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4072年)二月初一(辛卯日),皇上亲自祭祀历代帝王。
原元朝平章柴驴儿、右丞于真从宁夏前来投降,皇帝赐给他们不同的衣服、丝绸和锦帛。
任命工部尚书李敏为江西行省参政。
诰令说:“国家设立行省来分别镇守一方区域,凡是军事和民政的事务都由其统领。担任重要的职务,不是有谋略可以辅佐君主、有才能谋略可以施惠百姓的人,怎么能够胜任呢?之前的嘉议大夫、工部尚书李敏,现在被授予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的官职)。你还务必施展才能谋略,进一步光大清明的政治,使教化得以推行而风俗变得美好,事业成功而百姓安乐,以符合我选拔任用(你)的心意,希望(你)努力啊!”
壬辰日夜里,月亮遮住了五诸侯星。
癸巳日,把外国的山川附祭在各省山川之后。
在此之前,礼部尚书牛谅说:“京都已经停止祭祀天下山川,那四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川也不是天子应当亲自祭祀的。”于是命令另行商议祭祀的礼仪并上报。
到这时,中书省和礼部上奏说:“将外国的山川附祭在各省,比如广西就应当附祭安南、占城、真腊、暹罗、锁里,广东就应当附祭三佛齐、爪哇,福建就应当附祭日本、琉球、渤泥,辽东就应当附祭高丽,陕西就应当附祭甘肃、朵甘、乌思藏,京城不再祭祀。”他又说:“各省山川与风云雷雨之神的神位都在坛的正南方向,那么外族山川的神位应该分在东西两侧,在同一个坛中共同祭祀。”皇帝批准了他的奏疏,命令中书省颁布施行。将要举行祭祀的时候就派遣一名官员前去监督祭祀活动。
甲午日,设置湖州守御千户所。诏令刑部官员:从今以后,凡是犯了杂死罪的人,免除死罪,服终身劳役;犯了徒刑、流刑的人,按照年限服劳役。官吏收受赃物以及犯各种私罪应当被罢免职务差事的,贬谪到凤阳去屯田耕种;百姓犯了流放之罪的,到凤阳服劳役一年,然后屯田耕种。
皇上又对掌管刑罚的官员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的性情是喜欢生而厌恶死。我治理天下,日夜都不能安宁,常常担心刑罚使用不当,违背天道,所以特地颁布宽宥的法令,凡是犯了杂罪的死囚,都让他们去服劳役、屯田种地,来保全他们的生命,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悔罪改过,重新做一个好人。你们应该体会我的这个心意,务必寻求公平,使刑罚得当,下面没有冤屈压抑的情况,那就不辜负我对你们的委任了。”
乙未日,开始制作陪同祭祀官员进入天坛的牙牌。凡是天子亲自祭祀,参与祭祀的人就佩戴(它)进入(祭祀场所)。牙牌有两种,圆形的,由参与祭祀的官员佩戴;方形的,由执事人员佩戴,牙牌都藏在皇宫内库,遇到祭祀时就发放给他们,祭祀结束后就收回,没有牙牌的人不得进入祭坛。
丁酉日,派遣官员到先师孔子庙举行释奠礼。
戊戌日,祭祀大社(土地神)和大稷(谷神)。
己亥日,废除保定府遂县,将其土地并入安肃县,改太原府平晋县为太原县。
庚子日,皇帝召来晋王府相府左傅兼太原都卫都指挥使谢成,让他入朝担任大都督府都督佥事,依旧担任左傅。
辛丑日,举行祭祀日神的典礼。诏令永宁卫指挥使杨广、成都左卫指挥同知何诚前往京城。
壬寅日,重新制定颁赐和迎接诏诰的礼仪,礼部尚书章善说:“百官在御前接受赏赐和迎接诏书的礼仪没有确定,请将它制定为法式,向朝廷内外公布。凡是朝廷官员接受赏赐,要在皇帝面前跪着接受,如果是衣物就要穿上再拜谢赏赐,都是行五拜叩头之礼。在官署接受赏赐的人,先行四次拜礼,接受赏赐以后,再行四次拜礼。在京城之外的众多官署迎接皇帝的诏书赦令时,要先穿上礼服到郊外迎接,用龙亭和仪仗引导到办公的官署,排好队列后,行四次跪拜礼,跪着听宣读完诏书赦令后,俯下身去伏地然后起身,再行四次跪拜礼并且行舞蹈礼(一种礼仪动作),三次高呼万岁,再行四次跪拜礼才结束。凡是皇帝的车驾出入,经过州县,官员和父老可以在仪仗队伍之外道路右边五十步的地方俯伏等候皇帝的车驾经过;皇帝车驾停留的地方,官员要身着朝服迎接拜见,行五拜叩头礼。那些在外面迎接的公侯大臣、近侍等官员,礼仪也都相同。她接受了诰命。如果是各司的正职官员,就要在正厅穿上朝服行四拜礼,接受任命以后,再行四拜礼。如果是首领官、属官,就在自己家中像前面的礼仪一样拜受(赏赐等)。如果官员的祖父母、父母受到封赠,迎接诰命到家的时候,祖父母、父母就和子孙各自穿戴好礼服跪拜接受,男子在正厅接受,妇女在中堂接受。如果(被追赠的长辈)已经去世,那么他的子孙就要跪拜接受(追赠的文书等),选择一个日子来焚烧黄纸(进行祭祀告知等活动)。”
又制定了颁发诏书给各藩国以及藩国迎接诏书的礼仪。在此之前,众多官员在皇城值夜班。冬至日鸣钟以后,尚宝卿在皇帝座位的南边设置宝案,侍仪司在宝案的南边设置诏书案,承制官在殿上的东边和丹陛的东南边就位,文武侍从在殿上左右两边就位,使者在丹墀中就位。文武百官侍立在文武楼的北面,东西相对。将军站在宫殿左右两边、奉天门左右两边和丹陛上的四个角落。金吾卫在午门外布置武士和兵器,拱卫司在宫殿前的台阶和台阶下的空地上布置仪仗。东西和声郎在宫殿前红色台阶的南面设置音乐。侍仪司在午门外设置龙亭、仪仗队和大型乐队。鼓初严,文武百官各自穿着朝服入朝。接着击鼓,奏第二次严乐,官员们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三次警严后,侍仪官奏报“外办”。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走出,来到奉天殿,音乐奏起,皇帝登上御座,音乐停止,卷起门帘,鸣鞭报时结束,礼部官员捧着诏书到宝案前,用玉玺盖章,中书省官员、礼部官员一同将诏书捧到皇帝面前呈奏,用黄色销金包袱包裹放在盘子里,放在案上。引礼官引导使者到丹墀的拜位。典仪官高唱“鞠躬”“拜”,音乐奏响,使者行四拜之礼,起身,音乐停止。承制官在皇帝面前跪着承接皇帝的旨意,从中间的门出来,走到丹陛上说皇帝有旨意。使者跪下,秉承皇帝旨意的官员宣布制书说:“皇帝敕令,派你某人奉诏书前往晓谕某国,你应该恭敬地接受我的命令。”宣读诏书结束,使者伏地行礼,起身,站直身体,音乐奏响,行四次拜礼,音乐停止。礼部官员走到桌案前捧着诏书从殿中门走出,从中间的台阶下来,将诏书交给使者。盛大的音乐演奏起来。使者捧着诏书从奉天中门出来,来到午门外,将诏书放在龙亭中。侍仪官奏报:“礼仪完毕,皇帝起身,奏乐,皇帝回宫,停止奏乐。”文武百官依次退出。各部门要派出一名正官护送诏书到国门外。
使者进入蕃国的国境。先派人通报蕃王,蕃王派遣官员远远地迎接。在此之前,命令有关部门在京城门外的公馆设置帐篷,悬挂彩带,在正中间设置龙亭,准备好金鼓、仪仗队、鼓乐,等候迎接引导。又在城内的大街小巷挂起彩饰。在王宫内,于宫殿之上的正中间设置阙庭,在阙庭前面设置香案,在香案的东边设置使者的位置,在蕃王宫殿台阶的东北方设置宣读诏书的座位,在殿庭中设置蕃王的拜位,面朝北方。藩国众多官员的拜位在藩王拜位的南边,捧诏书、宣读诏书、展开诏书的官员的位置在开读案的北边,两名司礼人员的位置在藩王拜位的北边,两名引礼人员的位置在司礼人员的南边,四名引班人员的位置在众多官员拜位的北边,都东西相对。在殿庭东西两侧陈列仪仗,在众官拜位的南边设置乐队的位置,乐队面向北。那迎接诏书的官员要远道迎接诏书,将诏书迎接到馆舍中,安放在龙亭中。到了这一天,蕃王率领国中众官耆老在国门外迎接。国王穿上冕服,众官员穿上朝服,行完五拜之礼后,国王和众官员在仪仗和鼓乐的引导下前行,将诏书迎回宫中。引导礼官引领王进入,到行拜礼的位置站定,各位官员、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各自进入并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使者来到前面向南站立,声称有皇帝的诏令,音乐响起,国王和众官员以下都四次下拜,音乐停止。司赞官宣告开始宣读(诏书之类)。宣诏官、展诏官登上开读案,使者到龙亭前,捧着诏书交给捧诏官,捧到开读案前,宣诏官接受诏书,展开宣读,赞礼官喊‘跪’,蕃王和众官员以下都跪下。宣读诏书完毕,捧诏书的官员仍旧捧着诏书到龙亭之中,蕃王以及众官员以下的人都俯身伏地而后起身,音乐奏响,行四次拜礼,音乐停止,鞠躬并舞蹈且高呼万岁三次,音乐奏响,又行四次拜礼,音乐停止。礼仪结束后,把诏书交给有关部门颁布施行。王脱下丧服与使者相见,蕃王坐在西边,使者坐在东边。凡是举行礼仪活动,都由司赞来唱礼。
赐给藩属国印绶时,陈列陈设行礼,都和颁发诏书的礼仪相同。只是赐予印玺时就在宫殿台阶上东边设置桌案。皇帝命令你授予某国国王印玺,你要恭敬地接受我的命令。如果有赏赐的东西,就一起宣布。使者到达蕃国后,要先通报蕃王,蕃王出来迎接,安排陈设(举行仪式的用品等),行礼,都如同迎接诏书(时一样)。但国王和众多官员穿着平常的服饰,骑着马在前面引导,到达王宫后,将龙亭放置在正殿当中。王和众官员行四拜之礼,起身,引礼官引领王到龙亭前,使者宣称有皇帝的诏令。赞礼官喊道:“跪下。”王和众官员下跪。使者宣布制命说:“皇帝派使者我拿着印玺赐给你们国王某某,并赐给某物。”宣读完毕,使者捧着印玺以及其他物品面向西交给蕃王,蕃王跪着接受,再把这些东西交给身边的人。礼毕,引礼官唱俯伏,兴,王和众官都俯伏,兴,王回到座位上,再次行四拜礼。礼仪结束后,国王与使者相见,完全按照接见诏书使者的礼仪。
甲辰日,赏赐山东青州都卫的马步军一百九十多人,白金三千八百多两。
乙巳日,提拔都督府经历韩焯担任户部尚书。
丙午日。任命户部尚书俞溥担任江西行省参政。
御制的《资世通训》写成后,皇上对身边的侍臣说:“作为君主,是臣民的主宰,承担着治理和教化的责任。上古时代的帝王,他们的治国之道与天道相同。现在我统一了天下,日夜操劳,思考着用来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风俗,恢复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于是撰写了这部书,用来表示训诫之意罢了。”侍臣们都说:“这是臣民世世代代的宝物啊。”这本书一共十四章,第一章是《君道章》,说的是勤劳节俭、仁爱恭敬等十八件事;第二章是《臣道章》,说的是忠诚、孝顺、不欺骗、不蒙蔽等十七件事。其次是民用、士用、工用、商用等十二章,都是用来告诫士人和百姓的。皇帝下诏刊印发行这本书。
己酉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川、城隍、旗纛等各路神只。
任命朱善为翰林修撰,张迥、高达善、黄琮、张美和为国子助教。
庚戌日,派使者前往北平,赐给各卫士兵六万套冬衣。
辛亥日。设置四川镇南宣抚司、镇边忠义安抚司、忠义蛮夷安抚司、池着、田阿、世业三个洞的长官司、大旺宣抚司、东流安抚司、皮蜡、井垻、九明蛮夷三个洞、市备全园四个长官司。任命土人墨答为镇南宣抚使,驴蹄为镇边忠义安抚使,耳毛为忠义蛮夷安抚使,驴卜为池着洞长官,墨吾为田阿洞长官,达叔为世业洞长官,驴独为太旺宣抚使,果出为东流安抚使,皮蜡为皮蜡洞长官,白哥为井垻洞长官,黑七为九明蛮夷洞长官,板驴为市备全园长官。
太原都卫抓捕并押送原元朝刘平章所任命的伪知州薛彦举等二十四人到京城,将他们发配到海南戍守。
太阳当中有黑子。
壬子日,任命户部尚书马贯为浙江行省参政。改太原府的代县为州,使崞县、繁峙县、五台县这三个县隶属于它。
癸丑日,太祖祭祀先农神,亲自耕种籍田。皇帝派遣使者下诏给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率领济宁侯顾时等人返回京城,他们所统领的军队就让颍川侯傅友德、南雄侯赵庸、都督同知何文辉统领镇守北平。
设置书画库官员一人,为正九品,隶属于礼部。
命令赏赐在京城的工匠钱,总共有八千三百多人。
赐给凤阳各卫所的士兵夏布,每人两匹。
甲寅日,任命御史中丞商暠为浙江行省参政。
乙卯日,将汉中府沔州改为沔县。革除山东济南府堰头税课司,其课税收入由在城税课司一并收取。
戊午日,升金筑长官司为安抚司,任命长官密定为安抚使。
庚申日。命令刑部尚书刘惟谦重申马政,并告诫他说:“马政,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近来下令设立太仆寺,让京城附近的百姓养马,期望马匹能够繁衍生息。恐怕有关部门敷衍了事,对马匹的饲养处理不当,或者在巡视的时候骚扰危害养马的百姓,这些都应该告诫他们。以前在汉朝初期,一匹马价值百金,天子都不能凑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到了汉武帝时期,民间大街小巷都有马,田野间马匹成群,于是能够向北征伐强大的少数民族,以威力使戎狄顺服。唐朝初期,才得到隋朝遗留下来的三千匹马,等到张万岁担任太仆时,马匹数量达到七十多万匹。这难道不是因为任用了合适的官员,马政得以完善发展的缘故吗?你要为朕阐明有关养马的政令,严格督责相关部门,全心尽意地饲养放牧(马匹),务必使(马匹)繁殖增多。有不按照法令办事的人就治他的罪。”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