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慢慢地站起身来,眼神如磐石般坚定。“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本宫都要寻觅到皇子的踪迹。苏嬷嬷、沈才人,随本宫回房,本宫要将所有细节如抽丝剥茧般仔细回忆,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也绝不能放过。”言罢,她如疾风般迈着坚定的步伐朝内室疾驰而去,苏嬷嬷和沈才人对视一眼,急忙亦步亦趋地跟上。
回到内室,谭秋如雕塑般端坐在榻上,眉头紧蹙,眼神中流露出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的焦虑与专注。烛火如灵动的舞者般摇曳,将她的身影在墙上拉伸得时隐时现。她的手指仿佛在演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无意识地在榻边有节奏地敲打着,脑海中如放映机般不断闪现着从皇子失踪到此刻的每一个瞬间。
苏嬷嬷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凝视着谭秋这副模样,心如刀绞般疼惜地说道:“娘娘,您先莫要过于焦躁,焦躁亦是徒劳,咱们徐徐图之。”
沈才人也在一旁轻声附和:“正是如此,娘娘,车到山前必有路。”
谭秋微微颔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躁动的心平复下来。蓦地,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亮光,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仿佛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线索。“本宫记得,庆典前夕,在那如诗如画的御花园中邂逅一位老嬷嬷,她当时曾提及近日后宫有陌生面庞出没。本宫彼时并未在意,而今细思起来,兴许这其中暗藏玄机。”
苏嬷嬷急忙问道:“娘娘,您可还记得那老嬷嬷的模样?她在何处当差?”
谭秋稍作思索,答道:“那老嬷嬷看着颇为陌生,身着寻常宫女的服饰,想必并非什么重要宫殿的当值。只是本宫确实未曾留意她具体在何处当差。”
沈才人赶忙说道:“娘娘,事不宜迟,咱们赶紧派人去找找这位老嬷嬷,说不定能从她口中问出些端倪。”
谭秋当机立断,吩咐道:“苏嬷嬷,你速去安排几个信得过的人,在后宫的角角落落打探那老嬷嬷的下落,务必尽快将她找到。”苏嬷嬷领命,急匆匆地离去。
在等待的时间里,谭秋在房内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踱步,焦躁难耐。沈才人在一旁陪着,时不时出言宽慰。许久之后,苏嬷嬷一脸焦灼地回来,说道:“娘娘,大事不好,派出去的人四处寻觅,都不见那老嬷嬷的踪影,仿佛她已人间蒸发。”
谭秋心头一沉,她深知此事愈发棘手了。但她并未灰心丧气,而是沉着冷静地思索着。“沈才人,你快去把平日里与那老嬷嬷可能有往来的宫女都找来,本宫要亲自问询。”
沈才人动作迅速,很快便将几个宫女带了进来。宫女们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谭秋尽量放柔声音,问道:“你们可还记得近日有位老嬷嬷,曾提及后宫有陌生面孔之事?”其中一个稍胆大些的宫女抬起头,说道:“娘娘,奴婢记得,那老嬷嬷好像是常在后宫西侧的小径附近走动。听说,她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后宫废弃的柴房附近。”
谭秋与沈才人对视一眼,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走,咱们去那柴房附近看看。”谭秋起身,带着苏嬷嬷和沈才人,匆匆朝后宫废弃柴房走去。
此时天色已晚,月光洒在后宫的小径上,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添几分阴森。谭秋等人沿着小径前行,脚下的石板路有些坑洼,一不小心就可能绊倒。
远远地,便能看见那座废弃的柴房。柴房破旧不堪,屋顶的茅草有些已经掉落,墙壁也有几处坍塌。周围杂草丛生,足有半人高,在夜风中沙沙作响。
谭秋走近柴房,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眉。她环顾四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苏嬷嬷和沈才人跟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周围。
柴房附近的地面有些泥泞,谭秋蹲下身子,借着月光查看。突然,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脚印大小不一,而且有些脚印的形状很是奇特,不像是普通宫女或太监留下的。
谭秋心中一动,她站起身,继续在周围寻找。在柴房的一侧,她又发现了一块绣着特殊花纹的布料碎片。她捡起碎片,仔细端详,这花纹并非宫中常见样式,而且布料质地精良,不像是普通下人能使用的。
谭秋的心跳不禁加快,她意识到,这些可能都是重要线索。柴房附近究竟还隐藏着什么秘密?能否借此摆脱当前的困境,找到失踪皇子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