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芷并未急于进行下一次巡查。
她深知,初次的发现虽珍贵,却也可能只是管中窥豹。冰狱庞大而复杂,一次巡狱路线上捕捉到的细微异常,其意义需要更多次的观察来印证。更重要的是,她必须确保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巡狱规程,不留下任何可供质疑的把柄。
接下来的数日,她如同所有最普通的刑殿杂役弟子一般,按时完成每日的修炼“配额”,剩余的时间则沉浸在稳固境界、锤炼太阴之力的静修中,仿佛那日的发现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已被她彻底抛诸脑后。
直到下一次巡狱任务的通知通过巡狱令传来。
再次踏入外层广阔冰原,云芷的心态已然不同。她依旧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巡查步骤,将令牌嵌入每一处节点石碑,仔细感知、记录。整个过程平稳枯燥,看不出丝毫异样。
然而,在她高度集中的灵觉之下,那浩瀚寒流中细微的不谐之音,再次被精准捕捉。
这一次,她巡查的路线与上次略有不同,覆盖了另一片区域。但在两条路线之间的空白地带,她凭借强化后的感知,再次发现了三处类似的寒脉滞涩点。它们依旧微弱,如同健康肌体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病灶,但其存在的本身,以及那特有的“粘稠滞涩”感,与上次如出一辙。
更让她心头微凛的是,其中一处滞涩点,比数日前感知到的要略微“清晰”了半分。并非能量变强,而是那种不自然的扭曲感,更加明显了一丝。
它在变化,在缓慢地“生长”?
云芷面沉如水,不动声色地完成记录,依旧是全数“平稳”。
返回囚室后,她再次凝出那枚记录地图的冰晶。神念微动,新的滞涩点被标注其上。随着光点的增加,那断断续续的轨迹变得更为清晰了一些,它们并非笔直延伸,而是蜿蜒曲折,巧妙地避开了主要寒脉干流和巡逻路线,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悄无声息地向着外层区域渗透。
轨迹的源头,明确指向冰狱更深处,那是巡狱令地图上未标注的区域,代表着更高的危险等级和宗门更严密的封锁。
“绝非自然形成……”云芷指尖轻点冰晶,眸光幽深。
是某个被囚禁的恐怖存在,其力量开始复苏,无意识地侵蚀着禁制?还是某种外力,正在试图从内部瓦解冰狱的根基?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风险之中,往往也藏着机遇。若能把握先机,洞悉这暗流的真相,或许能让她在这死局中,找到一丝主动。
然而,她如今的身份是待罪之身的杂役弟子,行动受限,即便有所发现,贸然上报也极可能引火烧身。玄寂长老虽给了直接上报的权限,但那“真切的异常”的标准却模糊不清。目前这些微小的迹象,足以取信于那位深不可测的刑殿长老吗?若他问起自己如何能察觉这等细微异常,又该如何作答?
云芷陷入了沉思。她需要更多的证据,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接下来的一个月,云芷又进行了数次巡狱。她刻意控制着巡查时的表现,既不过分敏锐,也不显得迟钝,记录的结果永远是波澜不惊的“平稳”。但她暗中构建的寒脉异常地图,却越来越详细。
那诡异的“滞涩轨迹”在不断延伸,如同缓慢扩散的蛛网,虽然速度极慢,但趋势稳定。而且,它们并非盲目扩散,其延伸路径隐隐契合着外层寒脉网络的某些细微薄弱之处,显示出一种近乎本能的狡黠或者说……智能?
这绝非普通寒脉变动或者某个死物泄露气息所能解释!
这一日,云芷完成巡查,正欲返回囚室,巡狱令忽然传来一阵不同于任务通知的轻微波动。
一道冷硬的声音直接传入她脑海:“所有巡狱弟子听令,即刻起,巡查频次增加一倍。重点关注各自辖区寒脉稳定,若有任何能量逸散、心神蛊惑迹象,立即上报,不得有误!”
命令来得突然,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
云芷心中猛地一跳。
增加频次?重点关注能量逸散和心神蛊惑?
宗门高层,或者说刑殿,显然也察觉到了什么!他们或许尚未锁定具体的位置和原因,但已经提高了警惕。
这道命令,印证了她的发现并非错觉,冰狱深处确实正在发生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
同时,这也意味着,水开始变浑了。
对于潜伏者而言,浑水,才好摸鱼。
云芷回到囚室,指尖寒气缭绕,那枚日益复杂的冰晶地图再次浮现。她凝视着那条蜿蜒的轨迹,眼中闪过一抹决断。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宗门已经警觉,若被他们先一步查明真相,自己这点微末发现将毫无价值。必须在他们之前,掌握更多的信息,弄清楚这轨迹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下一次巡狱,她必须冒一点风险,稍稍偏离既定的“安全”路线,去更接近那条轨迹的区域探查。
这无疑极其危险。冰狱外层绝非善地,未知的险境、狂暴的被囚禁者、宗门的监控,都可能因她一步踏错而带来灭顶之灾。
但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争命。困守囚室是慢性死亡,唯有抓住每一丝可能,方能搏出一线生机。
她调息凝神,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巡狱令微光流转,安静地躺在她的掌心,既是护身符,也是她此行计划的关键。
下一次巡狱,便是她主动涉足微澜之下,触碰那涌动暗流的开始。
冰狱的死寂,似乎即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