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晴想起来两家的龌龊,没再多说,让她问问还有没有其他人要做粉条,可以跟她们一起做。
家属院几十户人家,肯定不止李翠花一个人会做粉条。
她当时提了一嘴,凑巧李翠花接话,还有几家人也要做,她不好拒绝,便约了一起做。
没多想刘小兰这头。
收红薯的时候,她提过做红薯粉的事,红薯到手几天了,也没见刘小兰提这事,她便没多问。
有了孩子后,刘小兰比以前更忙。
林晓晴也有自己的事,两人串门拉呱的时间少了许多。
以前刘小兰没生儿子的时候,两人还能谈天说地说些闲话。
自从生了儿子,三句话里面有两句话和儿子有关。
林晓晴不知道怎么接话,便不怎么去找她了。
听完林晓晴的建议,刘小兰心里不太舒服。
以往,林晓晴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都来找她,现在,她交往的都是以前不熟的人。
甚至明知道李翠花家跟自己不对付,还约着一起做红薯粉。
这不是膈应自己嘛。
“早知道我就不等你了,”刘小兰语气不太好,“我找其他人做去。”
刘小兰走后,林晓晴眉头轻蹙。
两人又没切实约好,她和别人一起做红薯粉不是很正常吗。
总不能什么事都要去请示一下她吧。
之前想着她怀孕身子不方便,照顾孩子不好出门,大多是自己找她。
可这不意味着,自己欠她的啊。
林晓晴吐出一口浊气,不再多想刘小兰的事。
秦谨行的位置在那里,她又管了许多的事情。
不能再跟刚来的时候一样,跟两三个人交好即可。
很多时候,她要团结大多数的军属,没办法偏向哪一两个人。
她不想被这些琐事恩怨缠绕,刘小兰若是因此疏远她,林晓晴也只能尊重。
刘小兰憋了气,去找了旁人做红薯粉,还去找了郑素芬。
正好,郑素芬还没来得及做,便跟她一起。
她有些不忿,跟郑素芬抱怨林晓晴和李翠花一起做红薯粉的事。
郑素芬听她抱怨完,并没有顺着她的话说,而是叹了口气,说是她自己想不开。
刘小兰本以为她能理解自己,毕竟当初林晓晴刚来时,三人最要好。
没想到她竟然说是自己的错。
“你也变了。”
刘小兰生气的说。
秦谨行升了团长后,张光辉升了营长,自己男人得了好,郑素芬帮林晓晴说话,也是理所应当。
刘小兰心想,她就不该来找郑素芬诉苦。
郑素芬一听便知她想岔了,回忆着自家男人跟她说过的话,劝解着刘小兰。
她先把林晓晴对刘小兰的好说了一遍,才说林晓晴现在的处境。
“她是团长夫人,又管着军属会还有开荒治沙一摊子事,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围着你一个人转。她要是偏向,军属院这么多人,能服她管?况且,她对你够好的了。不说送东送西,就是你生孩子时,她出的力,你也不该怨她。”
刘小兰想到林晓晴以前对她的好,头低了下去。
可就是以前很好,跟现在比,心里才不太平衡。
她抬起头,略感委屈,“可是,她明知李翠花跟我不对付,还跟她一起做红薯粉。”
明明以前干什么都是她们三人一起。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人家李翠花提了,晓晴还能拒绝不成。军属院这么多人,总不能事事拉着你一起干吧。”
郑素芬见她还是想不通,说话更加直白。
以前刘小兰是个直爽大气的,怎么现在这么小性了。
郑素芬的话,让刘小兰心里不舒服,“怎么不能了。我们关系好,又是邻居,她有事来跟我说一声,又不难。你现在因为她得了好工作,当然帮着她说话。”
刘小兰没得到安慰,还被郑素芬教育,气的起身走了。
郑素芬沉了脸,这个刘小兰,怎么突然变的好赖话听不懂。
现在回想,幸好张光辉给她打了预防针,提前做了心理工作,不然,她也可能像刘小兰一样,想不开。
西北晴天多,没几天红薯粉就晒好了。
李翠花装在蛇皮口袋里给她送了过来。
“这边的工具简陋,筛眼粗,做的粉条没卖的细,你做饭的时候多炖一会。”
李翠花交代道。
“好,我记着了,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不麻烦。”
李翠花摆手道。
林晓晴太客气了,每次的道谢都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骂架、打架她不怵,但被人客气的道谢,说些酸不拉几的话,她很不适应。
林晓晴让她等一下,去屋里装了些干蘑菇,让李翠花拿去吃。
“这,这不用,”
蘑菇晒干后挺贵的,林晓晴给的足有小一斤。
“拿着吧,跟几位一起干活的嫂子分分,不能让你们白白辛苦。”
见林晓晴坚持,李翠花只好收下了。
出门的时候脸上喜滋滋的。
这表情被出门挑水的刘小兰看到了,心里更膈应了。
刘小兰憋了气,一直都没去找林晓晴。
想着她会不会来找自己。
可等了七八天,也没见她过来。
刘小兰憋的不行,晚上跟胡大虎诉苦。
胡大虎根本不懂她这些弯弯绕绕,“你想多了,林同志天天那么多事,你又没病没灾的,她来看你干什么。”
“你不懂。”
刘小兰掐了他胳膊一下。
“我要是跟她关系好了,对你难道没好处?你看看郑素芬家的。平时你们三个跟哥们似的,可是人家一上任,就把张光辉从副营升到了营长,你还是老样子。”
胡大虎揉了揉被掐的地方,“老张升职跟老秦有什么关系,那是他应该的。”
张光辉虽然武力值一般,但是脑子好使。
打仗靠的不全是武力,有时候谋略更重要。
他缺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当初才让张光辉给他当副营,两人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