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这!陆老师难得来探班,我们剧组必须表示表示!”导演很是豪爽,转头又对陆清歌说,“陆老师,您在成都多玩两天,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陆清歌礼貌致谢:“多谢导演,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导演笑得见牙不见眼。开玩笑,陆清歌是什么级别的人物?能来他们剧组探班,本身就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这位爷在文化界和军方都有影响力,结个善缘绝对没坏处。
在一片善意的笑声和目光中,刘天仙终于卸下了一身沉重的头饰和戏服,换上了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像一只轻盈的蝴蝶,飞到了陆清歌身边。
“你怎么来了?都不告诉我!”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娇嗔,手已经很自然地挽住了他的胳膊,仰头看他,眼睛里是藏不住的甜蜜。
“想给你个惊喜。”陆清歌低头看着她,顺手将她耳边一缕被汗水粘住的发丝别到耳后,动作自然又亲昵,“正好成都有个文化展邀请,就提前过来了。”
“骗人,分明就是来看我的。”刘天仙皱了下鼻子,语气笃定,笑容却愈发灿烂。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片场的工作人员们看着这对才子佳人,无不投去羡慕的目光。这才是真正的神仙眷侣。
接下来的两天,陆清歌和刘天仙仿佛要将之前分别的时光都弥补回来,彻底沉浸在了二人世界里。
第一站,自然是吃。
成都,这座以美食闻名的城市,彻底满足了刘天仙这个“小吃货”的胃,也给了陆清歌这个大美食家充分的发挥空间。
他们没有选择那些高大上的米其林餐厅,而是钻进了成都的大街小巷。
在奎星楼街,他们排着长队,买刚出锅的糖油果子,金黄酥脆,甜而不腻。刘天仙吃得嘴角沾了糖屑,陆清歌便自然地伸手帮她擦掉,眼神宠溺。
在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子里,他们找到了一家据说开了几十年的苍蝇馆子,品尝地道的老妈蹄花。蹄花炖得软烂脱骨,汤色奶白,蘸着特制的红油蘸水,入口即化,鲜美无比。刘天仙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连连称赞。
晚上,他们去了锦里。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他们像普通情侣一样,手牵着手,边走边看。看到三大炮,刘天仙好奇地驻足,看着师傅将糯米团子抛扔、击打,发出“砰砰砰”三声巨响后落入黄豆粉中,然后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份,和陆清歌分着吃,糯叽叽的口感让她满足得像只偷腥的小猫。
看到担担面、龙抄手、钟水饺……几乎每样小吃,她都想尝一口。陆清歌便负责买,负责拿,负责在她吃不下的时候,自然地接过她剩下的食物解决掉。
“完了,又要长胖了。”刘天仙摸着微微鼓起的小肚子,哀叹道。
“没关系,胖点好看。”陆清歌看着她,语气认真。
“真的?”刘天仙狐疑地看着他。
“嗯,手感好。”
“……陆老师!你学坏了!”
第二站,是闲逛与静谧。
他们去了人民公园,在鹤鸣茶社找了个竹椅坐下,点两盏盖碗茶。看当地的老人们打麻将、遛鸟、聊天,感受着成都独有的悠闲“巴适”氛围。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洒下斑驳的光点,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刘天仙靠在陆清歌的肩膀上,闭着眼睛,感受着微风和茶香,轻声说:“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陆清歌握住她的手,没有说话,但掌心传来的温度已然是回答。
他们还去了杜甫草堂。走在幽静的竹林小径上,感受千年前诗圣留下的文脉气息。陆清歌本身就是文学大家,对于杜甫的诗作和生平自是信手拈来,低声为刘天仙讲解着,声音温和,如同最专业的导游。刘天仙依偎在他身边,听得入神,看向他的眼神里,除了爱恋,更多了一份崇拜。
“陆老师,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她感叹道。
“只是恰好知道一些。”陆清歌一如既往的谦逊。
夜晚,他们入住的是成都一家颇有设计感的精品酒店,房间带一个可以看到城市夜景的小阳台。他们相拥在阳台的沙发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和远处的灯火阑珊,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
没有镜头,没有工作,没有旁人的打扰。只有彼此的心跳和呼吸声。
刘天仙会跟他分享剧组里的趣事,哪个小演员特别可爱,哪场戏拍得特别辛苦。
陆清歌则会跟她聊聊蘑菇屋的“惨状”,陈赤赤和邓潮如何“坑”他,听得刘天仙咯咯直笑。
“活该,谁让你老是让他们蹭饭。”她嘴上说着,手却更紧地抱住了他。
他们也会就着一部电影、一本书展开讨论,有时观点不同,便会有一番有趣的“争论”,但最终总会以陆清歌带着笑意的妥协(或者说,更高级的说服)告终。
如胶似漆,大抵如此。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碰,都充满了无需言说的亲密与默契。陆清歌的理性与沉稳,在刘天仙面前化为了无尽的包容与温柔;而刘天仙的清冷与仙气,在陆清歌身边则变成了全然依赖的小女孩姿态。这种反差,构成了他们之间最动人的甜蜜。
两天的甜蜜时光倏忽而过,陆清歌此行的重要行程——成都传统文化交流展,如期在省美术馆举行。
这次展览规格很高,汇聚了全国不少文化名流、艺术大家,旨在弘扬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作为国内顶尖的作家,同时亦是书法协会成员,陆清歌的出席,无疑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展览现场,媒体云集,嘉宾众多,气氛庄重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