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灵溪宗与青木宗内部因为模拟法庭和辩论赛而思辨之风大盛,合并事宜稳步推进之际,一场来自外部的危机,如同北境的寒流,骤然侵袭而至。
纠纷的源头,位于灵溪宗西南方向约三千里外,一片名为“坠星原”的广袤区域。坠星原资源丰富,盛产几种独特的炼器材料和灵草,但其地理位置特殊,正处于灵溪宗、青木宗、以及一个名为“赤炎门”的中型宗门三方势力的交界缓冲地带,长期以来归属模糊,三方弟子时有摩擦,但都控制在较小规模。
然而,就在“灵青盟”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出后不久,赤炎门突然一改往日相对克制的态度,大张旗鼓地派出一支由筑基期长老带队、数十名精锐弟子组成的勘探队,强势进入坠星原核心区域,并竖起界碑,宣称对坠星原拥有“自古以来的主权”,勒令灵溪宗和青木宗的弟子限期撤离!
此举顿时激起了两宗弟子的极大愤慨!坠星原虽然是无主之地,但两宗弟子历来在此活动频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探索和零星开发,岂容赤炎门如此霸道地独占?
冲突一触即发!两宗驻扎在附近的弟子与赤炎门勘探队发生了数次小规模械斗,互有损伤。消息传回,灵溪宗和青木宗内部群情激奋,主战呼声高涨!
“打!必须打!区区赤炎门,也敢欺到我两宗头上!”
“没错!正好趁合并之前,拿赤炎门立威,让周边势力看看我‘灵青盟’的厉害!”
“请宗主(长老)下令!我等愿为先锋!”
就连筹备委员会内部,也有不少长老主张强硬回击,认为这是检验合并后联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绝佳机会。
然而,凌皓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筹备委员会的紧急会议上,凌皓面对众多激愤的目光,冷静地分析道:“诸位长老,师兄师姐,赤炎门选择在此时发难,其目的不言而喻,正是要在我两宗合并的关键时刻进行挑衅,试探我等的反应,甚至意图破坏合并进程。”
“此时若贸然开启大规模战端,正中其下怀!战争一旦开启,消耗巨大,死伤难免,必将严重拖延合并进程,甚至可能引发周边其他势力的连锁反应,得不偿失!”
“难道就任由他们霸占坠星原?那我两宗颜面何存?”一位主战派长老拍案而起。
“自然不能。”凌皓语气坚定,“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非只有战争一途。我们为何不尝试,用‘规矩’来解决这场纠纷?”
“规矩?跟赤炎门讲规矩?他们要是讲规矩,还会如此霸道行事?”另一位长老嗤之以鼻。
“他们可以不讲,但我们要讲,而且,要拉着他们,甚至拉着周边所有势力,一起来讲这个规矩!”凌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并非退缩,而是将战场,从坠星原的刀光剑影,转移到更高层面的‘规则博弈’!”
他抛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界域法”原则!即处理不同势力之间领土、资源争端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惯例。
“坠星原历来属于三方缓冲地带,并无明确归属,此乃现状。”凌皓阐述道,“赤炎门单方面宣称主权,并武力驱赶我方人员,其行为首先违背了‘现状维持原则’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原则’——这是界域法中的基本准则!”
“其次,关于无主之地的归属,通常应遵循‘先占原则’(但需有效统治,而非单纯发现)、‘实际控制与行政管理原则’以及‘历史性权利’原则。我方弟子在坠星原活动历史悠久,投入大量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实际控制’和‘历史性权利’。而赤炎门此次行为,属于典型的‘侵犯他方既得权利’!”
“再者,即便存在争议,也应通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进行谈判、调解、仲裁,而非单方面采取武力行动!”
凌皓引用的这些原则,虽然源自前世的国际法,但其蕴含的“公平”、“禁止武力”、“尊重现状”、“和平解决”等核心理念,放之任何文明皆准。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
1. 立即照会:以灵溪宗、青木宗(及即将成立的灵青盟)名义,向赤炎门发出正式外交照会,严正抗议其单方面改变现状、使用武力的行为,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动,撤出人员,并接受三方谈判。
2. 公布真相:将赤炎门的霸道行径及我方的法理依据,公之于众,争取周边其他宗门的舆论同情和理解,孤立赤炎门。
3. 寻求调解:邀请与三方都交好、或者中立的强大宗门(例如 nearby 的“天机阁”,以精通卜算和处事公正着称)出面进行调解。
4. 准备仲裁:如果调解失败,则提议由多个中立宗门组成“临时仲裁庭”,依据“界域法”原则,对坠星原的归属或开发方式进行仲裁。
5. 有限度自卫:在谈判和仲裁期间,我方在坠星原保持必要的、防御性的力量存在,防止赤炎门进一步蚕食,但严格控制冲突规模,不主动挑起战端。
这套组合拳,完全跳出了“打或不打”的简单二元选择,将一场可能爆发的宗门战争,引导向了外交博弈、舆论斗争和法律解决的复杂轨道。
委员会内部经过激烈辩论,最终,两位宗主权衡利弊,认为凌皓的方案虽然看似迂回,但确实能最大程度避免合并进程受损,并能以更小的代价维护宗门利益,甚至可能借此机会,为“灵青盟”树立一个“讲规则、负责任”的区域大国形象,于是拍板采纳!
很快,灵溪宗和青木宗的联合照会,被使者郑重地送到了赤炎门掌门手中。
同时,一份名为《关于赤炎门违反界域法基本原则、武力侵犯坠星原的严正声明与事实说明》的文书,被复制了数百份,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周边所有有头有脸的宗门案头。
文书之中,详细列举了赤炎门的侵权行为,并引用了大量“先占原则”、“实际控制”、“历史性权利”、“禁止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等界域法原则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充分。
周边宗门收到文书,初时愕然,随即感到新奇。以往宗门冲突,无非是互相谩骂、炫耀武力,何曾见过如此“文绉绉”、条分缕析的“控诉书”?
但细细读来,却觉得其中道理,似乎……有点意思?赤炎门这次的行为,确实显得过于霸道了些。
天机阁率先表态,愿意出面调解。
赤炎门一开始对那纸照会和声明嗤之以鼻,认为灵溪宗和青木宗是怕了,在虚张声势。他们甚至嘲讽“灵青盟”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懦夫。
然而,随着周边舆论开始转向,尤其是天机阁出面后,赤炎门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不怕灵溪宗和青木宗,但却不得不忌惮天机阁以及可能被卷入的其他势力。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凌皓提出的那套“界域法”原则,像一套无形的枷锁,让他们在道义上陷入了被动。如果他们坚持武力占领,就等于公然践踏了那些看似“公道”的原则,会彻底失去舆论支持,甚至可能给其他虎视眈眈的邻居留下干涉的借口。
最终,在天机阁的斡旋下,赤炎门不得不坐下来,与灵溪宗、青木宗进行三方谈判。
谈判桌上,凌皓作为“灵青盟”的首席法律顾问出席。他不再是那个在内部会议上侃侃而谈的学者,而是化身成为唇枪舌剑的“外交官”和“国际法律师”。
他引经据典(自创的界域法),据理力争,将赤炎门的代表驳得哑口无言。对方试图胡搅蛮缠,凌皓便冷静地指出其逻辑漏洞;对方试图以武力相威胁,凌皓便搬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和可能引发的区域性制裁。
最终,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三方达成协议:
1. 赤炎门承认此前行为不当,撤回界碑和大部分人员。
2. 坠星原维持“三方共有、共同开发”的现状。
3. 成立“坠星原资源共同管理委员会”,由三方派出代表组成,依据“公平、公正、可持续”的原则,制定详细的资源勘探、开采、收益分配规则——规则框架,自然由凌皓主导起草。
4. 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争端通过委员会协商或邀请中立方仲裁解决。
一场剑拔弩张的边境危机,就这样被凌皓用一套闻所未闻的“界域法”原则和娴熟的外交手腕,消弭于无形!
灵溪宗和青木宗不仅保住了在坠星原的既得利益,还成功地将赤炎门拉入了规则框架之内,为未来解决类似争端树立了先例。
消息传回,两宗弟子欢欣鼓舞!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道理”和“规则”的力量,竟然可以跨越宗门的界限,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出如此巨大的威力!
“凌皓师兄威武!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来除了打架,还能这么解决问题!长见识了!”
“以后咱们‘灵青盟’出门,就得讲这个‘界域法’,看谁还敢跟咱们耍横!”
经此一役,凌皓的声望不再局限于两宗内部,开始真正名扬周边区域!“法理之刃”的锋芒,第一次斩向了境外势力!
而“界域法”这个概念,也随着这次成功的实践,悄然在周边宗门的统治者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凌皓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灵青盟”的壮大,未来必然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与更多的势力打交道。一套成熟的、被广泛认可的“修真界国际法”体系,或许,将由他来亲手奠定基石。
他的“法修”之路,再次拓展了疆域,从宗门内部,走向了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