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工作室的气氛与昨日截然不同。如果说昨天还带着假期后重新集结的些许散漫和兴奋,那么今天,空气里弥漫的则是紧绷的专注和键盘敲击的密集声响。
顾殇的办公室门罕见地紧闭着。透过磨砂玻璃,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长时间端坐不动的身影。他面前的四块显示器同时亮着,分别显示着动态网格适配算法的核心代码、引擎底层接口文档、实时日志监控,以及一个不断运行着测试用例的命令行窗口。
他的世界仿佛被压缩到了这方寸屏幕之间。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只有偶尔停下来,端起旁边早已冷掉的咖啡抿一口,或者在白纸上写下几行复杂的公式时,才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他的眉头始终微蹙,眼神锐利如鹰,所有感官都聚焦在代码的逻辑流与潜在陷阱上。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对手是隐藏在无数行代码下的逻辑漏洞和性能瓶颈。
外面的开放办公区,叶羽琋也陷入了类似的战斗状态。她的桌面上摊开着用户反馈报告、设计草图和各种颜色的便利贴。她需要根据顾殇构建的新技术框架,重新设计“家园系统”的交互逻辑和“特殊构件”的美术规范。
这不仅仅是画几张图那么简单。她需要理解顾殇那个动态网格算法的能力和边界,确保设计出的构件既能满足玩家的创造力,又不会超出技术实现的负荷。她时而对着数位板写写画画,时而切换到3d建模软件进行快速预览,时而又因为某个交互细节与底层逻辑可能产生的冲突,而起身快步走向顾殇的办公室。
她不会直接推门进去,只是轻轻敲一下,得到里面一声低沉的“进”后,才推门探进半个身子。
“顾殇,关于弧形围墙构件的碰撞体积计算,如果玩家连续拼接,算法能保证实时响应吗?会不会出现穿透bug?”
顾殇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手指依旧在敲击,但回答却精准而迅速:“实时响应可以保证。碰撞检测我用了分层异步处理,核心循环不受影响。穿透问题需要注意构件的锚点设置,文档在共享服务器‘家园重构’文件夹,第3.7节。”
“好,明白了。”叶羽琋得到答案,立刻缩回头,轻轻带上门,回到自己工位继续奋战。整个过程高效、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寒暄。
这样的场景,一天之内会发生十几次。有时是叶羽琋去问,有时是顾殇突然走出来,走到她工位旁,指着屏幕上她画的一个构件设计,言简意赅地指出:“这个内部角度超过阈值,算法会判定为无效结构,需要调整。”
然后叶羽琋会立刻修改,或者提出替代方案,两人快速讨论几句,达成共识,顾殇便又转身回到自己的代码洞穴。
其他团队成员也各司其职,氛围紧张却有序。没有人高声说话,只有键盘声、鼠标点击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内部通讯软件的提示音。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流在窜动,那是思维高速运转时产生的能量场。
阿明负责将顾殇写好的核心算法模块与现有的游戏引擎进行集成测试,他面前的屏幕上不断跑着测试用例,绿色的“通过”和红色的“失败”信息交替闪烁。
“老大!”阿明突然喊了一声,声音带着一丝紧张,“集成测试时,当同时加载超过五十个动态构件,帧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顾殇办公室的门立刻被拉开。他快步走到阿明工位后,俯身看向屏幕上的性能分析数据,眼神锐利。
“瓶颈在渲染指令提交。”他只看了一眼就做出判断,“图形ApI调用太频繁。把相邻构件的渲染请求合并批次提交。”他直接报出了一段优化代码的思路。
“明白!”阿明立刻埋头修改。
顾殇没有立刻离开,就站在阿明身后,看着他修改代码,运行测试。直到屏幕上帧率数字稳定回升,他才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转身走回自己办公室,再次投入他那无声的战场。
叶羽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充满了踏实感。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在寂静中爆发巨大的能量,在各自的领域深耕,又因为绝对的信任和默契而紧密协作。
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工作室的灯光始终亮着,像黑夜中永不熄灭的灯塔。这场重构家园系统的战役,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们,已然是战场上最默契的战友,为了那片等待玩家创造的星辰,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