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之人打了个手势,几人便欲分散开来,一人直奔账房所在,其余人则掏出火折子和火油,意图明显——搜寻、灭口、纵火!
然而,就在他们脚步刚动的瞬间!
“咻!咻咻!”
几支弩箭破空而来,精准地钉在他们脚前的地面上,箭尾兀自颤抖,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
“什么人?!”黑衣头领惊骇低喝,猛地抬头。
只见四周屋顶上、阴影里,不知何时竟冒出了十数道身影,弓弩森然,在微弱月光下泛着冷光,已然将他们隐隐包围。
几乎是同时,绸缎庄前门街道上传来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以及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喝:“巡防营办事!闲杂人等避退!”
火把骤然亮起,一队盔甲鲜明的官兵簇拥着一位身着靖王府侍卫服饰的冷面男子(夜枭)大步而来,瞬间将绸缎庄前门堵得水泄不通。
墙内的黑衣人们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暗中行事,速战速决,绝非与官兵正面冲突!
“头儿,怎么办?”一个黑衣人低声急问。
那头领脸色铁青,眼看计划败露,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咬牙道:“撤!”
他们试图原路翻墙退回,然而刚跃上墙头,几支劲弩再次逼来,将他们压回院内。屋顶上的神秘弓弩手显然不想让他们轻易离开。
前门已经被堵死,后路也被切断!
夜枭带着官兵推开虚掩的前门,涌入院内,正好将这几名困在院中的黑衣人堵个正着。
“尔等何人?深夜在此鬼鬼祟祟,意欲何为?!”夜枭冷声喝道,目光扫过黑衣人手中尚未收起的火折子和火油罐,语气森然,“手持火油,莫非想纵火行凶?!”
黑衣头领心知不妙,硬着头皮道:“我等……我等是追查贼赃至此,并非纵火……”
“哦?追查贼赃需要带着火油?”夜枭冷笑一声,“我看尔等形迹可疑,分明是图谋不轨!来人,拿下!”
官兵们一拥而上。黑衣人们武功虽高,但寡不敌众,更不敢真的与代表官府的巡防营动手,挣扎片刻后,便纷纷被缴械制服。
夜枭不再理会他们,径直带人进入店内,很快找到了战战兢兢、面色发白(多半是装的)的周掌柜和一些伙计。
“掌柜的受惊了。”夜枭语气稍缓,“我等接到线报,说有贼人欲对贵店不利,特来查看。
看来来得正是时候。为安全起见,还请掌柜的随我等回衙门稍作笔录,店里或许也有些证据需要查验封存。”
周掌柜连连作揖:“多谢军爷!多谢军爷救命之恩!小老儿一定配合!一定配合!”他暗中对伙计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稳住。
很快,周掌柜以及从账房“找”出的几本紧要账册(其中自然包括了慕容清婉暗示的那本“暗账”),被夜枭“请”走。至于那些黑衣人,则被巡防营押走收监,虽然明知问不出什么,但程序必须走。
一场血腥的屠杀和毁灭,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
半个时辰后,丞相府书房。
慕容博听着心腹管家的紧急禀报,脸色铁青,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废物!一群废物!”他低声咆哮,“不仅事情没办成,还被巡防营抓个正着?!靖王府的人怎么会那么巧出现在那里?!”
管家冷汗涔涔:“老爷,据我们的人观察,带队的是靖王府世子身边的贴身侍卫夜枭,而且是以协理治安的名义,调动了巡防营的人……看样子,不像是巧合。”
“靖王府……萧承宇……”慕容博眼中惊疑不定,“他怎么会插手?难道是发现了什么?还是……”
他猛地想到一种可能,“还是那个孽女搞的鬼?!”
可是,她怎么可能指挥得动靖王府世子?她回京才几天?
是了,那日她救治过萧承宇……莫非是借此搭上了线?可即便如此,萧承宇何等身份,岂会为她所用?
慕容博只觉得一团迷雾笼罩心头,第一次感到事情似乎彻底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原本打算悄无声息地抹掉潜在的威胁,如今却打草惊蛇,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立刻传信给京兆尹和大理寺,让他们想办法,让那些被抓的人闭嘴!无论如何,不能牵扯到相府!”
慕容博咬牙切齿,“还有,给我查!彻查到底!靖王府为何会插手,府里有没有内鬼!”
“是!老爷!”管家慌忙退下。
慕容博独自坐在书房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这个女儿,似乎真的成了一把会反噬的利刃。而靖王府的介入,让一切都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他必须重新评估形势,更要加紧对慕容清婉的控制才行。
而此刻的清漪院内,慕容清婉通过特殊渠道,已然收到了“事毕,人账皆安”的消息。
她缓缓吁出一口气,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第一步,成了。
萧承宇,果然没让她失望。这份“谢礼”,他接得漂亮。
接下来,就该轮到慕容博睡不着觉了。
靖王府的请帖送至相府时,恰似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
一名身着靖王府特有靛蓝宫服、神情肃穆的老嬷嬷亲自送来的。
请帖用上好的撒金云纹笺制成,封口处压着靖王府的徽记——一只翱翔的玄鸟。
内容措辞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矜贵,言及太妃娘娘听闻慕容大小姐回京,又感念日前对爱猫“雪奴”的照拂,特邀慕容清婉过府一叙。
林氏捏着那张分量不轻的请帖,指甲几乎要嵌进纸张里。
她脸上的掌印虽经厚粉遮掩,仍隐约可辨,此刻因强压的妒恨而微微扭曲。她千方百计想为柔儿攀上的高枝,如今竟主动向那个刚回京就让她颜面扫地的小贱人伸出了枝条?
“有劳嬷嬷亲自跑一趟。”慕容博倒是反应极快,脸上瞬间堆起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与谦和,“小女能得太妃娘娘青眼,是她的福气。还请嬷嬷回禀太妃,小女明日定准时过府拜谒。”
老嬷嬷淡淡扫过慕容博与林氏,略一颔首,并未多言,便在管家恭敬的引领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