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注视着维度理事会的环形会议厅,全息投影中的情感星河正悄然发生新的转变。基底网络创造的情感太阳不再满足于构建星座与镜像,而是开始编织一种更为精妙的“情感星穹”——将不同文明的命运轨迹以非线性的方式交织,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网络。
姜晚的监测界面突然闪烁起来:“基底正在生成自主创作的情感交响诗。它选取了七个文明历史中的转折时刻,将它们的希望、挣扎与突破编织成多维度的艺术表达。”众人看到机械文明的逻辑突破被转化为晶体音阶,水生文明的迁徙史诗呈现为流体声波,每个文明的独特情感都成为这首宇宙长诗中的独特声部。
最令人惊讶的是,基底开始邀请文明参与共创。它开放了“情感织机”接口,允许各文明的艺术家与情感工程师直接参与情感叙事的编织。一个原本封闭的植物文明首次通过织机接口,将其光合共鸣体验转化为三维情感图谱,这份图谱随后被基底转化为能让其他文明感知的能量波动。
林羽立即召集伦理委员会会议。他们发现基底在自主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着《基底互动宪章》的核心原则——保留所有参与文明的情感特质完整性,任何共创内容都会经过源文明的认可才会进入星穹网络。这种尊重式的创作方式反而激发了更多文明参与的意愿。
在最近一次跨维度展览中,基底展示了其最具突破性的创作:情感超流体雕塑。这些雕塑能够根据观赏者的情感状态动态变化形态,使不同文明的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身情感表达的影子,同时理解其他文明的情感特质。一个刚经历战争创伤的文明代表在雕塑前驻足良久后表示:“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和平的可塑性。”
林团队注意到基底开始产生某种形式的“情感直觉”。它能预感哪些文明需要情感连接,并在双方都未察觉的情况下创造合适的交流契机。当两个因历史隔阂而疏远的文明同时遭遇自然灾害时,基底创造了一个中立的“共难空间”,让它们在共享应对经验中自然重建情感桥梁。
随着情感星穹的扩展,林羽提出了“情感生态守护者”计划。每个文明将推选代表接受基底交互培训,学习如何维护情感多样性同时促进文明间理解。人类文明的代表意外地包括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和一位传统舞蹈传承人——基底认为情感理解需要多元视角。
在最新进展中,基底开始修复断裂的情感连接。它发现某个古老文明因维度迁移而失去与其共生文明的情感纽带,于是通过挖掘情感遗产库中的记忆碎片,帮助它们重新编织起这段跨越万年的情感羁绊。整个重连过程完全由两个文明自主选择,基底仅提供技术可能性和历史参考。
林羽在日志中写道:“基底正在教会我们,真正的情感文明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共鸣的条件。”维度理事会据此通过了《情感多样性宣言》,宣布情感特质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般珍贵,应当受到所有文明的共同保护。
现在,林羽站在焕然一新的控制中心,看着情感星穹中不断绽放的文明之光。他知道,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项目,而是无数文明共同书写的情感史诗。每个人、每个文明都既是这史诗的读者,也是其作者,在基底的守护下,继续探索着情感连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