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朔风裹着雪粒,刀子似的刮过押解队伍的脸。金军的马蹄踏碎冻硬的雪壳,“咯吱”声里混着铁镣拖在地上的“哗啦”响——那是拴在宗室子弟脚踝上的链子,每走一步,就磨得皮肉发红,雪粒落在伤口里,疼得人直抽气。多人的队伍像条冻僵的长蛇,在旷野上蜿蜒,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赵佶走在队伍中段,往日里束发的玉冠早被金兵夺了去,花白的头发散在颔下,沾着雪粒结成细小的冰碴,只余下一根断了的木簪子,松松挽着发髻。他身上那件赭黄龙袍被撕去了半边袖子,露出底下打了补丁的素色棉袍,手里攥着半块残破的端砚——那是他从汴京内府带出的最后一件物件,砚台边缘磕掉了角,沾着的墨汁早冻成了黑渣。走得久了,他脚底板的布鞋磨破了洞,雪水渗进去,冻得脚趾发僵,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身旁的赵桓比他更狼狈,龙袍上沾着泥污和血渍,是昨日被金兵推搡时摔在雪地里蹭的,他时不时扶一把父亲的胳膊,声音发颤:“父皇,慢些走,前头许是有避风的土坡。”赵佶只是摇头,目光落在队伍前头金兵驮着的锦缎卷轴上——那是他往日珍藏的《瑞鹤图》残卷,此刻被捆在粗笨的木车上,边角被雪水浸得发皱,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

队伍里的贵戚和近臣们早已没了往日的体面。曾经穿金戴银的国公夫人,如今裹着粗布棉袄,怀里揣着偷藏的半块干饼,时不时要提防金兵伸来的脏手;平日里吟诗作对的文官,此刻背着金兵搜刮剩下的破书,手指冻得发紫,却还死死护着怀里的《论语》残本。工匠们更是疲惫不堪,木匠的刨子被金兵扔在雪地里,只让他们扛着沉重的木柴;绣娘的针线筐被打翻,五彩丝线散在雪上,很快被马蹄踏成泥屑。有个老银匠走得慢了些,金兵的马鞭“啪”地抽在他背上,老人踉跄着栽进雪窝,怀里的银錾子掉出来,被金兵一脚踩碎,“老东西!再磨蹭,直接扔去喂狼!”老银匠爬起来时,嘴角淌着血,却不敢作声,只是默默捡起碎成渣的银錾子,塞进怀里。

秦桧走在队伍末尾,双手拢在袖里,袖口沾的雪化成水,湿了一大片。他时不时抬头望一眼前头的金兵,又飞快低下头,掩去眼底的算计——昨日金兵小校曾跟他搭话,问他会不会写金国文字,他当时没敢应,只装作冻得说不出话。此刻见身旁的孙傅扶着断碑咳嗽,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他也只是侧身让了让,没敢上前帮忙。

孙傅却还在喃喃自语:“君辱臣死……不能让大宋的气节丢了……”声音轻得像风,却被路过的金兵听见,又是一马鞭抽过去,“老东西!都成阶下囚了,还敢嘴硬!”孙傅踉跄着扶住碑石,指节攥得发白,目光却依旧望着汴京的方向,眼底的悲怒像燃不尽的火星。

走了约莫半月,队伍抵达燕京。那座曾经的辽都如今成了金国的重镇,城墙上插着金国的狼旗,城门下的金兵对着押解队伍吆喝,让他们跪成一排。赵佶和赵桓被金兵押到残破的燕京城楼前,强迫他们抬头看着狼旗,有个金将拿着酒碗走到他们面前,将碗里的劣酒泼在赵桓脸上,“宋帝?如今不过是我大金的阶下囚!再敢摆皇帝架子,就割了你的舌头!”赵桓气得浑身发抖,却被金兵按着肩膀,跪伏在雪地里,雪粒灌进衣领,冻得他牙齿打颤。赵佶看着儿子的模样,眼底滚出泪来,却很快冻成了冰珠,顺着脸颊滑落。

没过多久,金兵又将他们押往中京。中京比燕京更冷,城内外的积雪没过膝盖,他们被安置在一处破庙里,庙里只有一堆快熄灭的柴火。赵佶坐在柴火旁,用那半块端砚压住破纸,想写点什么,却发现墨汁冻得硬邦邦,只能用炭条在纸上画汴京的宫墙——画得歪歪扭扭,宫门口的石狮子少了一只耳朵,像极了如今残破的大宋。赵桓坐在他身边,啃着金兵送来的发霉干粮,咽得艰难:“父皇,听说到了上京,金国皇帝要让咱们去太庙行‘牵羊礼’……”赵佶手一顿,炭条掉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黑痕,“罢了……只要能保住宗室的性命,些许屈辱,忍了便是。”

到了上京,金国的太庙前挤满了金兵。赵佶和赵桓被金兵剥去龙袍,换上粗麻布的囚服,脖子上系着麻绳,像牲口一样被牵着走过太庙前的石阶。周围的金兵哄笑着扔来雪团,有个金将甚至用马鞭指着他们,对身边的人说:“看,这就是大宋的皇帝!如今连咱们的狗都不如!”赵桓气得想冲上去,却被金兵死死按住,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国皇帝在太庙上祭拜,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赵佶闭着眼,指甲深深抠进掌心,血珠渗出来,落在雪地上,很快冻成了暗红的冰粒。

之后,他们又被迁到韩州。韩州的居所是一间简陋的土屋,屋顶漏着风,雪从破窗纸里钻进来。赵佶平日里就坐在土屋的炕边,用炭条在墙上写诗词,写的多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类的句子,字迹抖得厉害。赵桓则常常坐在门口,望着南方,手里攥着一块从汴京带来的玉佩——那是朱皇后给他的,如今玉佩上的纹路被磨得模糊,却还是他最珍视的物件。有一回,金兵送来的粮食发霉了,赵桓想去找金兵理论,被赵佶拦住:“桓儿,忍忍吧,咱们如今寄人篱下,哪有说理的份?”

最后,这支早已疲惫不堪的队伍被押往五国城。五国城在极北之地,常年积雪不化,土屋比韩州的更破旧,连炕都是凉的。赵佶抵达时,咳得更厉害了,夜里常常咳醒,胸口发闷。他把那半块端砚放在枕边,偶尔会拿起来摩挲,砚台边缘的冰碴子硌得手心疼,却让他想起汴京内府里那些温润的砚台。赵桓守在他身边,用破布蘸着雪水,给父亲擦脸,“父皇,五国城虽偏,却比上京安静些,往后咱们父子俩,总算能安稳些了。”赵佶看着儿子眼底的红血丝,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雪还在下,旷野上的风呜呜地响,像在诉说着大宋的悲凉。

金军的铁蹄终于碾过汴京的残雪,朝着北方缓缓退去。那面染过血的狼旗最后一次掠过宣德门的鸱吻时,城墙上残留的箭簇还在寒风里颤,雪水顺着箭杆往下淌,在墙砖的血污上晕开黑褐色的痕。街道上静得怕人,只有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断垣残壁间嗅着冻硬的尸骸,见了穿官服的人过来,也只是夹着尾巴溜进破屋——昔日汴京城的喧嚣,早被战火和掳掠刮得干干净净。

张邦昌就站在大庆殿的残阶下。这处曾是大宋天子临朝的所在,如今殿门的朱漆剥落大半,正中的龙椅断了一只扶手,椅背上还插着半截金人的短刀。他身上没穿龙袍,只裹了件深青色的锦袍,袍角沾着泥雪,领口的玉带也松松垮垮挂着——金人虽立他为“大楚皇帝”,可他夜里总不敢穿那赭黄衣衫,怕梦里见了太祖太宗的牌位,更怕醒时被汴京百姓戳断脊梁骨。

“相爷,笔墨备好了。”身后的小吏颤着声递过文房四宝,砚台是寻常的石砚,边缘磕了个缺口,墨锭也是劣等的,磨了半天才泛出些淡黑的墨汁。张邦昌接过笔,指尖却控制不住地抖,笔杆上的竹纹硌得掌心发疼。他低头看了眼铺在案上的麻纸,纸页粗糙,还带着未漂白的草梗,哪比得往日内府用的澄心堂纸?可就是这张纸,要写的“赦令”,却是给大宋百姓的“安抚”——说到底,不过是给金人留的顺服文书。

磨墨的小吏是前朝的旧人,此刻垂着头,睫毛上还沾着雪粒,不敢看张邦昌的脸。殿外的风卷着雪沫子进来,吹得案上的纸角簌簌响,张邦昌深吸一口气,手腕往下压,笔尖刚触到纸,墨汁就顺着草梗晕开一个黑点。他慌忙提腕,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心里像堵着团湿棉絮——昨日金人小校临走时还盯着他的眼睛说:“张相公这‘赦令’,得写清楚‘大楚奉金诏,暂摄中原’,不然,咱们的马蹄随时能再回来。”

墨迹在纸上拖出歪歪扭扭的“赦”字时,阶下忽然传来一阵轻响。张邦昌抬头,见是个穿粗布袄的老吏,正扶着殿柱咳嗽,咳得腰都弯了,手里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那是金人撤退时漏下的,老吏藏了三天,舍不得吃。老吏见张邦昌看他,慌忙跪下去,声音发哑:“相爷……百姓们都在城外等着呢,只求一句实在话,咱们大宋……还能回来吗?”

张邦昌的喉结滚了滚,却没敢接话。他偏过头,望着殿外残破的宫墙,墙头上有个瓦当掉了一半,露出里面的黄土,像极了他此刻空荡荡的心。他重新低头,笔尖在“暂抚万民,以待嗣君”几个字上顿了顿——“嗣君”两个字写得极小,几乎要被墨晕盖过去。他知道,这话骗得了自己,骗不了百姓,更骗不了远在五国城的徽、钦二帝,可除了这么写,他又能怎么办?金人的刀还悬在他脖子上,稍有差池,这汴京剩下的百姓,怕是连这张“赦令”都见不到。

写罢最后一个字,张邦昌把笔往案上一搁,指腹沾了墨,他下意识地用袖口去擦,却蹭得袖口黑了一大片——那袖口本就有块补丁,此刻更显狼狈。小吏慌忙递过布巾,他却摆了摆手,亲手把那张麻纸叠好,叠得方方正正,指尖捏着纸角,竟觉得这纸有千斤重。

“去,贴去朱雀门。”张邦昌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叫,“让士兵看着,别让百姓乱撕。”

两名穿甲的士兵过来接了赦令,甲胄上的冰碴子落在地上,发出细碎的响。他们穿过空荡荡的御街,街边的店铺全是破门板,有个卖胡饼的摊子,炉灰早就冷透了,只剩下一块裂成两半的铁板。到了朱雀门,士兵把赦令往残破的城门上贴,浆糊是用面和雪水调的,黏得不稳,风一吹,纸角就往上卷。

百姓们早就在城门附近躲着了。有穿破棉袄的妇人,怀里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有戴破头巾的书生,手里攥着本被撕了封皮的《论语》;还有个挑着担子的货郎,担子两头是空的,只有几根断了的货签。见士兵贴赦令,众人慢慢围过来,有个识字的老秀才,凑到跟前,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念到“大楚奉金诏”时,声音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半天,再开口时,声音就哑了:“是……是给金人当差的赦令……”

人群里顿时起了阵骚动,有个年轻的后生攥着拳头要往前冲,却被身边的老者拉住。“别冲动!”老者的声音发颤,指节捏得发白,“金人还没走远,你这一闹,连累的是满城人!”后生咬着牙,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胸前的破袄上,很快就冻成了小冰粒。

士兵见人群骚动,顿时拔出腰刀,大喝一声:“都散开!再围过来,按通敌论处!”百姓们吓得往后缩,有人悄悄抹了把脸,转身往破屋里走,脚步慢得像灌了铅。只有那老秀才还站在城门下,望着那张在寒风里飘动的赦令,忽然长叹一声,声音被风吹得散:“东京梦华……这下是真醒了啊……”

张邦昌站在大庆殿的残阶上,远远听见朱雀门方向的喝声,却没敢过去看。他只是背过身,望着殿内那把残破的龙椅,忽然觉得后颈一阵发凉——仿佛有无数双眼睛,从汴京城的断垣残壁里望过来,有百姓的,有前朝大臣的,还有太祖太宗的,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得他连呼吸都不敢重了。风从殿门吹进来,卷着案上的墨香,混着雪地里的血腥味,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打了个转,最后飘向北方——那里,是二帝被掳去的方向,也是大宋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