起来,快速浏览着。
终于,在帛书的最后几页,她看到了一段让她呼吸骤停的记录!
“……于归墟之眼,得见一隅……混沌崩灭之景……有神魔残骸漂浮……遇一奇异浮岛,岛上有湖,湖心孕育一株残莲,仅三品,然生机不绝,疑是造化青莲碎片所化……吾欲近观,遭岛周混沌风暴阻击,险些陨落,只得远遁……憾甚……”
“……又于九幽之下,黄泉尽头,见一地脉沸腾之处,有异土翻滚,色呈九彩,吞纳死气,反哺生机,似与传说中的混沌息壤有共通之妙……然其地险恶,有太古凶物守护,吾亦不敢深入……”
归墟之眼!九幽黄泉尽头!
造化青莲碎片!疑似混沌息壤的异土!
虽然地点都极其危险,但总算有了明确的方向!
风曦激动不已,正准备仔细记下坐标和细节,那卷帛书上的道纹却忽然变得模糊起来,周围的混沌气流再次汇聚,似乎要重新将其隐藏!
不好!这帛书有自晦之能!
风曦连忙全力记忆那两处地点信息和周边的环境描述。
就在她即将记完的瞬间——
“嗡!”
她体内那丝得自太阴星前任守护者的、精纯的月华本源之力,忽然不受控制地自行涌动,与那帛书上某个极其隐蔽的、如同弯月状的印记产生了轻微的共鸣!
帛书猛地一颤,最后几行原本模糊的道纹骤然清晰了一瞬,显现出了一段之前被隐藏的内容:
“……然,欲取混沌之物,需承混沌之劫……生机所在,亦是死地……后来者若见吾书,需谨记:一念缘起,一念劫生……慎之……慎之……”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混沌气流彻底合拢,将那帛书再次吞没,消失在了虚空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风曦站在原地,回味着最后那段警示,心中凛然。
混沌之劫?生机所在,亦是死地?
镇元子大仙让童子传讯时,也提到了“凶险”和“劫数”。
看来这两处地方,比想象的还要危险得多。
但无论如何,线索总算拿到了。
风曦不敢久留,转身朝着洞外走去。
就在她即将走出“故纸堆”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旁边一个书架上,一枚不起眼的黑色玉简轻微震动了一下,散发出了一丝她极其熟悉的、属于异界混乱能量的波动!
风曦脚步猛地一顿!
这里怎么会有异界能量的波动?!
她警惕地看向那枚玉简。玉简被放置在一个标注着“域外异闻”的区域,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她小心翼翼地用神念探查,发现玉简本身并无问题,但那丝波动,似乎是玉简内部记录的某种信息自然散发出的“韵味”。
风曦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枚玉简取了下来,神念沉入。
玉简中记录的,是一位上古炼气士关于“域外天魔”的见闻和研究。其中提到,域外天魔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也有派系争斗,修炼方式各异。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天魔,被称为“蚀界之魔”,它们并非以生灵情绪为食,而是专门吞噬世界本源和法则,所过之处,万物归墟,化为绝对的死寂之地。其力量特性,便是那种极致的灰暗与 negation……
记录到此为止,并未深入。
但风曦却看得头皮发麻!
蚀界之魔?吞噬世界本源?死寂之地?
这描述……与她在那艘异界骨船上感受到的灰色雾气,以及太阴星地核那具“寂灭之棺”散发出的死寂气息,何其相似!
难道……攻击太阴星的,并非普通的异界生灵,而是这种可怕的“蚀界之魔”?那棺椁中埋葬的所谓“古神”,会不会就是一尊陨落的“蚀界之魔”?甚至……更可怕的东西?
这个猜测让她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洪荒面临的威胁,恐怕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她心情沉重地收起玉简,走出了“故纸堆”。
洞外,清风明月似乎早已等候在外。
“仙子可有所得?”清风笑着问道。
风曦点了点头:“多谢二位仙童,多谢大仙指点,确有所获。”
明月道:“老爷还吩咐了,若仙子决定前往,可赠仙子三枚‘戊土神雷子’,乃采集大地精气炼制,或可对仙子有所帮助。”
说着,递过来三枚龙眼大小、土黄色、蕴含着恐怖爆发能量的雷珠。
风曦心中感激,再次道谢。镇元子大仙虽然未曾露面,但这份人情,她记下了。
离开五庄观,风曦站在万寿山脚下,望着苍茫天地,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归墟之眼,还是九幽黄泉尽头?
这两个地方都极度危险,必须先选择一个。
她回想了一下帛书中的描述。归墟之眼是混沌崩灭之地,环境极端,但有明确的目标(造化青莲碎片)。九幽黄泉尽头则与幽冥地府相关,诡异莫测,那“疑似息壤”的异土也只是猜测。
相比之下,或许归墟之眼的目标更明确一些。
虽然那“混沌之劫”的警示让她不安,但事已至此,没有退缩的理由。
就去归墟之眼!
风曦辨认了一下方向,正准备动身,忽然,她怀中的那枚得自太上老君的清心玉佩,毫无征兆地微微发热,一道极其细微、却清晰无比的意念传入她脑海:
“北行三万里,有山名枯荣,洞中一日,外界一年。或可……暂避锋芒,静待时机。”
风曦猛地一愣!
太上老君?!他也一直在关注自己?甚至出手指点?
北行三万里?枯荣山?洞中一日,外界一年?
这是让她去那里闭关修炼,提升实力?
可是……太阴星危在旦夕,她哪有时间闭关?
然而,老君的指点绝非无的放矢。
风曦陷入了剧烈的挣扎。
是立刻前往危机四伏的归墟之眼寻找生机,还是听从老君的建议,先去那枯荣山闭关,提升实力后再做打算?
两个选择,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局。
她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