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秘道的阴影如同实质般压在苏挽月心头,与顾清风商议后的紧迫感让她几乎夜不能寐。然而,就在她全力调动有限资源,试图摸清秘道另一端出口及所运之物时,另一股来自深宫的风,悄然改变了京城的权力格局,也间接影响了这场暗战的微妙平衡。
这日清晨,苏挽月照例去给柳氏请安。刚踏入正院,便觉气氛与往日不同。下人们行走间似乎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连柳氏脸上那惯常的刻薄都收敛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谨慎与一丝隐秘快意的神情。苏玉蓉更是藏不住心事,嘴角时不时向上翘起,看向苏挽月的目光中,幸灾乐祸几乎要溢出来。
苏挽月心中狐疑,面上却不露分毫,依礼问安后,便安静地站在一旁。
果然,柳氏则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盏,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刻意拔高的语调开了口:“老爷今日一早就被宣进宫了。听说啊,宫里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她故意顿了顿,吊足了胃口,才继续道:“永寿宫那位贵妃娘娘,前几日夜感风寒,竟一病不起,如今已闭宫静养,连陛下都免了众人的晨昏定省,说是要让娘娘好生将息呢。”
贵妃病了?闭宫静养?
苏挽月心中猛地一凛。贵妃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称病,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她想起贵妃那清冷超然的气质,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北地背景,还有那块与贵妃熏香极其相似的北地香料……这病,来得太过蹊跷。
柳氏观察着苏挽月的表情,见她只是微微垂眸,并无太大反应,不免有些失望,又加重了语气道:“要说这位贵妃娘娘,身子骨也真是娇弱。这后宫事宜,如今可全都落到皇后娘娘肩上了。皇后娘娘仁厚,但骤然担此重任,想必也是辛苦。” 话里话外,隐隐有抬高皇后、贬低贵妃之意。
苏玉蓉忍不住插嘴,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轻快:“可不是嘛!依我看,有些人啊,之前仗着得了贵妃娘娘两句夸,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如今靠山病了,看她还怎么得意!” 这话分明是冲着苏挽月来的。
苏挽月心中冷笑,原来这对母女是觉得贵妃倒台(至少是暂时失势),她苏挽月便失去了倚仗。她依旧保持着恭顺姿态,轻声道:“贵妃娘娘凤体违和,实在令人担忧。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统摄六宫,自是理所应当。女儿只愿两位娘娘凤体均安,便是天下臣民之福了。” 她四两拨千斤,将话题引向对两位后宫之主的祝愿,丝毫不接苏玉蓉的挑衅。
柳氏见挑拨不动,哼了一声,便打发她出来了。
回到汀兰水榭,苏挽月立刻让挽星设法打听更详细的消息。很快,通过一些零碎的渠道(主要是府中与宫内采办有联系的下人之间的闲谈),消息汇总而来:贵妃确实是三日前夜间突发急症,太医诊断为“邪风入体,引发旧疾”,需要绝对静养,永寿宫已谢绝一切访客,连各宫妃嫔的请安都免了。陛下亲自去探望过一次,叮嘱太医用心诊治,并明确发话,六宫事务暂由皇后全权处理。
消息证实,苏挽月的心情更加沉重。贵妃在此刻“病倒”,无论真假,都意味着后宫之中维持了许久的某种平衡被打破了。皇后独掌大权,而容妃……作为目前后宫中最具影响力的妃嫔之一,又是二皇子生母,在皇后之下,其权势必然水涨船高,活动空间更大。
这对苏挽月而言,绝非好事。容妃本就视她为眼中钉,如今少了贵妃这一潜在的制衡因素,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而且,贵妃的“病”,是否与北疆战事、京城秘道这些风波有关?是主动避祸,还是被迫称病?这一切都迷雾重重。
“小姐,贵妃娘娘这一病,容妃娘娘那边恐怕……”挽星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树欲静而风不止。”苏挽月走到窗边,望着院中凋零的草木,“容妃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如今既能更方便地调动宫中资源,也能更直接地影响皇后。我们必须更加小心。”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让顾先生那边也知晓此事。另外,告诉石砚,近日若在市井听到任何关于宫中、特别是关于贵妃病情或皇后理政的议论,无论大小,都留意记下。”
“是。”挽星应下,犹豫了一下又道,“小姐,那咱们‘霓裳’……之前毕竟有贵妃娘娘的赏识,如今会不会被牵连?”
苏挽月摇了摇头:“暂时不会。贵妃只是病了,并非失势。陛下依旧关怀,无人敢在明面上轻慢。更何况,我们如今已主动收缩,低调行事。只是暗地里的风波,恐怕会更甚。”
正如苏挽月所料,贵妃抱恙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京城权贵圈中漾开了层层涟漪。各家府邸的反应各不相同,但一种微妙的站队和观望气氛开始弥漫。往日与永寿宫走得近的,此刻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而向来依附凤仪宫(皇后)或景仁宫(容妃)的,则隐隐有些扬眉吐气。
数日后,宫中传出皇后懿旨,言及北疆将士辛苦,六宫用度皆需节俭,以为表率。同时,皇后下令整顿宫闱,核查各司局账目,美其名曰“清除积弊,以正风气”。这看似寻常的举措,却让不少人心惊肉跳,谁都知道,这往往是权力更迭时清洗异己的前奏。
而容妃,则在各种场合表现得异常“恭顺谦卑”,对皇后决策无不拥护,甚至主动将自己宫中的份例又削减了三成,赢得了一片“深明大义”的赞誉。但暗地里,景仁宫的人员往来却似乎比往常更加频繁。
这些消息,通过石砚在市井茶楼听到的零碎议论(如某官员家眷抱怨宫中核查严厉,或称赞容妃贤德),以及顾清风其他渠道的补充,断断续续传到苏挽月耳中。她仿佛能看到,在那金碧辉煌的宫墙之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上演,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前朝的格局,乃至北疆的战事和京城的安危。
贵妃的“病”,如同一张悄然落下的幕布,掩盖了太多的真相与算计。苏挽月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边缘,四周的暗流因这宫闱之变而更加汹涌澎湃。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握紧手中有限的筹码,在这变幻莫测的风云中,努力保持清醒,等待时机。而石砚这枚新布下的棋子,或许很快就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