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舟在光怪陆离的时空迷障中艰难穿行,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陆凡全神贯注,凭借对那丝诡异诵经声韵律的捕捉以及对自身因果道途的信任,不断调整着航向,在混乱的法则碎片与时空断层间寻觅着那微乎其微的“缝隙”。
周遭的景象变幻莫测。前一瞬,舟外可能是烈焰滔天的上古战场虚影,金戈铁马,杀声震天;下一瞬,又化作冰封万界的极寒死域,连神识都仿佛要被冻结;时而可见星辰从诞生到衰亡的加速景象,时而又堕入一片绝对的虚无,五感尽失。若非有鸿蒙紫气护体,道心坚如磐石,只怕早已迷失在这无尽的错乱与轮回之中。
那断断续续的诵经声,始终如同缥缈的蛛丝,指引着方向。其声调中的寂灭之意愈发浓重,仿佛万物归宿的挽歌,而那蕴含其中的冰冷秩序感,也愈发清晰。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年,前方那永恒的灰色迷障,忽然出现了一丝不同。
混乱的色块与扭曲的光线渐渐平息,一片相对“稳定”的区域出现在感知中。那并非正常的太虚空间,而更像是一块被某种强大力量强行从时空乱流中“切割”出来,并暂时稳固住的“孤岛”。
逍遥舟缓缓驶入这片区域。
压力骤减。
舟身之外,依旧是那片吞噬一切的归寂海灰色背景,但在此处,时空的流速趋于平缓,破碎的法则也暂时恢复了条理。而在这片“孤岛”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寺院。
一座极其古老、极其破败的寺院。
院墙是由一种不知名的暗色石材垒成,斑驳不堪,爬满了枯死的、如同铁锈般的藤蔓痕迹。寺门洞开,门扉早已不知去向,门楣之上,悬着一块色泽黯淡、仿佛随时会碎裂的木质匾额。
匾额上,以一种苍劲而古拙的笔法,刻着两个大字——
**寂灭**。
笔划之间,竟隐隐流动着与周遭诵经声同源的寂灭道韵,仿佛这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终极的法则。
寺院占地似乎不大,但神识探入其中,却如同泥牛入海,感知不到内部的具体情形,只有一片深沉的空寂。寺院周围,散落着一些残破的石碑、灯幢,皆已灵性尽失,与寻常凡物无异。
这里,便是那诵经声的源头?
陆凡驾驭逍遥舟,在寺院残破的山门前停下。他并未立刻踏入,而是立于舟首,目光凝重地审视着这座散发着不祥与古老气息的“寂灭禅院”。
禅院静悄悄的,除了那持续不断的、仿佛源自虚无的诵经声,再无半点声息。没有鸟兽虫鸣,没有风声雨声,甚至连灰尘飘落的声音都听不到。这是一种绝对的、令人心头发慌的死寂。
“吱呀——”
就在这时,那洞开的、本该无声的寺门内,传来了一声轻微到几乎不存在的响动。
陆凡瞳孔微缩,周身紫气微不可查地流转。
只见一个身影,缓缓自那幽深的门洞内踱步而出。
那是一个老僧。
身形枯瘦,披着一件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灰色僧袍,僧袍空空荡荡,仿佛只是挂在一具骨架之上。他面容苍老,布满深深的皱纹,如同干涸龟裂的土地,一双眼睛半开半阖,眼神浑浊,仿佛蒙上了万古的尘埃,没有任何神采。
他手中并无念珠、木鱼,只是双手自然垂落。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缓慢,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行将就木的老僧,却让陆凡心中警兆骤升!
他感受不到这老僧身上有任何灵力波动,也感知不到其生机或者死气,他就如同这禅院本身,与周围的寂灭道韵完美地融为一体,仿佛他本就是这“寂灭”的一部分,是这归寂海中的一块顽石,一捧尘土。
老僧走到山门前,停下脚步,抬起那双浑浊不堪的眼睛,望向逍遥舟上的陆凡。他的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却又仿佛穿透了逍遥舟的护体紫光,直接落在了陆凡的本源之上。
接着,一个苍老、沙哑、干涩,仿佛两块锈铁摩擦般的声音,缓缓响起,打破了这片死寂:
“阿弥陀佛……施主终于来了。”
话语平淡,没有疑问,只有陈述。仿佛陆凡的到来,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等待了无尽的岁月。
陆凡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一礼,道:“晚辈陆凡,误入此地,打扰前辈清修,还望海涵。不知前辈如何称呼,此处又是何地?”
老僧那干瘪的嘴唇微微扯动,似乎想做出一个“笑”的表情,却因为面部肌肉太过僵硬而显得格外诡异。
“名号……早已忘却。此地乃‘寂灭禅院’,老衲不过是一守院枯骨,在此……等待有缘之人。”
“有缘之人?”陆凡目光微闪,“不知前辈所等,是何等缘分?”
老僧那浑浊的目光,似乎清晰了一瞬,直直地看向陆凡的眉心深处,仿佛要看穿他识海中蕴藏的鸿蒙紫气、寂灭仙箓以及那新天道的烙印。
“老衲在此,等待的……是‘逆数之人’。”
逆数之人!
四字一出,陆凡心神微震。这并非他第一次听到类似的称呼。当年在下界,与系统之灵、与玄天道主交锋时,他便已被打上“变数”、“叛逆”的标签。而这“逆数”,似乎含义更深,指向那冥冥中试图篡改、固化一切命运轨迹的庞大秩序的对立面!
“何为逆数?”陆凡沉声问道。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间颠倒颠……此乃小逆。”老僧缓缓摇头,声音依旧干涩,“老衲所言之逆,是逆那既定之劫,是逆那笼罩诸天、编织万灵命途的……‘大网’。是变数中的变数,是足以扰动最终归宿的……‘异数’。”
他顿了顿,那双浑浊的眼睛似乎看穿了陆凡所有的过往,缓声道:“施主身怀鸿蒙之基,掌寂灭之箓,立新天之道,行诡诈……呃,是灵活变通之事。一路行来,搅动风云,破局而立,正合此道。老衲于此空守万载,遍观归寂潮汐,推演诸天变数,所候之人,非你其谁?”
陆凡沉默片刻,并未因这老僧似乎知晓自己根底而放松警惕。在这诡异的归寂海中,遇到一个如此神秘的守院老僧,其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寻常。
“前辈等我来,所为何事?”
老僧缓缓抬起枯瘦如柴的右手,那手上指甲灰败而长。他凌空轻轻一划。
无声无息间,一本薄薄的、颜色古旧、非帛非纸、更似某种皮质订成的书册,凭空出现在陆凡身前,悬浮于空。
书册封面之上,并无文字,只有一道扭曲的、仿佛由无数破碎法则与抗争意志凝聚而成的奇异纹路,散发着与这禅院、与这老僧、与这归寂海格格不入的,一种“逆反”与“不屈”的道韵。
“此乃《逆劫经》上半部。”老僧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承载逆数之道,阐述劫起劫灭,唯我不灭之理。或可助你,在这注定归寂的洪流中,觅得一线生机,亦为这诸天万界,争一份……不同的可能。”
陆凡看着那悬浮的《逆劫经》,并未立刻去接。天上不会掉馅饼,尤其是在归寂海这种地方。一位神秘老僧,苦等万载,就为了送他半部看似逆天的经文?
“前辈赠经,需要晚辈做些什么?”陆凡直接问道。
老僧那僵硬的脸上,再次试图扯出一个笑容,显得愈发诡异。
“时机未至……待你集齐三件‘逆道之器’,明了自身道途终极,自会知晓。如今,且收下此经,活下去,变得更强……便是对老衲,最好的回报。”
话音落下,老僧的身影开始缓缓变淡,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连同他身后的寂灭禅院,也开始变得模糊、透明。
“记住……‘断因剑’,‘斩缘刀’,‘葬道棺’……集齐三者,方有资格,直面最终的……‘真实’……”
余音袅袅,随着老僧与禅院的彻底消失,一同消散在这片孤岛般的稳定区域中。
那诡异的诵经声,也戛然而止。
原地,只余下那半部《逆劫经》,静静悬浮,以及重新合拢而来的、无边无际的归寂海时空迷障。
陆凡静立良久,方才伸手,将那半部《逆劫经》摄入手中。经书入手微沉,触感冰凉,那“逆反”的道韵丝丝缕缕,试图钻入他的心神,却被他以鸿蒙紫气悄然隔绝、审视。
他看着老僧与禅院消失的地方,目光深邃。
逆数之人……逆道之器……最终的“真实”……
这归寂海的水,比想象中更深。而这半部《逆劫经》,是通往生路的指引,还是另一重更庞大陷阱的诱饵?
他收起经书,驾驭逍遥舟,调转方向。当务之急,是先离开这核心区域,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参悟这《逆劫经》,同时,也该开始着手寻找那三件“逆道之器”的第一件了。
根据老僧所言,以及自身因果感应,那“断因剑”,似乎指向了某个名为“荒古纪元”的碎片之地。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