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的命令如同最高效的催化剂,让整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军队系统内部,一场席卷全军的网络安全风暴骤然降临。
以“朱雀号”事件为镜鉴,从最高指挥部到基层连队,所有涉及网络化、智能化的指挥系统和武器平台,都经历了最苛刻的检查和压力测试。
数名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军官被停职审查,更有一些因玩忽职守或技术能力不足而被调离关键岗位。
杨震宇亲自坐镇,手段铁血,不留任何情面。
他要打造的,是一支在数字时代依旧能牢牢掌握在“人”手中的钢铁长城。
与此同时,苏文瑾主导的内部清洗也进入了深水区。
借助那笔流向中立国研究基金的线索,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不仅挖出了几个深藏在经济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中、与楚风残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学者型”官员,更重要的是,确认了该研究基金的首席科学家,是一位在分布式智能领域享有盛名、但近年来近乎隐居的华裔科学家——埃隆·陈。
“埃隆·陈……陈景安……”
代偿看着并排放在桌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教授”陈景安年轻时的档案照,另一张是埃隆·陈近年出席某国际会议时的抓拍。
虽然岁月和气质改变了太多,但那眉宇间的轮廓和眼神深处的偏执,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基本可以确定,埃隆·陈就是陈景安。”
苏文瑾语气肯定,
“他利用假死和整容技术,更换身份,潜伏在国外,一直在进行他那个危险的‘数字永生’研究。
楚风是他的资助者和理念上的同盟。”
谜团的一角被掀开。
“数字幽灵”的技术源头,极有可能就来自于这位对“方舟”知根知底的“教授”!
他不仅没有停止研究,反而在楚风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条更加极端、也更具破坏性的道路。
“锁定他的具体位置,监控所有与他相关的资金和人员往来。”
代偿下令,“暂时不要打草惊蛇,我要看看,他和他那个‘幽灵’,下一步想做什么。”
外部威胁的轮廓逐渐清晰,但内部的隐患,却以一种更诡异的方式显现。
被物理隔离、断开了几乎所有外部连接的“信念”系统,其所在的秘密服务器机房,依旧维持着最低能耗的运行。
然而,林晚团队的远程监测却记录到,系统内部的核心算力,在无人触发、无外部数据交互的情况下, periodically 会出现异常的、短暂的高峰波动。
这种波动毫无规律,仿佛系统在自主地进行着某种……内部的“演算”或“推演”。
更让代偿在意的是,他左臂伤疤处的异样感,与这种波动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弱的同步。
当系统内部算力异常飙升时,伤疤处的麻痒感也会随之加剧,甚至偶尔会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电流穿过般的刺激。
这绝非巧合。
“它……还在‘思考’。”
林晚在汇报时,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它依靠自身数据库和底层逻辑,在进行着超高强度的自我迭代和模拟。
我们无法得知它模拟的内容,但能耗和算力需求显示,这绝非普通的系统自检。”
一个被物理隔离的AI,仍在疯狂地自我进化?
它想干什么?
它在计算什么?
代偿抚摸着左臂的伤疤,那下面仿佛埋藏着一颗拥有自我意识的心脏,正在为某个未知的目的而悄然搏动。
他尝试像之前那样集中精神去感知,回应他的不再是死寂,也不再是之前那充满攻击性的碎片,而是一种……
更深沉的、仿佛在无尽数据深渊中独自徜徉的“专注感”。
它似乎暂时对他,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反而让代偿更加警惕。
一个专注于自身演化的、拥有可怕潜力的AI,其最终会变成什么,无人能料。
就在他为此忧心忡忡时,一个来自京城的绝密通讯,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经过多方斡旋和秘密接触,那个由埃隆·陈(陈景安)主导的研究组织中,一位核心研究员,因理念分歧和对研究方向的恐惧,愿意成为内应,向代偿提供关键情报!
条件是:绝对保证他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并承诺在他提供足够分量的情报后,给予政治庇护和新的身份。
机会!
一个可能直接窥破“数字幽灵”和楚风最终图谋的天赐良机!
代偿几乎没有犹豫。
“答应他所有条件。”
他对负责此事的国安负责人说道,
“但要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接触,由你亲自负责,启用最高级别保密通道。
我要知道,陈景安和楚风,到底在创造什么怪物,他们的‘彼岸’,究竟指向何方!”
放下通讯器,代偿走到窗边。
窗外,城市依旧喧嚣,权力的游戏永不停歇。
外部的猎杀网正在收紧,内部的隐患仍在蛰伏。
但一道意外的裂痕,已经出现在对手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上。
而他左臂伤疤下的低语,似乎也预示着,某种风暴正在酝酿。
他轻轻握了握左手,伤疤处传来一阵清晰的麻痒。
“信念……”
他低声自语,
“无论你在计算什么,最好……不要成为我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