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长老体内那触目惊心的影像和数据,如同一副沉重的枷锁,不仅锁住了他自身的道途,也更让凌皓意识到了“丹毒”问题的普遍性与严峻性。前线战事吃紧,丹药需求如火,丹堂却因核心骨干的健康问题而效率骤降,此消彼长之下,灵青盟的战争潜力正在被无形削弱。
必须尽快攻克丹毒难题!
凌皓将自己关在生物医学分析实验室内,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他深知,想要研发出有效的“靶向噬毒灵枢”,前提是对丹毒的能量构成、物质基础、乃至其“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模糊的认知,只会导致治疗的失败,甚至可能引发更可怕的后果。
然而,丹毒的分析,远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和困难。
最初对丹毒“蠕虫”的形态观察,仅仅是一个开端。这些能量生命体结构极其不稳定,离开宿主环境后,活性会迅速衰减,其内部能量构成也在不断动态变化。常规的修真界手段,如神识探查、药气感应,面对这种微观层面的、活性的能量集合体,显得粗糙而无力,根本无法获取精确的数据。
“必须将其‘拆解’开来,从能量和物质两个层面,进行最彻底的剖析!”凌皓下定了决心。
他首先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在不破坏其关键结构的前提下,将丹毒样本稳定地“固定”住,以便进行长时间的精密切割与分析。这需要一种能瞬间冻结能量活动,却又不会引起样本变性的技术。
凌皓想到了前世用于生物样本冷冻电镜观察的“瞬间冷冻技术”。他结合此界的寒冰系法则与微型阵法,设计了一种“极寒灵锢阵”。将丹毒样本置于特制的、导热性极佳的玄冰晶片上,然后启动阵法,在万分之一息内,将其核心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同时以精密的灵能场将其能量状态“定格”在那一瞬间。
成功了!在“极寒灵锢阵”的作用下,那缕青黑色的丹毒能量被完美冻结,如同琥珀中的昆虫,保留了其最鲜活时的微观结构。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成分分析环节。
凌皓动用了实验室里两台最核心、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分析仪器——这是他基于前世质谱仪与色谱仪原理,耗费大量心血改造而成的修真版“万象质谱仪”与“千机色谱仪”。
“万象质谱仪”的核心,是一个复杂到极致的能量电离与磁场偏转系统。被“极寒灵锢阵”固定的丹毒样本,被引入一个高度真空的、布满微型雷符的离子源腔室。
“启动电离源,能量梯度加载,小心,别把它彻底打散了!”凌皓全神贯注,操控着仪器。
细微的、经过精确计算的雷光在腔室内闪烁,如同最灵巧的手术刀,开始剥离、电离丹毒样本中的不同能量组分和物质微粒。这些被电离的、带有不同电荷和质量的“离子”,在强大的、由混沌灵气驱动的可变磁场中,因其质荷比的不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转。
“检测器就位,记录所有偏转轨迹和能量签名!”
光幕上,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代表着不同离子的运动轨迹曲线和其独特的能量波动频谱。每一条曲线,每一个波峰,都可能对应着丹毒的一种关键成分。
然而,丹毒的能量构成太过复杂!其“离子”种类成千上万,许多能量签名极其相似,偏转轨迹交织重叠,如同乱麻,想要将它们一一分离、识别,需要海量的计算和比对。
毒素成分分析慢,质谱色谱齐上阵!
仅仅依靠“万象质谱仪”进行初步的分离和质荷比测定还远远不够。凌皓紧接着启动了“千机色谱仪”。
这台仪器的主体,是一根长达十丈、内壁铭刻着无数细微符文通道的“分离灵柱”。柱内填充着特制的、对不同能量和物质具有不同吸附性的“固定相”灵材微粒。
被初步电离的、混合着无数成分的丹毒“离子流”,在高压混沌灵气的推动下,注入“分离灵柱”。如同不同性格的旅人行走在一条布满各种关卡的道路上,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强的成分,行进速度慢;相互作用弱的,行进速度快。
经过漫长的“旅程”,原本混杂在一起的丹毒成分,终于被按照其与“固定相”作用的强弱,依次从分离灵柱的另一端被“洗脱”出来,进入高灵敏度的“阵列式灵光检测器”。
检测器记录下每一种成分流出柱子的时间(保留时间)以及其独特的灵光响应信号。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精细的过程。分离灵柱内的压力、温度、流动相的流速和性质,都需要根据丹毒样本的特性进行微调,任何一个参数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分离失败或数据失真。
凌皓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守在两台仪器旁边,眼睛死死盯着光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双手飞快地调整着各种参数,试图从那片混沌的数据海洋中,打捞出有价值的“珍珠”。
时间一天天过去。
实验室外,前线战报不断传来,魔物的攻势越发诡异难缠,伤亡数字在缓慢上升。丹堂那边,又有一位资深炼丹师因丹毒急性发作而呕血昏迷,炼丹任务进度严重滞后。一股焦躁不安的气氛,开始在基地内弥漫。所有人都知道,凌皓长老正在攻关丹毒难题,但进展如何,无人知晓。
盟主和云逸子来过几次,看到实验室大门紧闭,门上闪烁着“勿扰”的灵光,也只能无奈叹息,默默将压力扛在自己肩上。
第七天,深夜。
实验室内,只有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和凌皓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他的眼窝深陷,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如同燃烧的星辰,紧紧盯着光幕。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分离条件和参数调整,“千机色谱仪”终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一个完整的分析周期结束了!
光幕上,呈现出一张极其复杂的、布满无数峰值的“色谱图-质谱联用分析报告”。每一个峰值,都代表一种被分离出来的丹毒成分,旁边标注着其精确的质荷比、保留时间、可能的元素组成以及初步的能量结构推断。
数据量庞大到令人头皮发麻!
但凌皓的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兴奋的神情。
他成功了!他成功地将青松长老体内的丹毒,分解成了数千种独立的能量和物质成分!虽然其中大部分可能只是无关紧要的代谢产物或环境干扰,但真正的元凶,必然隐藏在其中!
“接下来,就是大海捞针了……”凌皓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精神的疲惫,开始了更加艰巨的数据分析工作。
他需要将这些成分数据,与青松长老提供的炼丹材料、服用丹药的成分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找出那些共同存在、且具有高生物活性和潜在毒性的“嫌疑分子”。同时,还要结合“太虚洞玄镜”扫描到的丹毒在体内的具体分布和破坏模式,锁定那些与肝、肾、经脉损伤高度相关的关键毒素。
“织网”系统的大部分算力被调用,协助进行这场浩繁的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
又是三天不眠不休的分析与验证。
当黎明再次降临,一缕微光透过实验室的观测窗,洒在凌皓疲惫却异常明亮的脸上时,他终于从数以千计的峰值中,锁定了十七种高度可疑的、构成了丹毒核心破坏力的“关键毒素”!
这十七种毒素,有的是来自“火鳞草”等烈性灵材在异常丹火下生成的异变聚合物;有的是多种丹药残留物在体内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螯合物;更有几种,其能量结构带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与type-Σ毁灭能量相似的“扭曲”特性,似乎是在魔气环境下炼丹时,被潜移默化污染所致!
“找到你们了!”凌皓看着光幕上那十七个被高亮标记出来的毒素分子结构和能量模型,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胜利的弧度。
这十七种关键毒素,就像是丹毒这座堡垒的十七根承重柱。只要能够精准地摧毁它们,整个丹毒体系就会失去结构性支撑,变得易于清理!
有了这份精确到分子和能量层级的“敌人档案”,研发“靶向噬毒灵枢”的工作,终于可以从漫无目的的猜想,进入有的放矢的设计阶段!
凌皓没有丝毫停歇,立刻投入到了“噬毒灵枢”的灵子程序编写和能量结构构建之中。他要根据这十七种关键毒素的独特“能量签名”,设计出能够自动识别、结合并启动分解程序的微型灵能造物。
就在凌皓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刻,实验室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警报声,以及林风通过紧急通讯频道传来的、带着一丝惊惶的呼喊:
“凌师!不好了!青松长老……青松长老他丹毒全面爆发,生命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