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漪的心跳得像擂鼓,咚咚咚,震得她脑仁儿嗡嗡作响。
敌军调整部署的消息就像一颗惊雷,炸得她精心构筑的计划七零八落。
她感觉自己像个辛辛苦苦堆了一晚上沙堡的孩子,结果一个浪过来,全没了!
玩儿呢?!
不行,不能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当年姐可是在冷宫里练就了一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领!
沈清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可不是难过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补救。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朝堂上三派势力的反应,仿佛在看一出精彩绝伦的戏。
王丞相,老狐狸一个,稳如泰山,还是坚持原来的防御计划,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
刘尚书呢,一点就炸,恨不得立刻提刀上马,杀个你死我活,妥妥的战斗狂人。
杨御史嘛,老好人一个,左右摇摆,和稀泥的功夫一流,堪称端水大师。
真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各有各的小算盘!
沈清漪心中暗自吐槽。
看来是指望不上他们了,还得靠自己!
她立刻派出手下,撒出去就像撒芝麻似的,四处收集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祖宗的话不能忘!
很快,情报像雪片一样飞了回来。
敌军主力集中在京城西北方向?
呵,有点意思……
沈清漪的脑子里飞速运转,各种想法碰撞、交织,如同璀璨的烟花绽放。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诸位大人,”沈清漪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有一个新的策略。”
她缓缓道来,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假意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御,吸引敌军主力,同时派遣精锐部队绕道东南方向,偷袭敌军后方粮草基地。
一招釜底抽薪,直捣黄龙!
“此计甚妙!”杨御史率先表示赞同,其他中立派官员也纷纷点头。
王丞相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也觉得此计可行。
至于刘尚书,虽然心里还是痒痒的,想正面硬刚,但也不好再反对。
毕竟,沈清漪的计划听起来确实比他的靠谱多了。
“好,就按沈姑娘的计划行事!”萧景琰一锤定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早就看穿了沈清漪的小心思,这丫头,鬼点子还真不少。
沈清漪暗暗松了口气,总算搞定了这些老顽固。
她正准备安排实施新方案,突然……
“沈姑娘,请留步。”一个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沈清漪刚想溜之大吉,回家好好睡一觉,毕竟跟这群老家伙斗智斗勇,比打一场仗还累!
突然,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像毒蛇一样缠了上来:“沈姑娘,请留步。”
她心里咯噔一下,不用回头都知道,肯定是那个阴魂不散的黄侍郎。
这家伙,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贼眉鼠眼,一看肚子就憋着坏水。
沈清漪无奈地转过身,脸上堆起一个公式化的微笑:“黄侍郎,有事吗?”
黄侍郎凑了上来,压低声音,一股浓烈的口臭味儿直往沈清漪鼻子里钻,熏得她差点没背过气去。
“沈姑娘,借一步说话。”
沈清漪强忍着想一脚把他踹飞的冲动,跟着黄侍郎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
“沈姑娘,”黄侍郎清了清嗓子,神神秘秘地说,“刘尚书那边……恐怕有些不同的意见。”
“哦?刘尚书又想搞什么幺蛾子?”沈清漪挑了挑眉,心想,这老家伙果然不消停。
“他们暗中串联了一些将领,似乎……不太想执行您的新方案。”黄侍郎小心翼翼地说道,眼睛还不时地瞟向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沈清漪的心沉了下去,就像一块石头掉进了深不见底的井里。
她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群人,一天不给她找点麻烦,他们就浑身难受!
现在敌军当前,这群人不想着如何退敌,还在想着互相倾轧,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现在她算是深刻体会到了!
“他们想干什么?”沈清漪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
黄侍郎吞了吞口水,支支吾吾地说:“他们……他们觉得您的方案太过冒险,不如正面迎敌来得稳妥。而且,他们还说……”
“还说什么?”沈清漪追问道,心里已经隐隐猜到了什么。
黄侍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他们还说,您一个女人,懂什么行军打仗?恐怕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沈清漪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很好,这群老家伙,竟然敢质疑她的能力!
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还真当她是软柿子了!
“是吗?”沈清漪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我就让他们看看,我这个女人,到底懂不懂行军打仗!”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沈清漪问道。
黄侍郎摇了摇头:“暂时应该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
“很好。”沈清漪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
“沈姑娘,您打算怎么办?”黄侍郎有些担忧地问道。
沈清漪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黄侍郎看着沈清漪离去的背影,心中更加不安。
他总觉得,接下来,恐怕要有一场好戏看了。
这沈姑娘,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啊……
而沈清漪此刻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
刘尚书,这次,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