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佑楠抵达京都时,段子昊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式西装,既尊重传统又不失现代感,引得不少旅客侧目。
“旅途辛苦。”他自然地接过她的行李,在她额上印下一吻。
吴佑楠身着蒋欣妍为她挑选的浅杏色套装,简约大方中透着一丝东方韵味。她颈间的相机项链在京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紧张吗?”去旅馆的车上,段子昊握着她的手问。
吴佑楠诚实点头:“有一点。不过更多的是期待。”
段子昊为她安排的住所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旅馆,但内部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既保留了京都风情,又兼顾了舒适性。
“寿宴明天才举行,今天我先带你逛逛京都。”段子昊说,“让你感受一下我成长的城市。”
他带她走过只园的石板小路,在清水寺俯瞰京都全景,在哲学之道上漫步交谈。
吴佑楠发现,回到京都的段子昊与在星城时有些不同——更加沉稳,仿佛这座古城的宁静气质已融入他的骨血。
“小时候,我常在这条路上骑车。”段子昊指着一条沿河的小路,“那时总想着快点长大,离开这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回来了,才发现它的美。”
吴佑楠理解地点头:“人总是这样,向往远方,最后才发现最美的可能就在身边。”
段子昊深深地看着她:“就像我遇见了你。”
傍晚,段子昊带吴佑楠去见他最尊敬的茶道老师向夫人。这位年过七旬的茶道大师是段母的挚友,也是看着段子昊长大的人。
“所以你就是子昊选择的伴侣。”向夫人用流利的中文说,目光锐利却不失慈祥,“他小时候可是个调皮鬼,没想到现在成了着名的摄影师。”
吴佑楠恭敬地行礼:“经常听子昊提起您,说您教会他静心看待世界。”
向夫人满意地点头,开始为他们表演茶道。
在宁静的茶室中,吴佑楠感受到了中国茶道的精神之美:和、静、怡、真,体会了物质之美:茶、水、器、火、境,悟到了仪轨之美:行云流茶的程式。
中国茶道之美,是一种“活”的美学,也理解了这种美学如何影响了段子昊的摄影风格。
吴佑楠上一世作为唐朝丞相房高玄龄的爱女,对茶道自然是喜爱,并颇有研究的。
中国茶道最动人、最永恒的魅力便是:它教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在一方茶席之间,通过专注于当下的一杯茶,去感受自然的馈赠,体会器物的温度,修炼内心的平和,最终寻得一份“茶烟轻扬落花风”的淡然与自在。
茶道结束后,向夫人送给吴佑楠一个精致的小漆盒:“愿你保持内心的宁静,无论在什么环境中。”
回旅馆的路上,段子昊告诉吴佑楠:“向夫人很少对人表示如此认可。她喜欢你。”
这个消息让吴佑楠对次日的寿宴多了几分信心。
周六傍晚,段家祖父的寿宴在家族宅邸举行。古老的日式庭院张灯结彩,宾客如云。当段子昊牵着吴佑楠的手出现时,不少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
段敏之迎上前来,今天她穿着一身优雅的紫色和服,比吴佑楠印象中更加雍容华贵。
“欢迎来到京都,吴小姐。”段母微笑着打量她的着装,“这身搭配很有品味。”
吴佑楠恭敬地递上礼物:“这是子昊和我为您和祖父准备的一点心意,祝祖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段敏之接过礼物,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祖父在茶室,他想先见见你们。”
段家祖父段正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已八十高龄,眼神却依然锐利。他仔细端详着吴佑楠,然后用温和却不失威严的语言问:“听说你在苏氏集团工作?”
吴佑楠不卑不亢地回答:“是的,我负责市场传播工作。苏氏最近完成的品牌升级项目,就是由我统筹的。”
段正雄点头:“我听说了,做得不错。商场如战场,女性管理者尤其不易。”
这时,段子昊的妹妹段子琳也走了进来。她比段子昊小五岁,刚从伦敦留学归来,性格活泼开朗。
“你就是让我哥哥神魂颠倒的吴佑楠?”子琳好奇地打量着她,“终于见到真人了。我哥的手机屏保都是你的照片。”
这句话打破了茶室内的严肃气氛,大家都笑了起来。
寿宴正式开始后,吴佑楠得体地应对着各路亲友的打量和询问,既不怯场也不张扬。段子昊一直陪在她身边,偶尔在她耳边轻声介绍某位宾客的背景。
“做得很好。”趁无人注意时,他在她耳边低语。
宴会进行到一半,段敏之将段子昊叫到一旁:“看来你的选择没错。吴小姐大方得体,不卑不亢,是能成大事的人。”
段子昊松了口气:“谢谢妈。”
“不过,”段敏之话锋一转,“双城生活并不容易,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这一点,段子昊早已深思熟虑:“我们谈过这个问题。现在交通便利,我可以每周往返。而且佑楠也支持我的决定。”
寿宴结束后,段子昊和吴佑楠在庭院中散步。月光如水,洒在精心打理的枯山水上。
“所以你真的决定将新部门设在星城?”吴佑楠问。
段子昊点头:“下个月就开始筹备搬迁。以后我大部分时间会在星城,每两周回京都一次。”
吴佑楠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我不希望你为我牺牲太多。”
“不是牺牲,是选择。”段子昊握住她的手,“在星城,我可以同时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和家族业务,这是双赢。而且...”他微笑,“我想每天醒来都能看到你。”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宛如他们即将开始的双城生活——跨越两地,却心心相印。
回到星城后,段子昊开始着手工作室的搬迁和扩张。他租下了市中心一栋创意园区的整层空间,既作为工作室的新址,也作为段氏传媒新部门的办公地点。
与此同时,吴佑楠在苏氏的工作也步入新阶段。她主导的品牌升级项目获得了行业大奖,使她在公司内的地位更加稳固。
一个周五晚上,四人再次聚在一起。这次是由吴佑楠做东,庆祝她获奖,也庆祝段子昊工作室扩建。
“所以你们真的要开始双城生活了?”蒋欣妍问,“听起来很浪漫,但实际操作起来不容易啊。”
林浩天接口:“现在京都和星城之间每天有十多趟直飞航班,单程不到三小时,比很多同城通勤还方便。”
段子昊点头:“我已经办好了航空公司的VIp会员,可以随时改签航班。”
吴佑楠笑着补充:“我们约定好了,不管多忙,周末一定要一起度过。平时就靠视频通话联络感情。”
蒋欣妍羡慕地看着他们:“真好,你们都找到了平衡事业和爱情的方法。”
林浩天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只要两个人目标一致,距离不是问题。”
晚餐后,段子昊送给吴佑楠一份礼物——一本精美的相册。里面全是他拍摄的京都与星城的对比照片,每张都配有简短文字。
“这是你的新项目?”吴佑楠惊喜地翻看着。
“算是吧,叫《双城记》。”段子昊温柔地说,“记录两座城市,也记录我们的生活。”
相册的最后一页,是段子昊在京都家中拍摄的月光,旁边贴着一张机票——京都往返星城的单程票,日期是空白。
“这是...”
“这是承诺。”段子昊握住她的手,“无论我在哪里,回程的方向永远是你所在的地方。”
吴佑楠眼眶微热,靠在他肩上。窗外,星城的夜景璀璨如星,而她知道,在另一座城市,也会有同样的月光照耀着他们的爱情。
双城生活即将开始,但他们都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距离从来不是阻隔,而是让相聚更加珍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