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散尽的第三日,万脉宗的山门在传承之树旁缓缓显现。那不是寻常宗门的石制牌坊,而是由护脉纹交织而成的光门,门楣上的“万脉”二字,时而化作赤鳞草的韧,时而变作海螺的柔,时而凝为骨刀的刚,正是所有考生“心相”的凝聚。
“入此门者,先立‘三约’。”光门后传来鸿钧老祖的声音,却不再是威严的审判,更像师长的叮嘱。三道金光从门内飞出,化作石碑立在门前:
?\t一约:护脉先护生,不可恃强凌弱;
?\t二约:知错即改,不执己见,不讳己过;
?\t三约:心向洪荒,不恋虚名,不谋私利。
褐衣少年第一个上前,掌心按在石碑上,骨刀虽已消失,体内的道基却与碑文共鸣:“我守的是田里的草、身边的人,约,我立。”他的名字瞬间刻在第一块碑上,字迹带着赤鳞田的暖。
青衣少女捧着玉简跟上,玄天宗的阁徽在她眉心闪烁:“辨真伪、承对错,是我太爷爷的愿,也是我的道。”第二块碑上,她的名字与“明辨”二字相生。
阿芽的灵鹿用鹿角轻触石碑,绿光流转间,少年的声音清澈:“灵鹿说,万物有灵,护脉就是护它们活下去。”第三块碑上,“仁心”二字随他的名字亮起。
镇玄派的老者们相视一笑,齐齐按上石碑:“改‘镇’为‘正’,以余生补先祖之过。”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侧,与年轻弟子的名字相映,竟生出种“承前启后”的暖意。
连木生、小童这些平凡人也上前了。樵夫木生的手掌粗糙,按在碑上却稳如磐石:“我不懂什么道,只知道护着幼鹿、守着山林,就是该做的事。”石碑竟为他破例,刻下“守拙”二字。
光门缓缓洞开,门内并非想象中的琼楼玉宇,而是片广阔的试炼场,场中复刻着北海冰原、南疆密林、断尘渊的场景,只是此刻不再凶险,反而成了悟道的镜:冰原的寒里藏着“勇”,密林的瘴中含着“定”,断尘渊的火内裹着“诚”。
“这些‘题’,以后要你们自己出,自己解。”山君的声音从试炼场深处传来,它与恶蛟、穷奇等山海异兽立于场中,已恢复护法真身,“我们是考官,也是你们的引路人。”
恶蛟尾尖指向场边的石壁,上面正自动浮现出新的名字——是那些未通过初试,却在灾劫中展现出微光的人:有在寒妄气中护住同伴的怯懦修士,有在妄瘴里紧记归途的迷途者,“天道试永不落幕,心变了,路就会重开。”
传承之树的叶片此刻成了最好的传讯符,将万脉宗开宗的消息传遍洪荒。黑风谷的农妇给赤鳞田浇水时,看见叶片上的场景,笑着对田里的苗说:“看,那些娃有好去处了。”听潮阁的渔翁收起渔网,望着东海的方向,螺号声里多了份“安心”。
阿禾站在光门外,望着那些年轻的身影踏入试炼场,褐衣少年正试着用新领悟的“护脉刀意”融化冰原的镜,青衣少女在密林的镜中对照帛书,阿芽的绿光与灵鹿的鹿角相辉,照亮了场中的暗礁。
她知道,自己不必进去了。传承之树的根须已与万脉宗的护脉纹相连,她的“道”,就在这树下,记着每个名字,看着他们成长,等着更多人带着初心而来。
风穿过光门,带着门内的朝气与门外的烟火,吹向洪荒的每个角落。试炼场的石壁上,新的名字还在不断浮现,像无数颗星星,在“万脉”的天空下,渐渐连成了片璀璨的光河。
而这场关于“心”的考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