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菡确定关系后,何雨柱心里一直盘桓着一个念头:想亲手给她做一顿饭。
看着她在食堂里总是匆匆解决三餐,偶尔还会因为沉迷计算而错过饭点,他就忍不住心疼。
在他的观念里,表达关心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把心爱之人的胃照顾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五院科研任务繁重,两人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但各自负责的领域不同,能凑在一起的完整休息时间少之又少。
就算有时间,也是个巨大的问题——单位宿舍严禁明火,食堂后厨那是保密重地,闲人免进。
他那个光杆司令的“驻京办事处”倒是有地方,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样没有,更别提新鲜的食材了。
总不能凭空从系统空间里变出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吧?那非得把韩菡吓跑不可。
这事儿成了何雨柱的一块心病。他琢磨了好几天,终于,一个绝妙的主意在他脑海中成型——借用电炉和实验室器皿!
五院有些特殊实验室,为了进行一些需要精确控温的材料实验或化学合成,配备有密封电炉、石英坩埚、玻璃烧杯等设备。
这些器皿虽然原本不是用来做饭的,但严格清洗消毒后,临时充当一下炊具,完全可行!
而且,使用实验室是工作需要,合情合理,不会引人怀疑。
机会很快来了。这天,何雨柱负责的一个材料测试项目需要连夜监测一组数据,他拿到了其中一个小型材料物理实验室的晚间使用权。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天赐良机!
提前准备好说辞,何雨柱找到了正在计算室加班核对数据的韩菡。
“韩菡,”何雨柱语气自然,带着点工作交流的意味,“我晚上要在三号材料实验室盯一组数据,可能要弄到很晚。
那边有些计算参数,涉及到非线性拟合,我总觉得处理得不够完美,你晚上要是有空,能不能过来帮我看看?
顺便……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你上次提到的那个优化算法。” 他抛出了一个苏晴无法拒绝的专业理由,而且“可能要弄到很晚”也暗示了需要一起待一段时间。
韩菡不疑有他,她对何雨柱负责的项目也很关心,而且能帮上忙,她也很乐意。
她看了看手头的工作,估算了一下进度,点点头:“好,我大概八点左右过去找你。”
按计划顺利进行!何雨柱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面色如常:“好,那我等你。”
下班后,何雨柱没有去食堂,而是先回了趟宿舍。
他关好门,迅速进入系统空间。他没有直接拿出现成的饭菜,而是精心挑选了几样处理起来方便快捷、且适合用“实验器材”烹制的食材:两块品相极佳、已经用系统秘制酱料略微腌制过的牛排(借口可以是托人从外面带来的),一小把芦笋,几个口蘑,两个土豆。又准备了少量黄油、黑胡椒碎和海盐。这些调料分量不多,装在小小的密封样品瓶里,丝毫不显眼。
他还“变”出了一块干净的白色台布和两个低调的搪瓷缸子(用来当水杯和汤碗)。
将这些东西小心地藏在一个大的工具包里,何雨柱提前来到了三号材料实验室。
他先认真地进行了一会儿数据监测工作,确认一切正常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他的“浪漫实验室晚餐”。
他先是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将准备使用的石英坩埚、玻璃烧杯、玻璃搅拌棒等器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又用酒精仔细擦拭,确保绝对洁净。
然后,他将密封电炉调到合适的低功率档位,充当热源。
第一步,处理土豆。他借口需要测试某种材料的导热性,将土豆洗净,用干净的实验刀切成均匀的薄片,铺在一个耐热的石英培养皿里,撒上一点点盐和黑胡椒,放在电炉上方利用余温慢慢烘烤,模拟烤土豆片。
第二步,煎牛排和蔬菜。这算是“大工程”。
他将那块平整的石英坩埚放在电炉上预热,放入一小块黄油。待黄油融化散发出诱人的奶香,他将腌制好的牛排小心翼翼地放入坩埚中。
“滋啦”一声,油脂与热源接触,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充满化学试剂气味的实验室里弥漫开来,形成一种奇妙的混搭。
他用玻璃搅拌棒充当锅铲,小心地给牛排翻面,控制着火候。
接着,将芦笋和口蘑放入坩埚边缘,利用牛油的浸润煎熟。
整个过程中,何雨柱神情专注,动作娴熟,仿佛不是在做饭,而是在进行一项精密的科学实验。
他甚至还用温度计插了插牛排中心,以确保达到最佳口感(五分熟,是他观察后知道韩菡能接受的熟度)。
晚上八点整,实验室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何雨柱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走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韩菡,她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计算尺。“数据怎么样了?哪里需要拟合?”她一进门就准备投入工作。
然而,话还没说完,她就愣住了。实验室里飘荡着的不是熟悉的化学药品味,而是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食物香气!
她看到实验室中央那张通常摆放仪器的大实验台上,铺着一块干净的白布,上面摆放着两个搪瓷缸子,旁边是一个石英培养皿,里面是烤得金黄诱人的土豆片。
而何雨柱正站在电炉旁,用夹子将一块煎得外焦里嫩、滋滋作响的牛排和一个煎得恰到好处的溏心蛋,盛放到另一个准备好的干净石英皿里,旁边还搭配着翠绿的芦笋和焦香的口蘑。
“这是……?”韩菡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何雨柱转过身,脸上带着有点不好意思又充满期待的笑容,将那份精心摆盘(尽管器皿很实验室风)的晚餐端到实验台上:
“先别管数据了。我估摸着你也没好好吃晚饭。
正好我托人弄了点食材,借实验室的设备热了热。条件简陋,将就着吃点吧,总比食堂的剩菜强。”
韩菡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又充满心意的一幕,看着在实验室冷光灯下泛着油光的牛排和散发着热气的食物,再看看何雨柱额角细微的汗珠和那双期待的眼睛,心中瞬间被巨大的感动填满。
她怎么也没想到,何雨柱会用这种方式,在忙碌的科研间隙,为她准备这样一顿特殊的晚餐。
这种笨拙又极具创意的浪漫,比任何高档餐厅都更让她心动。
“你……你怎么想到的……”韩菡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微微发热。
“快尝尝看,凉了就不好吃了。”何雨柱拉着她在临时布置的“餐桌”前坐下,递给她一套干净的(消过毒的)实验用钢制镊子和玻璃棒充当餐具。
韩菡用镊子夹起一小块牛排,送入嘴中。肉质鲜嫩多汁,火候掌握得极好,酱料的味道也恰到好处。
在这充满理性与秩序的实验室里,品尝着爱人亲手烹制的美食,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幸福感将她紧紧包围。
“好吃吗?”何雨柱紧张地问。
韩菡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着感动的泪光,嘴角却扬起了最美的弧度:“嗯!很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没有烛光,没有音乐,只有实验室仪器轻微的运行声和空气中残留的淡淡化学试剂味。
但在这特殊的环境里,对着用实验器皿盛装的美食,两人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甜蜜。
何雨柱成功地用他的智慧和心意,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片科学的殿堂里,为他心爱的姑娘,打造了一场独一无二、终生难忘的浪漫晚餐。
这也让韩菡更加确信,自己选择了一个多么有趣、多么用心、多么值得托付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