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层次:自然生态,石花水洞与热带植物园
beyond 人文与产业,儋州还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宝藏。
· 八一石花水洞:地下宫殿的喀斯特奇观:我探索了位于 八一农场 的 石花水洞。这是一个形成于140万年前的天然溶洞,洞中有洞,洞内有水。更奇特的是,洞内不仅遍布常见的钟乳石、石笋,更生长着极为珍贵的 文石花 和 卷曲石,晶莹剔透,形态万千,在灯光映照下宛如地下艺术宫殿,展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
· 海南热带植物园(儋州园区):热带植物的宝库:我漫步于 海南热带植物园。这里引种和保存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6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堪称一座露天的热带植物博物馆。行走其间,不仅能认识各种奇花异木,更能感受到海南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生态总结:石花水洞的地质奇观与热带植物园的丰富物种,共同构成了儋州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绿色资产。
第五层次:民俗风情,调声艺术与地方美食
儋州的民间,跳动着热情而质朴的脉搏。
· 儋州调声:诗乡歌海的集体狂欢:我有幸目睹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儋州调声。这是一种流传于儋州北部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尤其在传统节日,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即兴对歌,节奏明快,舞步活泼,动作协调,充满了原始的感染力与蓬勃的生命力,是“诗乡歌海”美誉的最佳诠释。
· 儋州米烂与地方风味:我品尝了儋州最负盛名的小吃—— 儋州米烂。细软的米粉,配上丰富的配料和特制卤汁,口感清爽,滋味丰富。此外, 长坡牛肉干 的香韧、 光村沙虫 的鲜美、以及用 跑海鸭蛋 制作的各种美食,都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构成了儋州鲜活的味觉记忆。
民俗风情总结:儋州调声的热情奔放与地方美食的独特风味,共同构成了儋州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的民间文化景观。
徒步儋州愈久,愈能体会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定位。它像一位既饱读诗书又勇于闯荡的智者,根脉深植于千年沃土,目光却投向浩瀚的海洋。
它是一种 “不变的深厚根基”:
东坡书院里回荡的琅琅书声,是海南文脉不变的源头;
千年古盐田上持续的劳作,是民间智慧不变的传承;
中和古镇的城墙与街巷,是历史记忆不变的载体。
这份“不变”,是儋州的文化底气与精神内核。
它是一种 “变的活力与雄心”:
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塔吊与巨轮,是面向世界不变的开放决心;
从古老的调声到现代的生活,是民间艺术形式下不变的生命热情;
从传统的渔农经济到现代的产业布局,是发展道路上不变的探索精神。
这份“变”,是儋州的时代机遇与未来方向。
它更是一种 “海纳百川的包容”:
它既承载着中原贬官带来的高雅文化,
也保留着本地先民创造的制盐技艺;
既回荡着古朴热烈的儋州调声,
也轰鸣着现代工业的强劲脉搏。
这种包容,让儋州在古老与现代、乡土与全球之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位置。
从海口的“从容新生”到儋州的“古郡新貌”,记录者的旅程在海南岛的西部,看到了一座城市如何将千年的文化积淀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发展自信。儋州,用它书声琅琅的东坡书院、炊烟袅袅的古盐田、机声隆隆的洋浦港和歌声嘹亮的调声舞台,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源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变革的拥抱。在这里,过去与未来完成了一场深刻而有力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