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见礼后,众人被李靖、程咬金等人,迎进一座以巨木垒就的木屋内。
这木屋内的陈设简单,却异常宽敞坚固。
巨大原木为梁,未经精细打磨的石板铺地。
当中摆放着长桌与木墩,墙壁上悬挂着美洲特有的兽皮与羽毛装饰。
众人分别落座,程咬金亲手泡好了茶水。
简单寒暄过后,自然而然转到了开拓成果上。
李靖率先开口:“回陛下,托陛下洪福,我等在此进展,尚算顺利。”
“截至最后一次清点,我等已开辟出宜耕宜种的良田,一百零三万顷。”
“一百零三万顷?”
这个数字甫一出口,房玄龄端茶的手猛地一抖,杯中茶水险些漾出。
他霍然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光芒。
百万顷良田!
这几乎相当于关中平原最膏腴之地的面积!
杜如晦更是下意识地抚掌,脱口而出:
“有百万顷良田为基,则大军粮草无忧,移民实边亦可大规模推行矣!”
李世民虽未言语,但放在眼中精光爆射,显然内心远不如表面平静。
程咬金见众人反应,更是得意,嘿嘿一笑:
“陛下,这开荒的,可不全是咱们的兵!”
“其实主要是那帮土人,帮着出力建设哩!”
他说得委婉,但在场谁都明白话里的含义。
大唐只派了十余万青壮,单靠这点人,就算累死,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内,开垦出这么多地。
甚至十分之一都难!
大部分活,必然是美洲土着“帮忙”干的。
李靖接过话头,报出了第二个数字:“如今,登记在册,受我大唐管辖之土着人口,已逾一百二十万。”
“一百二十万?”
这一次,连素来沉稳的戴胄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他这个户部尚书掌管国家钱袋子与天下户籍,太清楚这个数字的意义了!
要知道,当年闹得轰轰烈烈的汉末三国,其中蜀汉的人口,也就94万。
还不到百万!
换言之。
大唐在美洲控制的人口,已经超过蜀汉。
而这么多人口,必定能创造恐怖的税收。
这都是钱啊!
李世民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但他维持淡定,微微颔首,示意李靖继续。
李靖顿了顿,说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能直接点燃所有人情绪的成果:
“至于黄金,目前累计黄金已达三万斤!”
“三万斤黄金!”
这一下,连李世民再也无法保持镇定,猛地从木墩上站了起来。
三万斤黄金!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财富?
相当于380多万贯钱,接近400万贯钱!
足以支撑起未来数年的重大工程、军费开支!
这无疑是给大唐,注入了一剂无比强劲剂!
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亦是满面红光,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
屋内陷入了寂静,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振奋无比。
李世民缓缓坐回座位,目光扫过李靖、程咬金等一众将领,声音激动:
“好!好!好!”
“百万良田!百万之民,三万黄金!”
“此皆诸位爱卿与数万将士,披荆斩棘,舍生忘死之功!朕心……甚慰!”
“我大唐得此根基,何愁不兴!何愁不盛!”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看向李靖,又问道:
“粮食!药师,今岁的粮秣收成,究竟如何?可曾做到自给自足?”
李靖闻言,神色更为郑重了几分,他微微拱手:“陛下所虑极是。”
“粮秣乃生存之本,臣等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是开拓之初,人力物力皆有所限。”
“虽已垦出百万顷良田,但今年春播之时,只有十五万顷田来得及种植。”
这个数字李世民当然知道,李恪之前就汇报过。
“收成几何?”
李世民问道。
李靖继续回禀:“这十五万顷良田,主要种植小麦与玉米,另有少量区域种植土豆与红薯,以观其效。”
“其中,小麦种植约四万顷,得益于此地土地肥沃,加之风调雨顺,平均亩产竟达到了三石半!”
“三石半?!”
房玄龄和戴胄相互对视一眼,满眼激动,这产量已远超关中熟地的水平。
“玉米种植约五万顷,此物果然适应此地,长势极旺,平均亩产高达七石!”
“至于土豆与红薯,虽面积不大,但其产量……委实惊人!”
“土豆亩产三十五石,红薯更是达到了四十石!”
“陛下!”
李靖拱手道:“综合算来,仅此十五万顷土地之秋收所得,已足以让我等在未来一年内,不仅衣食无忧,更有大量盈余!”
“好!好一个衣食无忧,更有盈余!”
李世民一拍身前厚重的木桌,霍然起身,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环视屋内众臣,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仅开拓半载,就能做到自给自足,且有盈余!此非天佑大唐,何以至此?”
“药师,知节……尔等不仅开疆,更为我大唐立下了万世的粮仓啊!”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亦是满面红光,连连点头。
“壮哉!诸位将军!”
房玄龄抚掌长叹,言辞间充满由衷的叹服:
“于万里之外,蛮荒之地,非但拓土安民,更能因地制宜,创下此等潋滟粮仓,实乃不世之功!”
“古之名将,开疆拓土者有之,然能如诸位这般,立下此等稳固不拔之根基者,鲜矣!”
“此真乃……足兵足食,国之柱石也!”
杜如晦亦是神情激动:“玄龄兄所言极是!”
“百万顷良田乃未来之基,十五万顷丰收,则是活命之本,当下之要!”
“陛下,诸位将军,有开疆拓土之大功劳啊!”
戴胄直接站了起来,对着众人郑重一揖:
“戴胄代天下户部同僚,谢过诸位将军!”
“此间所产,非止养活了此地百万之众!”
“更可大大缓解中原漕运之压,未来若能反哺中枢,其利不可估量!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就连一向持重、言辞犀利的魏征,也肃然道:
“诸位将军垦田以安民,积谷以固本!魏征……亦深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