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能想到啊……当年给太祖爷扛兵器的赵伏,如今居然有这般定国安邦的本事!”
建业城,城北军营内。
昔日与丞相赵伏一同跟随瀚太祖南宫义征战沙场的将领周幸听完天幕的讲述,不禁开口赞叹。
旁边的校尉年轻些,没见过赵伏早年的模样,闻言凑过来问:
“周将军,听您说丞相早年……是农家出身?真的假的?”
“嘿,可不是嘛!当年赵伏这小子跟太祖爷一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主,没成想现在都这么厉害了。”
老周拍了下军营内的石桌,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
“当年太祖爷还在谢卿麾下的时候,赵伏就是个跟着队伍打杂的农家小子,穿的是打补丁的粗布褂,连字都认不全,哪像现在这般运筹帷幄?”
周幸一边说着,一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我可跟你们说,当年还是我老周教赵伏那小子认字呢!”
“什么?不可能!”
“周将军别逗我们了!”
“唉,你看看你看看,说实话都没人信了,我老周当年也好歹算是个世家子弟啊,要不是家里边被兵匪屠了,怎么着也得混个官当当啊……”
“行了行了,将军别整你那套陈词滥调了,兄弟几个信你行了吧!”
“就是就是,这话我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看你们几个是皮痒痒了,还敢笑话上我了?今天加练,不练完不许吃饭!”
“别啊,我错了将军!”
“将军大人,饶我一次吧!”
“哼!行了行了知道了,真是一群欺软怕硬的玩意,就知道合起伙来欺负我老周!”
一片哄笑声中,将领周幸的缓缓摇头,把过往的伤痛深埋心底。
【安康元年五月,瀚平帝南宫俞和丞相赵伏带了一万人去剿匪。
到了那里之后,别的什么也没管,先是集结大军,跟盘踞在山里面的土匪打了一仗。
这一仗打完,是胜了还是败了呢?
是胜利了,但是又不是完全的胜利。
那接下来,就让我好好地给大家解释一下。
先说两方人马打仗的时候,瀚平帝南宫俞他就发现啊,这一群土匪的作战能力很强,居然能跟瀚太祖留下的这些精锐们短暂抗衡一段时间。
这是很令人吃惊的,那只是一群土匪呀,而瀚平帝南宫俞这次带来的人可是真真正正的百战精锐,刀山血海里拼出来的精兵强将,能跟他们抗衡一会儿,已经很说明这群土匪的战斗力之强了。
而且不止战斗能力强,这群土匪作战还很有章法。
史书里面啊,用了8个字来总结他们的作战方法,也就是「战则蜂至,败则鸟窜」。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啊,这群人进攻的时候能够快速的集结自己的队伍,然后蜂拥而上,一有时机就立刻攻上来,难以招架。
然后如果说他们发现打不过,就会立刻的分散逃跑,并且跑的也还很有章法,难以追击。
概括来说呢,就是这群土匪呢很擅长在山地这个环境里面作战,作战方式极其灵活的同时,难以根除他们。
那这个时候瀚平帝南宫俞他就着急了。
他就问赵伏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这群土匪他占据了险要的地形,咱们呢又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来。
就算是发挥出了兵力优势,一战把他们打散了,他们也能逃跑,而且跑的太快了,没办法有效的追击他们。
赵伏就回答说,打这些人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来。
赵伏提出的第一步,就是带着大军在丹阳南部的山区里布防,压缩这些土匪的活动空间。
而第二步呢,就是抓紧时间占据一些险要的关隘,在那里面修建防御工事,做好长期驻防的准备。
瀚平帝南宫俞知道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就下令按照赵伏的计谋行事。
就这样几个月之后,赵伏的计谋见效了。
我们前面说过,这些土匪呢主要盘踞在各个山地之间,里面虽然说有耕地,也产一些粮食,但是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必须要下山来抢老百姓的粮食,才能够满足日常所需。
而现在他们从山上下来,下不来了。
为什么下不来呢?
因为有利的地形已经被瀚军所占据,他们又不得不下来,等于说优势已经到了瀚军的手里。
就这样,安康元年九月,盘踞在山里的土匪最终下定了决心,带着人冲下山来与瀚军交战。
作战的结果不用多说,肯定是瀚军获得了胜利,这一战斩首4000余,取得大胜。
赢了之后呢,瀚平帝南宫俞就下令,把这些人的尸首运到山下去给百姓们看一看,让他们看到大瀚军队做出的功绩。
山下饱受匪患迫害的百姓们一看,热泪盈眶,多少年了,终于有人狠狠教训了这群土匪一顿,给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从这之后,丹阳郡的百姓踊跃的报名参军,极大的补充了大瀚的兵源。
这个时候瀚平帝南宫俞很高兴啊,他就回营地里找到赵伏,说咱们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战果,山中的土匪们又缺少粮食,作战能力不如之前,不如趁势进军,重创他们。
赵伏不同意,他说山里这些人只是因为缺少粮食,所以士气低落,他们还没到断粮的时候,现在过去跟他们硬拼,咱们面对的是一群拼死一搏的人,打过去或许能胜,但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而且咱们前面能那么轻松的取胜,靠的是太祖爷留下的这一批精锐,但这些人是用一个少一个,就算你后面把人数补充上来了,作战能力和忠诚度都不如之前,这批精锐是咱们大瀚的基本盘,不能这样挥霍它。
瀚平帝南宫俞听了幡然醒悟,放弃了。
他就问赵伏,那该怎么办呢?
赵伏说,现在应该施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加固防御工事,将附近能找到的粮食、物资、人口等全部转移走,让他们无法获取补给,就等他们断粮。
瀚平帝南宫俞就问,是要困死他们吗?
那这样一来不还是要面对一群拼死作战来搏生机的土匪大军吗?
赵伏说不是这样,困住他们不与他们作战,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住咱们手中的精锐。
彻底地断掉敌军的补给,是为了消灭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内部产生矛盾,从而为劝降创造机会。
看到瀚平帝南宫俞还在疑惑,赵伏又说,咱们火急火燎地带着大军来剿灭土匪,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为了获得山里面的人口。
如果不能把这些人口收归己用,等同于咱们的一个战略目标失败了。
瀚平帝南宫俞这下恍然大悟,他问,那到时候该找谁去劝降呢?
赵伏说,找丹阳郡世家的人,送给他们一个劝降的功劳,借此拉拢他们,稳固自己的统治。
瀚平帝南宫俞这下彻底理解了,连忙照做。】
天幕之下,建业城承露苑内,一名朱姓官员闻言面露难色。
“大皇兄,你看那个人脸色好古怪啊,是身体不适吗?”
太子南宫准顺着小皇子南宫景手指的方向望去,浅笑一声后,说道:
“呵呵,九弟别急,马上你就知道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