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那扇蒙着厚厚污垢的窗户,终于透进了破晓后的第一缕微光。灰白色的晨光如同迟暮老人的手指,艰难地挤过厚重窗帘的缝隙,斜斜地投射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形成一道歪斜的、朦胧的光柱。光柱中,无数细小的尘埃在无声地悬浮、旋转、翻涌,在静止的光线里上演着永不停歇的微观风暴。
这景象,像极了林蔷薇此刻的心境——混乱、沉重、无数尖锐的碎片在无声地翻腾。
她坐在那张布满划痕的金属桌前,面前是连接着数据盘的便携式终端屏幕。幽冷的屏幕蓝光映照着她毫无血色的脸庞,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她的指尖冰凉,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缓缓划过屏幕上那份刚刚被解析出来的、名为“晨曦孤儿院实验儿童观察记录”的电子表格。
创建日期:2003年9月。
这个日期,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刺入林蔷薇的神经!
比她记忆中进入晨曦孤儿院的时间——那个被火灾阴影笼罩的2003年12月——整整早了三个月!这意味着,早在母亲“失踪”、她被送入孤儿院之前,她的名字,她的基因,她的一切,就已经被记录在这份冰冷的观察名单里了!所谓的“收容”,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实验布局!
表格的设计简洁到近乎残忍。左侧是孩子的照片——大多是懵懂无知、带着天真的笑容或怯生生的眼神。右侧则清晰地标注着他们的编号、基因适配度以及实验阶段状态。
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钉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
姓名:林蔷薇
编号:0417
基因适配度:91%
实验阶段状态:γ-7 容器候选(一级优先)
照片上的女孩,扎着羊角辫,眼神清澈,正是年幼的她。那“91%”的高适配度,像一道诅咒,将她标记为最理想的“容器”。
姓名:顾夜寒
编号:0407 (比她的0417早了10位!)
基因适配度:87%
实验阶段状态:反向容器(γ-7反制型),机械心适配中(风险等级:高)
照片上的少年,正是她记忆中在保育院初见时那个沉默而戒备的顾夜寒,眼神深处藏着不易察觉的恐惧。“反向容器”、“机械心适配中”——冰冷的术语揭示了他被设定的残酷角色。
姓名:李雅(γ-19)
编号:0419
基因适配度:65%
实验阶段状态:适配失败(活性下降),待净化
照片上的女孩笑容腼腆,与第5章报告中那个最终结晶化的恐怖形态形成地狱般的反差。
姓名:张明远(张老师原名?)
编号:0427
基因适配度:58%
实验阶段状态:适配失败(基因链不稳定),待净化
照片上的男孩眼神忧郁,正是张老师曾提及、并为之牺牲的“0427”!
目光向下扫去,还有十几个名字和编号。他们的照片大多显得更加瘦弱或呆滞,基因适配度普遍低于60%。而他们的状态栏,无一例外,都标注着触目惊心的两个字:
“待净化”
“净化……” 林蔷薇的声音干涩而沙哑,如同砂纸摩擦过喉咙,她低声重复着这个在名单上反复出现的词。左腕内侧的莲花烙印骤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灼烫感,仿佛被这个词本身灼伤!
刹那间,过往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带着血腥和冰冷的气息汹涌而至:
那个代号“陈雅”的清道夫,在被判定失去价值后,身体在指令下如同蜡烛般融化成粘稠液体的恐怖场景!她临死前眼中闪过的解脱,并非错觉!
γ-19实验体最终监测录像里,那具在隔离舱内彻底结晶化、化作一尊毫无生命气息的、布满尖刺的灰白色雕像的躯体!
张老师在牺牲前,提到“0427”时,眼中那刻骨铭心的悲痛与愤怒!
原来如此!
“净化”——这个披着科学外衣、听起来像是筛选优化的冰冷词汇,在“凡星圣宝”的词典里,其真实含义,就是系统性的处决!是对那些被判定为“失败品”的生命,进行的无情抹杀!就像处理掉不合格的零件!
“嗬…呃……”
一声痛苦压抑的呻吟,伴随着金属床架的轻微震动,从旁边的行军床上传来。
林蔷薇猛地转头。
顾夜寒依旧深陷在半昏迷的泥沼中,但他胸膛内机械心的嗡鸣频率,似乎正艰难地尝试与他自身微弱的呼吸节奏进行同步,仿佛在寻求某种内在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极其脆弱。
突然,他的身体毫无征兆地剧烈抽搐起来!如同遭受了无形的电击!他的脖颈猛地绷紧,喉结疯狂地上下滚动,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发出模糊不清、却充满了极致痛苦与恐惧的字句:
“火……!烧……烧光……!他们……要烧光……” 断断续续的词语从他齿缝间挤出,带着濒死的绝望,“……不合格的……都……要……烧光……!”
林蔷薇的心瞬间揪紧!她立刻扑到床边,俯下身,耳朵几乎贴到他的唇边,屏住呼吸,努力分辨那些破碎的音节。
“……0419……跑……跑不快……她……跑不动了……” 顾夜寒的声音带着哭腔般的颤抖,那是深植于灵魂的恐惧,“……0427……在哭……他……在喊妈妈……火……火好大……救……救不了……”
0419!0427!
这两个编号,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林蔷薇的神经上!它们刚刚还在那份冰冷的名单上,清晰地标注着“待净化”!
顾夜寒在昏迷中无意识喊出的,不是胡言乱语!这是他记忆深处,最惨烈、最不愿触及的地狱景象的回响!是2004年那场大火中,他亲眼目睹的、正在被“净化”的同伴们最后的呼号与绝望!
林蔷薇的目光,缓缓移回屏幕上那份散发着幽幽蓝光的名单。那些标注着“待净化”的名字和编号,在顾夜寒痛苦的呓语中,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了火海中一张张扭曲、哭喊、求救的稚嫩脸庞。
名单不再是冰冷的表格。
它是未寒的尸骨,是凝固的哭喊,是焚烧未尽的灰烬。
而她和顾夜寒的名字,带着刺眼的适配度百分比,醒目地列在名单的最上方,如同被命运选中的祭品,等待着最终仪式的降临。
安全屋内,尘埃在光柱中无声翻涌。屏幕的蓝光与顾夜寒痛苦的呓语交织在一起,将那份“晨曦孤儿院实验儿童名单”,映照得如同地狱的生死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