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熹等圣的引导下,方炎来到圣院最深处。这里并非殿宇,而是一片混沌虚空,唯有一扇由无数儒家经典文字凝聚而成的古朴光门在缓缓旋转,门上篆刻二字——归墟。
“方帅,归墟之内,自成天地,规则迥异,危机四伏。其中最珍贵的,便是散落于天地间的‘圣道晶石’。”朱熹郑重告诫,“此物乃文王大道与天元大陆(天元大陆为周文王之前人族居住地)、纣王圣域本源交织所化,蕴含最纯粹的规则之力与空间本源,对你稳固自身兵道空间,应对大圣冲击,乃至最终突破,都至关重要。但晶石有灵,非大机缘、大毅力者不可得。”
方炎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光门:“有劳诸位守护外界。百日之内,我必携大圣之道归来!”
说罢,他不再犹豫,一步迈出,身形没入光门之中。
一阵天旋地转的时空变换之后,方炎脚踏实地,眼前豁然开朗。
他正立于一片苍茫、古老、破碎的大地之上。天空是混沌的暗紫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无数破碎的法则线条如同极光般流淌。大地之上,山峦倾颓,河床干涸,随处可见巨大的骸骨和残破的青铜战车,空气中弥漫着远古战场遗留的煞气与一种沉甸甸的、属于多个时代交织的悲凉道韵。
这里,便是归墟幻境——周文王姬昌的陨落之地,也是他未能完全成功的“融界”实验场。
方炎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片天地的规则极其混乱且沉重。脚下的大地,时而坚如金刚,时而虚幻如烟。虚空中流淌的能量,既有最纯正的儒家浩然气,又有蛮荒霸烈的帝王煞气(来自商纣),还有天元大陆最原始古朴的人族生存意志。
三种迥异的本源在此地被文王的大圣之道强行糅合,却未能彻底圆融,形成了无数规则乱流和危险的空间裂隙。
“果然玄奇。”方炎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自身半圣巅峰的修为在这里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仿佛背负山岳而行。但他兵道空间内的万象归源鼎却微微震动,传递出渴望与兴奋的情绪,似乎对此地的混乱本源极为感兴趣。
他没有急于寻找圣道晶石,而是盘膝坐下,将神念缓缓铺开,尝试理解这片天地的根本规则。
“文王演周易,定人伦,其道核心在于‘秩序’与‘推演’。他想以此道为根基,吸收、同化代表‘生存’的天元大陆和代表‘霸道’的纣王圣域,铸就前所未有的完美大圣世界……可惜,力有未逮,自身大道反而成了维系这片破碎世界不崩的骨架。”
方炎明悟,在这里,盲目飞行或强力探索毫无意义,必须像文王一样,去“推演”,去感知规则的流向,才能找到安全的路径,乃至发现隐藏的圣道晶石。
他闭目凝神,兵道空间内的青铜兵书自动翻页,“洞若观火”、“草船借箭” 等侧重于洞察与借势的计策智慧融入神念,辅助他分析着混乱规则下的潜在秩序。
一日,两日……七日过去。
方炎如同石雕,一动不动。但他的神念已如同细密的网络,渗透进方圆千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规则乱流。他开始能预判空间裂隙的出现,能引导混乱能量避开自身,甚至能模糊地感应到,在某些规则相对稳定、几种本源之力奇异交融的节点,似乎孕育着某种纯净而强大的结晶物。
那,很可能就是圣道晶石!
然而,就在他即将锁定第一颗晶石的具体位置时——
“吼!”
远处一片如同巨兽肋骨般的山峦后方,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咆哮中蕴含着纯粹的暴虐与毁灭意志,其力量层次,竟丝毫不弱于半圣巅峰!
紧接着,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黑暗商纣煞气冲天而起,其中隐约可见一道身披残破王袍、头生双角的巨大魔影!
方炎骤然睁眼,眸中精光一闪。
“守护晶石的……纣王残念化身么?”
他缓缓起身,断岳刀已悄然出现在手中,刑天法相的虚影在身后若隐若现。
归墟幻境的第一次挑战,也是获取第一块奠基之石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