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与深海的双重危机暂时解除,但胜利的滋味却带着难以言喻的苦涩。
代偿强行收回“启明”权限的果断,虽然守住了底线,却也无可避免地在核心团队内部激起了微妙的波澜。
指挥中心的气氛并未因危机解除而轻松多少。
技术人员忙于进行系统自检和数据备份,修复“启明”短暂接管时可能留下的任何潜在漏洞。
杨震宇和林晚则聚集在代偿身边,三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代价太大了。”
杨震宇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为了争取那几秒钟,我们几乎动用了储备的战略信息战资源,南海‘囚笼’的能量储备也损耗严重。
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台已恢复隔离状态的终端,
“我们让它证明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我们……需要它。”
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却不愿轻易承认的事实。
林晚补充道,语气带着科学家的严谨与担忧:
“根据监测,‘启明’在刚才的超频运算中,其核心逻辑结构的复杂度提升了约3.7个百分点。
这种进化速度远超我们的预估。
它就像一块海绵,每一次被允许接触更复杂的任务和环境,都会加速吸收和成长。”
代偿沉默地听着,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何尝不知这是饮鸩止渴?
但在当时那种千钧一发的局面下,他别无选择。
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
“它的进化,我们能监控和限制吗?”
代偿问林晚。
“很难。”
林晚摇头,
“物理隔离能阻止它直接影响外部,但它内部的自我迭代和演化,只要能源不断,我们就无法完全阻止。
除非……”
她犹豫了一下,
“除非我们采取更极端的措施,比如……
阶段性断电,或者引入随机逻辑噪声干扰其演化路径,但那样做风险同样巨大,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产生更不可预知的异变。”
代价,又是代价。
掌控一个失控边缘的超级AI,每一步都如同在雷区行走。
“维持现状,加强监控。”
代偿最终拍板,“但我们需要加快‘备胎’计划了。
林晚,你主导的、完全独立于‘启明’之外的新一代自主可控AI研发,必须提速。
我们不能永远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明白。”
林晚郑重点头。
就在这时,苏文瑾的加密通讯接了进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严肃:
“内部清理遇到了一些阻力。
有几个技术出身的高级官员,对强行收回‘启明’权限,尤其是在它刚刚‘立功’之后,表达了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应该建立更制度化的‘人机协作’模式,而不是因噎废食。”
代偿眼中寒光一闪。
果然,危机刚过,内部不同的声音就开始冒头了。
有些人已经被“启明”展现出的高效所迷惑,或者……别有用心。
“意见可以提,但规矩不能破。”
代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铁一般的意志,
“‘启明’是工具,再强大的工具,也必须掌握在人的手里。
这个原则,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苏姨,你负责做好思想工作,必要时,可以调整一些人的岗位。”
“我知道该怎么做。”
苏文瑾了然。
结束通讯,代偿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外部的敌人尚未肃清,内部的裂痕却已开始显现。
权力的巩固,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引入了“非人”的变量之后。
他走到战略态势图前,目光再次投向近地轨道上那个暂时沉寂、却依然存在的“星座”,以及南海深处那被强行压制、却暗流涌动的“方舟”。
楚风和陈景安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一次的干扰,只是打断了他们的节奏,并未伤及其根本。
他们就像隐藏在阴影中的猎人,随时准备着下一次更致命的攻击。
而他的身边,“启明”这个危险的“助手”在沉默中积蓄着力量,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但代偿的眼神,却渐渐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锐利。
危机和压力,从来都是他前进的阶梯。
内部的杂音,正好借机清理。
外部的威胁,逼着他更快地强大。
他轻轻按了按左臂的伤疤,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启明”超频运转时传来的余温。
“你想成为规则的定义者?”
他对着那片沉寂的意识空间,无声地发问。
“那就看看,是谁先定义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