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似简陋的加工点,如同一个强劲引擎被植入村庄躯体,瞬间为整个片区泵入新鲜血液。它直接吸纳了红星村及附近山寨十几个原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在建筑工地扛水泥、在餐馆后厨洗碗、在南方工厂流水线做苦力的壮劳力返乡就业!他们不必再忍受与家人分离、在陌生城市底层挣扎的辛酸。在家门口,就能用熟悉劳作的手,挣到一份踏实、稳定、能支撑家庭的工作。其中,就有玲玲曾为生存漂泊远方的父亲——曲比阿木,以及阿果那沉默寡言、为妻儿在外闯荡的父亲——阿果木呷。
阿果木呷,性情如山岩般沉默甚至倔强的彝族汉子,几年前为养活老人、给孩子买支铅笔,不得不与妻子含泪离乡,辗转南方沿海,住过漏雨窝棚,扛过沉重砂石,忍受过包工头的刻薄。生活重担将他的脊梁早早压弯,眼中布满漂泊的疲惫与茫然。听闻家乡合作社和加工点急需人手,他几乎掐着指头算归期,毫不犹豫辞工返乡。合作社里熟悉的泥土气息,像一声急切的召唤,拨动了他心中最深沉的弦。
曾经的曲比阿木,沉默、疲惫,眼神里是望不到头的木然。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的命运被改写。凭着对土地本能的眷恋与天生的勤勉,他成了学新技术最快的人。他整天泡在田里,对“丰产1号”从破土出苗到抽穗扬花的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渐渐成了乡亲们信服的田间榜样。大家推选他担任联合示范田的技术小组长,这身份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责任与尊严。当他穿上印有“红星合作社”字样的深蓝色工装时,胸中涌起一股滚烫的自豪。站在田埂上为大家讲解示范时,他腰背挺直,声音洪亮,目光专注,黝黑的脸膛泛着光亮——昔日的愁苦与麻木,已被一种沉甸甸的自信彻底取代。
玲玲的母亲阿呷,性情温柔而坚韧,因手巧麻利,被优先招进村口的农产品加工点。在技术员的耐心指导下,她迅速掌握了分拣机的操作要领。每一次精准的投料、每一次细致的筛选,都融进了她对家庭的牵挂与对安稳日子的渴望。当她看到饱满的苦荞粒如金色的溪流般从机器中倾泻而出时,脸上总会浮现出安心而轻松的笑容。这份工作让她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家有力的支撑,而不再仅仅是围着灶台和孩子打转的身影。
阿果的母亲阿果曲比莫,同样勤劳能干,也进入加工点操作振动分拣设备。起初对机器感到陌生,但在技术员和阿呷的帮助下,她很快得心应手。每天听着机器规律的运转声,看着粗糙的原料经自己的手变成颗颗分明的苦荞粒,她心里感到格外踏实和自豪。这份离家近的工作,让她能照顾年迈的公婆,孩子放学回家也总有口热汤喝。她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变成了脚下有根、心里有盼的安稳。
那个下午,成为玲玲生命书页上金光灿灿、永不褪色的转折点。
放学铃刚响,玲玲就像被无形力量弹射出去!书包带都来不及拉紧,拔足狂奔向家!胸腔里心脏“咚咚”狂跳,并非因奔跑,而是因一股按捺不住的、几乎要将身体点燃的纯粹喜悦洪流在奔涌!一种由心而生的、前所未有的轻盈感托着她的脚步。她第一次感觉到,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而沉重。
远远地,离家门口低矮木篱笆尚有百米,她已透过缝隙望见一幅过去只存于梦中的场景——
自家那间常被火塘烟熏得黝黑的低矮土坯房门口!夕阳熔金般的光辉流淌在一个蹲在门槛石旁的男子身上!映照着他结实的古铜色手臂和弯起的、充满力量感的脊背——正是父亲曲比阿木!
他稳稳蹲在青石磨刀石旁,脚边放着印有“红星合作社”字样的新工具包。手中紧握一块新磨刀石,正一下下,“霍霍”有声地打磨着一把崭新锃亮、在落日余晖中反射冷光的锋利锄头!那专注的神情、贲张的肌肉线条、沉稳的摩擦声……如此陌生又真实!与记忆中那个总是拖着疲惫佝偻身影归家、脸上挂满倦容焦虑的父亲截然不同!这是沉浸于土地劳作、对未来有掌控感的劳动者才有的力量之美!
更让玲玲心头如遭电击、呼吸一窒的是——母亲阿呷!她竟系着一条崭新的、印着清爽蓝底白碎花的棉布围裙(是父亲上周领到首份合作社小组长工资后,专程走十几里山路到乡上集市买的!颜色亮眼得晃人)!正笑盈盈地从灶房走出!
手里稳稳端着一个圆簸箕!簸箕里,不是野菜或灰烬,而是满满的、刚出锅不久、散发着浓郁焦香和谷物醇香的熟苦荞粒!那温暖、带着土地丰收气息的独特芳香,是她血脉中最熟悉的家的味道,此刻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浓郁、醇厚、直抵灵魂!是混合着尊严、希望与安稳的终极芬芳!
而母亲脸上,不再是日复一日的浓重苦涩与驱不散的愁云!竟漾开一层如雪山春水般温柔满足的、久违的轻松笑意!这笑容被熔金夕阳描绘得格外温暖清晰,美好得动人心魄!
“阿爸!阿妈!”玲玲带着破音的雀跃嘶喊,如箭矢撕裂空气!她顾不上泥地打滑,像离弦小箭直扑过去!小小身体先撞上父亲坚实宽厚如山的胸膛,紧紧抱住那散发熟悉汗味与新布料的温暖腰身!随即又藤蔓般缠向母亲温暖怀抱!瞬间,眼眶积蓄的热泪汹涌流淌!是喜悦!是委屈!是重获至宝的失而复得感!
“慢点跑,丫头!小心摔喽!”父亲曲比阿木闻声抬头,那张写满沧桑的脸上,竟露出了难得的、质朴温暖的憨厚笑容!他伸出粗糙却带着暖意的大手,小心怜爱地理了理玲玲被风吹乱、汗湿鬓角的头发。声音洪亮如暮鼓,带着从未有过的轻松踏实:“饿坏了吧?今天可有好东西!”他爽朗一笑,努嘴指向母亲手中的簸箕,“快看看你阿妈,用刚打下的新‘丰产1号’,亲手炒的苦荞粒!来来来,闻闻这味儿!真叫一个香得很呐!”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如炫耀孩子般的纯粹骄傲!
母亲阿呷放下沉甸甸簸箕,伸手轻柔却有力地拉过依偎的玲玲。她仔细帮女儿整理好奔跑中歪斜的书包,抚平领口因多次水洗而脆弱发白的衣料褶皱。她的手指拂过女儿因奔跑激动得通红发烫、汗津津的小脸时,眼神温柔如春水,声音不高,却带着让喧嚣世界瞬间平息的力量,字字如磐石,印刻在玲玲狂跳的心坎上:
“玲玲,以后放学就回家,安心写作业,别跑那么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