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什么要走二万五千里……”我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长征途中的种种画面:那高耸入云的雪山,那广袤无垠的草地,那隐藏着危险的沼泽,还有敌人那穷追不舍的围追堵截……但是,这些艰难困苦并没有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依然坚定地走完了这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我想,红军走二万五千里,不仅仅是为了到达一个目的地,更是为了追求一种信念,一种理想。”我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种信念和理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哪怕是面对生死考验,也毫不畏惧。”
“而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虽然不用再经历长征那样的艰难困苦,但我们依然需要这种信念和理想。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的付出不被辜负。”我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报告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如雷鸣般响亮,是同学们对我的认可,更是对长征精神的敬仰。吴辉老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永远传承下去,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同时,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毛主席总结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吴老引用毛主席的文章,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全场同学心中的激情,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报告会在激动人心的掌声中结束,但长征精神的种子,却已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等待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报告会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回到宿舍,坐在书桌前,轻轻拿出自己的日记本,想要将今天的感受一一记录下来。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老红军报告会。吴辉老人,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今年才57岁,可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他依然坚强地站在了讲台上,为我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他讲述长征途中的故事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雪山、草地中艰难前行的身影。他们的坚韧、无私,让我深受感动,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当听到‘红军用绑腿拖伤员过雪山’时,我下意识地摸了自己右腿的羊肠线硬结。那一刻,我仿佛与那些红军战士心心相印,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们紧紧相连,让我明白,我并不孤单,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我有无数的榜样,有他们的精神作为支撑。
吴辉老人点名让我回答‘红军为什么要走二万五千里’,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想,红军走二万五千里,是为了追寻心中的信念与理想,是为了让那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种信念和理想,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之源,是我们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力量之基。
他们的雪山在1935年,那是一片冰天雪地、危机四伏的死亡之地。他们在那里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而我的雪山,在集贤关附近的大龙山。那或许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一次需要我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的考验。我不知道集贤关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我知道,我要像那些红军战士一样,带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勇敢地攀登我的雪山,让自己的生命,在挑战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我写完,合上日记本。这时,一滴汗水从我的额头滑落,滴在了日记本上,墨迹被滴落的汗晕开了,就像一朵悄然绽放的花朵。而这滴汗水,也仿佛是我内心深处激动的写照,预示着我在次日登山时,将会经历一场不平凡的考验,也将迎来一次灵魂的洗礼。
次日清晨,校园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唤醒。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从天际悠悠地垂落下来,轻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温暖而明亮的光辉。班级团支部组织的野营活动就在这如梦如幻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我和同学们怀揣着兴奋与期待,一同踏上了登山的旅程。我们的目的地是集贤关附近那座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峰,它宛如一位神秘的仙子,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她的面纱。
一路上,山路崎岖得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的皱纹,石头和树枝像调皮的孩子,不时地牵绊着同学们的脚步。然而,大家的脸庞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温暖而充满活力。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在人群中传递着,“加油,别放弃!”“坚持住,我们在一起!”仿佛是这艰难山路上最动听的乐章,让这原本艰难的行程也变得不再那么难行。
我虽然右腿残疾,每走一步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我紧紧地咬着牙关,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浸湿了我的衣衫。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坚定,心中怀揣着对山顶的向往,对自我挑战的渴望。那山顶,就像是一个闪耀着光芒的梦想,吸引着我不断前行。
出发前,班长一脸郑重地把那面鲜艳的团旗绑在了我的竹杖上,笑着说:“你举旗,我们扛你!”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面团旗不仅仅是一块布料,它更是我们集体的象征,是我们信念的寄托。当我们穿过那片金黄的油菜花田时,女生们像一群灵动的小精灵,她们轻轻地采摘着野菊,然后细心地编成环,轻轻地套在我的杖头。那五彩斑斓的花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歌唱。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低。寒风如同一只无情的大手,呼啸着吹过,如刀割般刺痛着脸颊,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我裹紧了身上的衣服,但那寒冷还是像一条冰冷的蛇,顺着衣领钻进了我的身体。然而,山峰上的景色却越来越壮观。云雾缭绕在山间,仿佛是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如梦如幻。那洁白的云雾,在山间缓缓流淌,时而像轻纱,轻轻地抚摸着山峰的肌肤;时而像棉絮,堆积在山谷之中,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
但同时,攀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几乎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的双手因为紧紧地抓住岩石而变得通红,手指上甚至磨出了血泡。但我没有丝毫的退缩,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昨天报告会上吴辉老人讲述的长征故事。
那些红军战士在雪山、草地中艰难前行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我眼前放映。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刺骨的寒风中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有的战士因为饥饿和寒冷而倒下,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对未来的信念。想到这些,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就像红军战士一样,克服眼前的困难。他们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走完长征,我也能在这小小的山峰上,战胜自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