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的日子,枯燥而平静。
代偿每日与泛黄的纸页和尘埃为伴,像个被遗忘的影子。
王海科长偶尔会来“视察”,看到代偿埋头在一堆故纸堆里,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神色,叮嘱几句“好好干,基本功要扎实”之类的官话,便背着手离开。
【目标情绪:轻视加深至80%,放心70%】
代偿心如明镜。
王海希望他被磨掉棱角,希望他在这片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最终沦为平庸。
可惜,王海打错了算盘。
对代偿而言,这座档案室不是冷宫,而是一座宝库。
【暗影账簿系统】虽然依旧残破,但在接触大量原始文件后,似乎恢复了一丝“活力”。
它不再只是闪烁,而是能偶尔给出一些更具体的提示,比如某份文件的附件可能缺失,或者某个项目的后续批复与前期纪要存在时间逻辑上的矛盾。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或“缺失”,在普通人眼里或许毫无价值,但在代偿这个拥有未来视角和系统辅助的人看来,却可能是揭开黑箱的缝隙。
他尤其关注所有与“城南老工业区”及“鼎鑫实业”相关的档案。
利用整理归档的机会,他将这些文件按照时间线、部门、关联人物重新梳理,暗中标记。
那个系统提示的“市档案馆-b区-201x年-第73号盒”如同一个坐标,深深印在他脑海里,但他按兵不动。
现在还不是动用这张牌的时候,他需要更合适的时机和更安全的渠道。
除了挖掘信息,他也在观察人。档案室并非只有他一人,还有一个即将退休、沉默寡言的老管理员赵师傅。
代偿没有因为对方即将退休而怠慢,反而主动帮忙搬运重物,闲暇时递根烟,虚心请教档案管理的门道。
起初赵师傅很冷淡,但久而久之,也被这个勤快、懂礼的年轻人打动,话渐渐多了起来。
从赵师傅零碎的闲聊中,代偿了解到不少办公厅的人事变迁、部门恩怨,甚至是一些领导不为人知的癖好和小道消息。
这些信息,在某些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藏锋于拙,寓清于浊。 他像一株藤蔓,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伸展着根系,静待破土而出的时机。
这天下午,代偿正在核对一份年度预算草案,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来的不是王海,而是之前那个怯生生的女同事,小林。
她手里端着一杯热咖啡,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同情:
“代哥,休息会儿吧。
王科长他们……
都去参加苏市长主持的城南项目专题会了。”
代偿抬起头,接过咖啡,温和地笑了笑:
“谢谢。
开会是好事,说明项目推进顺利。”
小林欲言又止,压低声音:
“可是……
他们根本没叫你。
而且,我听说……
听说王科长在会上,把你那份报告里的观点,当成他自己的分析提出来了!
还说得头头是道,得到了苏市长的肯定!”
代偿端着咖啡的手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很快消失,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温和表情:
“哦?
那是好事啊。
说明科长的水平高,能提炼出有用的东西。
我的想法不成熟,科长能完善利用,也是为工作做贡献嘛。”
小林瞪大了眼睛,似乎难以理解代偿的“豁达”:
“代哥!
你……
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
他这是抢功啊!”
“功劳是集体的,工作干好就行。”
代偿喝了口咖啡,语气平淡,
“小林,谢谢你来告诉我。
不过这些话,以后不要再对别人说了,影响团结。”
小林看着代偿平静无波的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带着满腹疑惑离开了。
档案室重归寂静。
代偿放下咖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停放的各式公务车,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抢功?
王海啊王海,你果然还是这般急不可耐,这般愚蠢!
他非但不生气,反而想笑。
王海这一手“移花接木”,看似聪明,实则是自寻死路!
首先,那份报告的观点尖锐且敏感,王海敢在会上大放厥词,等于把自己绑在了这个火药桶上。
一旦项目出事,第一个被追问责任的就是他!
其次,苏文瑾是何等人物?
她岂会看不出王海的斤两?
那份报告的风格和深度,与王海平日平庸的作风截然不同。
王海的抢功行为,在苏文瑾眼里,恐怕更像是一场拙劣的表演,反而会让她更加怀疑报告的真实来源,以及王海背后的动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代偿,才是信息的源头活水。
王海抢走的,不过是一瓢已经舀出来的死水。
真正的杀招,还隐藏在水面之下。
“叮——”
手机响起,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报告已阅。
静候。”
代偿看着这条短信,瞳孔微微收缩。
这个号码……
他前世记忆中没有印象。但发送时机如此精准,内容如此意味深长。
是苏文瑾的又一次试探?
还是……
纪委那边的人?
他删掉短信,心中却波澜涌动。
棋局,比他预想的更加复杂。
但猎人,已经从四面八方,露出了踪迹。
他回到桌前,拿起一份新的档案。
风暴来临前,最需要做的,是继续深挖洞,广积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