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重操旧业
周日的阳光刚漫过春风中学的围墙,韦七就接到了王一笛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韦老师!我北电初试过了!考官还夸我台词有感染力,说我把伊丽莎白的倔强演活了!”
韦七握着手机,心里瞬间涌上一阵欣慰,可转念间,一丝微妙的压力也悄然浮现。这段时间,他看着乔英子为天文竞赛熬夜刷题,黄芷陶对着物理错题本反复演算,王一笛在专业课与文化课间来回奔波,每个孩子都在为梦想拼尽全力。而他作为 “补课老师”,总觉得自己像个 “外力推手”—— 虽然帮他们解决了学习难题,却也让他越发清晰地意识到:孩子们的成长,终究需要自己掌舵,他不该一直以 “教育者” 的身份站在身边,或许换一种更轻松的角色,才能让他们更自在地追逐梦想。
挂了电话,韦七走到窗边,脑海里突然闪过在 “二十不惑” 世界签到的 “咖啡店运营技能”—— 那些关于咖啡豆烘焙、饮品研发、小店管理的知识,此刻竟变得格外清晰。他想起乔英子总说 “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看天文杂志”,王一笛念叨 “要是有个能练台词的小角落就好”,黄芷陶也提过 “希望有个能和同学讨论题目的轻松环境”。一个念头渐渐成形:不如开一家咖啡店,既能用自己的技能安身,又能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温暖的 “避风港”,以朋友的身份陪在他们身边,而不是 “老师”。
当天下午,韦七特意约了李萌在学校附近的茶馆见面。李萌刚坐下,就看出他神色间的认真,笑着问:“韦老师,今天找我不是聊复习计划吧?看你样子,像是有重要的事要说。”
韦七点点头,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坦诚道:“李老师,我打算辞去补课老师的工作,开一家咖啡店。”
李萌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因为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其实英子、笛笛和芷陶的成绩都很稳定,你不用有压力……”
“不是因为压力,是觉得该换种方式陪伴他们。” 韦七打断她,眼神坚定,“孩子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老师’的指导,而是‘朋友’的支持。英子要准备天文竞赛和高考,笛笛要冲刺北电复试,芷陶也在为师范大学努力,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向,我再以老师的身份约束他们,反而会让他们有负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之前在别的地方学过咖啡店运营,正好能用上,开家小店,让他们累了的时候有个地方歇脚,聊聊天,反而更自在。”
李萌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渐渐明白了他的心意。她知道韦七一直把孩子们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也理解他不想成为 “束缚” 的想法。她笑着点头:“我懂了,你总是替孩子们着想。其实这样也挺好,孩子们要是知道有这么个‘秘密基地’,肯定会很开心。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比如帮你宣传,或者找合适的店面,我都能搭把手。”
得到李萌的支持,韦七心里更踏实了。接下来的一周,他开始忙着找店面 —— 最终选了离春风中学不远的一条老街,店面不大,却有个小院子,正好能摆几张桌子,种上乔英子喜欢的向日葵,放王一笛练台词的小舞台,再给黄芷陶留一张靠窗的 “学习桌”。
装修的时候,乔英子、王一笛和黄芷陶也赶来帮忙。英子抱着天文杂志坐在院子里,帮韦七画向日葵种植示意图;笛笛拿着画笔,在墙上画满了电影台词和音符;芷陶则安安静静地帮着整理木料,偶尔给大家递杯水。看着三个孩子忙碌的身影,韦七心里满是温暖 —— 这正是他想要的样子:没有 “老师” 与 “学生” 的距离,只有朋友间的并肩协作。
一个月后,“时光小筑” 咖啡店正式开业。开业当天,李萌带着班里的学生来捧场,方一凡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季杨杨还帮着调试音响,整个小店热闹非凡。英子坐在向日葵花丛旁,捧着天文杂志,时不时抬头跟韦七聊几句最新的天文发现;笛笛在小舞台上唱着歌,偶尔停下来跟韦七讨论歌词里的情感;芷陶则坐在靠窗的桌子旁,做着物理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抬头问韦七 “这个力学分析是不是可以用咖啡店的杯子举例”。
傍晚时分,客人渐渐散去,韦七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下的小店,心里满是平静。李萌走过来,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拿铁:“韦老师,不,现在该叫你‘韦老板’了。你看,孩子们多开心,这比你当初当补课老师的时候,他们放松多了。”
韦七接过咖啡,笑着点头:“是啊,这样就很好。看着他们为梦想努力,偶尔来店里歇脚,跟我聊聊天,这种感觉,比任何‘教学成果’都更珍贵。”
晚风拂过院子里的向日葵,带来阵阵花香。韦七知道,他在这个世界的角色,从 “教育者” 变成了 “陪伴者”,但不变的是对孩子们的守护。而这家小小的咖啡店,会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与梦想,也延续着他穿越之旅中最珍贵的温情。
他抬头望向夜空,想着以后能在这家小店里,看着英子考上南京大学天文系,笛笛走进北电的校园,芷陶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嘴角不自觉扬起笑容 —— 这份以朋友之名的陪伴,正是他穿越之旅中最美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