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龙脉归陵,先祖试炼

长白山天池的冰寒尚未从骨子里完全褪去,但朱慈兴的体内,已然奔涌着如同岩浆般灼热而磅礴的力量。那滴神秘的龙血,不仅重塑了他残破的躯体,更深层次地唤醒了他血脉中沉睡的朱明龙气,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呼唤,引领着他向南,向着大明的龙兴之地,向着安息着列祖列宗的——明十三陵。

四人(朱慈兴、郑成功、李定国、张荣昌)收拾停当,身着以龙鳞鞣制的轻便软甲,背负着精心处理的龙肉、部分坚硬的龙骨(尤其是脊骨与龙角)以及张荣昌那已化为奇异龙爪的左臂,离开了这片注定成为传奇的雪域。他们的脚步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蕴含着新生的力量与使命。

沿途,他们刻意避开清军主要的驿道与关卡,凭借超凡的体魄和对气机敏锐的感知,穿行于山林荒野之间。偶尔遭遇小股清军斥候或剪径山贼,根本无需朱慈兴出手,郑成功或是李定国随意展露的一丝气息,便足以让那些凡夫俗子心胆俱裂,狼狈逃窜。他们此刻,已非凡人,乃是屠龙归来的超凡存在,寻常武力难以近身。

越靠近北京,朱慈兴心中的感应便越发强烈。那是一种血脉的共鸣,是龙脉的牵引。他不再仅仅是那个依靠兄弟义气和高超医术勉强续命的落魄太子,而是真正开始承载国运与力量的龙脉之子,是朱明王朝在三百年后,于绝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终于,那片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皇家陵园,出现在了视野的尽头。十三座帝陵,自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始,至其父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终,依山而建,星罗棋布,肃穆而庄严。尽管王朝倾覆,山河易主,但这片陵区依旧弥漫着一股不屈的皇道威严,寻常清兵甚至不敢轻易靠近巡逻,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守护着这最后的皇明体面。

“到了。”朱慈兴站在陵区神道起点,望着那历经风雨、默默矗立的石像生,目光深邃如潭,“我要独自进去,拜谒列祖列宗,寻求他们的指引,承继我朱家的遗志。”

郑成功与李定国对视一眼,虽有关切,但更多的是信任与支持。郑成功沉声道:“大哥(陛下),我等在此为你护法,静候佳音。”

张荣昌亦抚须道:“陛下放心前去。此地龙气虽弱,却根基犹存,与您体内新生龙血正可呼应,正是接受传承的绝佳契机。老夫在外,可与成功、定国布下简易阵法,隔绝气息,以防不测。”

朱慈兴点头,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迈步踏上了通往陵寝深处的神道。他步履沉稳,体内龙血微微发热,与这片土地下沉睡的龙脉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他首先走向的,便是那规模最为宏大、气势最为雄浑的——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

当他踏入长陵祾恩殿前那空旷的广场时,周遭光线骤然一暗,复又亮起,景象已截然不同!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浩瀚的星空之下,脚下是翻滚的无垠云海。一声嘹亮威严的龙吟震彻心扉,只见一条鳞甲鲜明、目光如电的五爪金龙,携带着征伐天下、开拓四海的雄浑气魄,自云海中盘旋而下,龙首之上,隐约可见一位身着龙袍、不怒自威的帝王虚影——正是明成祖朱棣!

“后世子孙朱慈兴,拜见成祖皇帝!”朱慈兴心神震撼,却并未畏惧,躬身行以最庄重的晚辈觐见之礼。

那龙首上的帝王虚影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灵魂,扫视着朱慈兴,宏大的意念直接响彻他的脑海:“汝身负真龙之血,携屠龙之势而来,确有不凡气运。然,帝王之道,非仅凭勇力可持。朕问你,何为天子之责?何为大明之魂?”

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开创盛世的磅礴与不容置疑的威严,直指本心。

朱慈兴凝神静气,回想自身监国时的力不从心,流亡路上的民生多艰,与兄弟们的生死与共,以及《慈兴诀》与《纪家诀》融合后的感悟,他昂首,目光坚定地答道:“回成祖,天子之责,在于守土安民,在于开疆拓土,在于承负国运,泽被苍生!大明之魂,在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铮铮骨气!在于包容四海、威加宇内之泱泱胸襟!慈兴虽不才,愿效仿先祖,重铸此魂,复我河山,再兴华夏!”

“善!”朱棣虚影眼中闪过一丝激赏,“魄力雄心,兼具仁念,方是根本。然需知刚柔并济,王道霸道,存乎一心。开拓需铁血,守成需怀柔。朕赐你‘永乐龙气’一缕,助你稳固龙脉根基,领悟征伐与统治之平衡!”

话音未落,那五爪金龙张口吐出一缕凝练至极、蕴含着无匹开拓与征服意志的金色龙气,径直没入朱慈兴的眉心。朱慈兴浑身剧震,只觉体内原本有些躁动的新生龙血与龙气,瞬间变得无比凝实、厚重,仿佛有了坚实的骨架。对于力量的掌控,对于“势”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脑海中更是多了许多关于军阵韬略、王朝权谋、帝王心术的碎片感悟,那是朱棣一生征伐与统治经验的精华凝聚。

“记住,大明的天下,是打出来的,亦是治出来的。勿负朕望!”朱棣的虚影与金龙缓缓消散,长陵的幻境回归现实。

朱慈兴对着长陵方向,再次深深一拜,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与新增的智慧,转身走向下一座陵寝——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

献陵的考验截然不同。没有浩瀚的星空与威严的金龙,只有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麦浪翻滚,炊烟袅袅。一位面容仁厚、体态略显丰腴的帝王虚影,正坐在田埂上,目光温和地看着他,正是那位在位虽短,却开启了“仁宣之治”序幕的朱高炽。

“孩子,你来了。”朱高炽的意念温和如春风拂面,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为帝者,开拓固不可少,然守成更为不易。朕在位虽短,深知民为邦本,本国则邦宁。你可知,如何让那历经战火、满目疮痍的天下,重现生机,让流离的百姓,再得安乐?”

朱慈兴沉思片刻,结合自己流亡途中亲眼所见的民生多艰、饿殍遍野,心中涌起强烈的恻隐之情,他躬身答道:“回仁宗,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使百姓得以喘息。需整顿吏治,清除贪腐,选贤任能。当大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储备粮草。武力可夺天下,然仁政方能守天下,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永固。”

朱高炽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心存仁念,知民生疾苦,方是守成之君的根本。然仁非懦弱,需有雷霆手段,铲除奸佞,护佑万民安康。朕赐你‘洪熙仁德之气’,助你滋养龙脉生机,明辨忠奸,知人善任,使你的力量刚而不暴,威而不虐。”

一股温润醇和、充满蓬勃生机的气息融入朱慈兴体内,让他因“永乐龙气”而略显灼热刚猛的力量,平添了几分中正平和之意,思维也更加清明透彻,对于人心向背、民间疾苦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这仁德之气,仿佛是他帝王力量中不可或缺的“润滑”与“滋养”。

接着,朱慈兴依次拜谒了其他陵寝,每一位先祖的传承都各有侧重,直指其生平功过得失与核心特质,仿佛一场跨越三百年的帝王心术传承:

· 明宣宗朱瞻基(景陵): 场景是书香弥漫的翰林院与波澜壮阔的巡边画卷交织。朱瞻基的虚影文武兼备,考验了他对文化教化、平衡文武功臣、以及对外(如安定交趾、巡边阅兵)策略的见解。赐予“宣德文华”,提升其精神境界与智慧之光,使龙气更具灵性与包容性,能文能武。

· 明英宗朱祁镇(裕陵): 场景是土木堡的惨败风雪与南宫复辟的幽暗曲折。朱祁镇的虚影带着深深的沧桑、悔恨与反思,告诫他不可轻启战端,需知人善任、明察秋毫,更需知进退、重社稷,哪怕忍辱负重。赐予“逆境坚韧”,极大强化其意志力与韧性,使龙气在逆境中更能蛰伏积蓄,以待天时。

· 明宪宗朱见深(茂陵): 于一种复杂而隐晦的宫廷氛围中,既有平定荆襄流民的功绩,也有西厂之弊的阴影。朱见深的虚影考验了他对内部势力平衡、处理错综复杂的朝堂关系、以及如何任用能臣(如商辂)又防范权阉的智慧。赐予“成化洞察”,增强其感知力与判断力,能于纷繁表象与迷雾中直指核心,辨明忠奸。

· 明孝宗朱佑樘(泰陵): 如同置身于弘治中兴的清明朝堂,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复苏。朱佑樘的虚影温和而坚定,身体略显单薄却目光清澈,反复强调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如刘健、谢迁)、节俭爱民、远离佞幸。赐予“弘治中兴之气”,带来一股破除腐朽、焕发新生、涤荡污浊的力量,对修复因战乱而损伤的龙脉有奇效。

· 明武宗朱厚照(康陵): 场景是豹房的喧嚣奇技与应州大捷的边塞豪情交织。朱厚照的虚影狂放不羁,充满活力与叛逆,考验他打破陈规、率性而为、亲临战阵的勇气,同时也提醒他帝王行为需有度,不可过于荒诞失矩。赐予“正德自由战魂”,使龙气更具攻击性、灵活性与爆发力,不受传统僵化思想的束缚,善于出奇制胜。

· 明世宗朱厚熜(永陵): 在大礼仪的激烈争论与玄修斋醮的丹炉烟雾中交织。朱厚熜的虚影深沉、多疑而又执着,考验其对礼法本质、权力制衡(与文官集团斗争)的理解,以及对抗外部威胁(如东南倭患)的决心与手腕。赐予“嘉靖雷法”,一缕蕴含至刚至阳雷霆之威的龙气分支,极具破坏力与震慑性,可诛邪辟易,但也提醒他需克制偏执,避免刚愎自用。

· 明穆宗朱载坖(昭陵): 于一种承上启下、稳中求进的氛围中,解决了前朝的一些弊政。朱载坖的虚影肯定了其开放海禁、缓和与蒙古矛盾(隆庆和议)等务实策略。赐予“隆庆开关”之念,拓宽其视野与胸襟,使龙气能与外界(海洋、异域)气息交流融合,更具开放性与适应性。

· 明神宗朱翊钧(定陵): 经历了漫长的怠政与波澜壮阔的“万历三大征”,以及纠缠不休的国本之争。朱翊钧的虚影充满了复杂与矛盾,带着倦怠与固执,告诫他君主职责之重,不可长期荒废,需平衡内廷外朝,处理好事关国本的重大决策。赐予“万历沉淀”,一股深沉厚重、如同大地般的龙气,虽略显迟滞,但底蕴无穷,力量绵长,需耐心引导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 明光宗朱常洛(庆陵): 在位极短,经历“红丸案”等坎坷,其虚影带着浓重的悲怆、不甘与无奈。强调把握时机、稳固自身、辨别真伪的重要性,以及帝国运转中潜藏的危机。赐予“泰昌瞬华”,一股短暂却极其耀眼、炽热的龙气爆发力,可用于危急关头,逆转局势,但需慎用。

· 明熹宗朱由校(德陵): 在木屑飞舞的工坊与阉党(魏忠贤)权势熏天的朝堂景象间切换。朱由校的虚影痴迷于斧锯刨凿的巧思,却也透露出对权阉当国、朝政崩坏的无奈与放任。考验他在个人兴趣与帝王责任之间的取舍,以及在权臣当道时如何自处乃至反击。赐予“天启巧思”,提升其对器物制造、阵法布置、机关术数等的理解与创造力,龙气亦可模拟百工之巧,于细微处见真章,或可另辟蹊径。

· ……(明仁宗之后的皇帝,可根据需要简略提及)

最后,朱慈兴怀着无比沉重、敬仰与近乡情怯的复杂心情,来到了那座最为特殊、也最让他心潮澎湃、五味杂陈的陵寝——其父,大明毅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

思陵规模远不如其他帝陵,显得格外简朴、悲凉,甚至带着一丝仓促与无奈。当他踏入陵前,景象变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甲申年血色弥漫、天崩地裂的夜晚,北京城头烽火狼烟,城内喊杀震天。

崇祯皇帝的虚影出现在那棵着名的歪脖子树下,面容极度憔悴,眼窝深陷,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不甘、以及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浓浓的自责。他没有端坐于虚幻的龙椅之上,而是身着那身熟悉的、洗得发旧的龙袍,衣角似乎还沾染着煤山的尘土与露水,身影孤寂而凄凉。

“皇儿……你,终于来了。”崇祯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与沙哑,不再是其他先祖那般威严宏大的意念传音,更像是父子之间劫后余生、跨越生死界限的低语,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感。

“父皇!不孝儿慈兴,拜见父皇!” 朱慈兴瞬间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叩首。纵然他已脱胎换骨,拥有屠龙之力,接受了众多雄才大略先祖的传承,但在这位承担了帝国最终悲剧、以身殉国的父亲面前,他内心深处依旧是那个在南京宫中听闻噩耗、无力回天、痛彻心扉的少年。

“起来,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你。”崇祯虚影伸出手,想要抚摸朱慈兴的头颈,却如同烟雾般穿透了过去,他脸上露出一丝更加深沉的苦涩与悲哀,“朕……无能,对不起列祖列宗打下的基业,对不起天下亿兆黎民,也……对不起你们母子,让你们颠沛流离,受苦了……”

“不,父皇!是儿臣无用!是那些骄兵悍将、是那些贪官污吏、是那些背信弃义的乱臣贼子!是关外凶残的东虏!”朱慈兴泣不成声,积压多年的悲痛、委屈与愤怒在这一刻汹涌而出。

“不必再为朕开脱了。”崇祯摇摇头,眼神中绝望之色稍减,渐渐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朱慈兴,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朕失败了,君王死社稷,是朕最后能为自己、为大明保留的尊严。但大明,不能就这么亡了!慈兴,你告诉朕,你体内流淌的这股炽热而磅礴的力量,你眼中燃烧的这簇不屈的火焰,是什么?你经历了什么?”

朱慈兴强忍悲痛,擦干眼泪,挺直了脊梁,将自己在南京监国、一路艰险逃亡、结识郑成功李定国这两位生死兄弟、北上长白山屠龙获取新生、直至今日来到十三陵接受先祖传承的经历,简要而清晰地述说了一遍。他目光灼灼,龙威隐现,声音虽轻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父皇,儿臣已非昔日懵懂少年!我饮过真龙之血,受过历代先祖英魂赐福,更有愿与我同生共死、匡扶社稷的兄弟辅佐!儿臣在此立誓,必驱除鞑虏,光复大明,重振朱家江山!绝不让父皇与列祖列宗的血白流!绝不让华夏衣冠沦丧!”

看着眼前这位脱胎换骨、气宇轩昂、眼神中既有仁德睿智又有铁血坚毅的儿子,崇祯虚影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近乎解脱的欣慰光芒,那浓郁得化不开的绝望与自责,似乎也因此消散了不少。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一次比一次有力,虚影似乎也凝实了些许,“朕的儿子,长大了!真正长大了!你拥有了朕不曾拥有的力量、机遇与……优秀的辅佐!朕心……甚慰!苍天,终未绝我朱明之后!”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凝重,仿佛要将毕生的教训尽数灌注给朱慈兴:“慈兴,记住!牢牢记住朕的教训!朕非昏聩亡国之君,而事事皆呈亡国之象!根由在于积重难返,党争内耗,国库空虚,天灾人祸,以及……关外强虏!更在于……朕之多疑、急躁,未能始终如一地信任贤能,关键时刻举措失当!为君者,既要有雷霆万钧之势整顿吏治、清除蠹虫,亦要有海纳百川之胸襟,信任贤臣,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更要……懂得隐忍,等待时机,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行险一搏!朕……便是前车之鉴!”

“朕无法赐予你强大的龙气或神通,”崇祯的虚影变得愈发淡薄,仿佛随时会消散,但他的话语却字字千钧,如同最深刻的烙印,刻入朱慈兴的灵魂深处,“朕能给你的,只有这毕生教训、这血与火、这悔与恨凝聚而成的‘崇祯警示’!它刻骨铭心,望你时时警醒,日日反思,勿要重蹈朕之覆辙!此乃为父,能给你的……最后礼物!”

一股无比沉重、带着煤山的冷、紫禁城的火、亿万生民的哀嚎、以及一个帝王无尽悔恨的意念洪流,涌入朱慈兴的脑海。这不是力量的增长,却是比任何力量都更为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它让朱慈兴深刻地理解了王朝末路的无奈、挣扎与必然,让他明白了为帝者每一个决策背后所系之重,让他知晓了平衡、耐心与信任的可贵。

“此外,”崇祯最后说道,目光望向南方,仿佛穿透了陵墓,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破碎的山河,“朕虽死,然大明气运未绝于缕。你身负龙脉,乃天命所归,当设法寻回传国玉玺,或可重聚散落之国运,正名天下……切莫……让朕失望……让列祖列宗……失望……”

话音渐逝,终不可闻。崇祯的虚影带着一丝释然与最后的期盼,彻底消散在思陵的清冷空气中。幻境散去,朱慈兴依旧跪在思陵之前,脸上泪痕未干,但眼神已然不同。

他久久跪在原地,消化着与父亲这次跨越生死的交谈,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彻骨的悲伤,有沉重的释然,更有一种洗尽铅华、洞明世事后,无比坚定的决心与责任感。

当他最终站起身,走出十三陵区域时,天色已近黄昏。郑成功、李定国和张荣昌立刻迎了上来。他们明显感觉到,朱慈兴的气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上的蜕变。不仅力量更加渊深似海、圆融贯通,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种历经沧海桑田、看透兴衰成败的深邃智慧,以及一种真正属于开国与中兴之主般的、内敛而磅礴的沉稳与威严。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承继了朱明十六帝三百年国运、经验、教训与遗志后,最终孕育成熟的—— 帝王之心 !

“陛下!”三人不由自主地齐声行礼,这一次,感觉格外不同,仿佛面对的,真正是一位即将带领他们开创时代的君主。

朱慈兴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三位忠心耿耿、能力卓绝的伙伴,最终望向南方,那里有他未竟的事业,有待光复的万里河山,有待拯救的亿万黎民。

“列祖遗志,已铭刻我心。父皇教训,亦不敢或忘。”他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仿佛与脚下的龙脉、与身后的陵寝融为一体,“如今,根基已固,前路已明。是时候了。整合你我之力,联络四方志士,挥师南下,光复神州,重开日月!”

随着他的话语,他身上隐隐有十六道不同色泽、不同气息的龙影一闪而逝,最终在他身后融合成一道堂皇正大、包容万象、蕴含着开拓、仁德、智慧、坚韧、雷霆、生机等一切特质的紫金色龙气光柱,虽一闪即逝,却直冲云霄,没入冥冥!

明十三陵的传承,至此圆满。一条真正的、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帝王之路,就在朱慈兴脚下铺开!而远在南京、北京乃至盛京的清廷统治者,或许也在冥冥之中,隐隐感应到了北方那股令人不安的、如同潜龙出渊般的皇道气息正在急剧壮大……新的风暴,已然开始酝酿!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