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时间来到了1942 年 8 月的长治,暑气渐消,秋风带着凉意掠过街道。此时距离曾夏勇穿越过来亮剑时间有两年时间,而晋东南战役过去了两个月。
独立旅指挥部的大会议室里,长条木桌整齐排列,营级以上干部身着笔挺军装,依次落座。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而振奋的气息 —— 今天,独立旅将迎来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编制调整与干部任命。
曾夏勇与李保华并肩坐在主位,前者目光锐利,扫视着台下熟悉的面孔;
后者神情沉稳,手中紧攥着印着红章的任命文件。
这半个月来,独立旅的变化翻天覆地:政工干部们历经实操与战术学习,已能独当一面;六万五千名官兵完成新装备训练,新兵褪去青涩;空降兵一团与陆航空中突击团从无到有,具备初步作战能力;兄弟部队通过演习磨合,战斗力显着提升。
而此刻,这场会议将为这一切画上规整的框架,为接下来的对敌斗争筑牢根基。
“同志们,安静!”
曾夏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喧闹瞬间平息
“今天召开营级以上干部会议,主要宣布两项重要事项:一是独立旅编制与番号调整,二是各团主官及营级干部任命。先说说编制调整 ——”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目光扫过纸面,清晰念道:“各作战团下辖营番号重新规整:
一团辖一至六营,二团辖七至十二营,三团辖十三至十八营,四团辖十九至二十四营,五团辖二十五至三十营,六团辖三十一至三十六营,各团原有的兵种营番号不变。”
台下干部们纷纷提笔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此起彼伏。
曾夏勇继续说道:“炮兵团新增火炮后,编为自行火炮一至三营、车榴炮一至三营、火箭炮一至三营;防空团分编近防炮一到三营、近程防空一到三营(装备红旗 16)、中程防空二个营(装备红旗 19);特战团、警卫团各增两营,现均为六营编制;工化团辖工兵三个营、防化三个营;无人机团新增翼龙 6、ch6 无人机各 20 架,扩编四个营;保障团、电讯团编制不变。”
说到新部队,曾夏勇的声音稍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新成立的空降兵一团,辖三个营;陆航空中突击团,辖两个武直大队、两个侦察大队、四个运输大队、三个作战营、一个炮兵营;陆航团新增作战、侦察、运输、通用大队各一个,另设三个特级通用作战大队(共计36 架直 20t);空一团扩编为八个作战大队(20架歼20A、20架歼35A、20架歼16、20架歼10c)六个轰炸机大队(30 架轰 6J、30 架轰 6N)、两个加油机大队(20 架运油 20)、五个运输机大队(50 架运 20A)。”
编制调整宣布完毕,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干部们脸上满是振奋 —— 此番调整后,独立旅的作战体系更趋完善,多兵种协同能力将再上台阶。
曾夏勇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接下来宣布干部任命。除空降兵一团、陆航空中突击团团长为新任命外,其余各团团长不变。先从一团开始 ——”
“一团团长徐卫东,政委张保国,参谋长李成军。一营营长王红卫、教导员陈守义;二营营长刘成东、教导员赵毅;三营营长孙启铭、教导员赵爱诚;四营营长周同军、教导员郑宇轩;五营营长周睿、教导员吴继红;六营营长王梓豪、教导员郑国平;防空营营长吴御衡、教导员何宇翔;炮兵营营长陈砺锋、教导员胡宇航;作战支援营营长高铭、教导员马浩宇;保障营营长林宇、教导员丁骏惠。”
徐卫东站起身,对着主位敬了个军礼,眼神坚定 —— 跟随曾夏勇那么久,他深知此番任命意味着更重的责任。
曾夏勇点头示意,继续宣读二团任命:“二团团长周明远,政委钱志远,参谋长陈家豪。七营营长李逸飞、教导员冯继业;八营营长吴峰、教导员褚兴邦;九营营长刘俊辉、教导员卫忠诚;十营营长杨成、教导员蒋为民;十一营营长徐晨轩、教导员沈敬;十二营营长黄逸晨、教导员韩守正;防空营营长朱临航、教导员杨兴民;炮兵营营长梁朋飞、教导员朱爱华;作战支援营营长冯俊、教导员秦报国;保障营营长田宇、教导员张振邦。”
和徐卫东一样,周明远也是跟着曾夏勇很久,他清楚,这次的任命会让二团的组织架构更为完善。
当念到三团时,曾夏勇特意停顿,补充道:“三团团长王铁蛋,政委杨志诚,参谋长郭梓豪。十三营营长张勇、教导员刘继先;十四营营长王二柱、教导员赵克清;十五营营长李根生、教导员孙维国 —— 这里要特别说明,张勇是当初新一团六连时期,跟着我分兵的二十名老战士之一;王二柱、李根生是黑云山时期,王铁蛋招募的第一批战士。王二柱腿有旧伤却意志坚定,李根生猎户出身、枪法如神,三人都参加过两次黑云山战斗、辛庄增援战、晋东南系列战役,是经得起考验的老兵。”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张勇、王二柱、李根生站起身,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
王铁蛋更是红了眼眶 —— 这些老兄弟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曾夏勇的夸奖,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
曾夏勇待掌声平息,继续宣读:“十六营营长袁浩、教导员周培德;十七营营长蔡宇泽、教导员吴明志;十八营营长程宇、教导员郑存仁;防空营营长王截瀚、教导员钱守业;炮兵营营长赵擎岳、教导员冯敬贤;作战支援营营长潘义飞、教导员褚保民;保障营营长苏宇豪、教导员卫树德。”
随后,四团、五团、六团的任命依次宣读:四团团长陆承宇、政委蒋立群,五团团长朱子明、政委胡业成,六团团长武永强、政委安平宣,各营营长、教导员名单清晰落地,每念到一个名字,对应干部便起身敬礼,动作整齐划一。
作战团任命完毕,曾夏勇看向李保华,示意由他宣读兵种团任命。
李保华站起身,声音沉稳有力:“炮兵团团长高峰亮,政委屈成辉,参谋长李震川(原副团长升任)。自行火炮一营营长纪宇、教导员浦宇安;二营营长徐玉明、教导员葛俊;三营营长巴易山、教导员冯宇泽;车榴炮一营营长支浩基、教导员陈靖澜;二营营长郭俊品、教导员周靖涛;三营营长赵凌岳、教导员林灵风;火箭炮一营营长孙御霄、教导员郑毅野;二营营长沈毅辉、教导员许骁阳;三营营长苏成霄、教导员罗骁霆。”
高峰亮站起身,脸上满是兴奋 —— 炮兵团扩编后,火力覆盖能力大幅提升,未来定能在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李保华继续宣读:“防空团团长霍惊雷,政委叶成川,参谋长郑临霄(原副团长升任)。近防炮一营营长方靖、教导员杨御坤;二营营长陆御烽、教导员吴靖乾;三营营长何凌涛、教导员马岳骁;近导一营营长郭毅霄、教导员房平成;二营营长高御川、教导员何近;三营营长梁靖野、教导员冯凌辉;中导一营营长谭毅川、教导员肖靖岳;二营营长王凌霄、教导员熊御辉。”
特战团、警卫团、工化团的任命紧随其后:特战团团长徐虎、政委贾毅涛,警卫团团长魏大勇、政委史道岳(参谋长暂缺),工化团团长赵岩、政委聂继坤,各营干部均为经验丰富的老兵,其中不少人是曾夏勇一手提拔的骨干。
当念到新部队时,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空降兵一团团长凌峰(原特战团副团长升任),政委殷坤成,参谋长饶破岳。一营营长翟智平、教导员温阵风;二营营长安成阳、教导员庄松辉;三营营长向广毅、教导员易礼成。”
凌峰站起身,身姿挺拔 —— 从特战团到空降兵,对他而言是全新的挑战,更是沉甸甸的信任。
李保华继续说道:“陆航空中突击团团长姜海(原陆航团一大队大队长升任),政委纪海涛,参谋长刘小兵(原陆航团三大队大队长升任)。作战一营营长麻毅然、教导员盛凌;二营营长童安胜、教导员宣成毅;三营营长景海成、教导员单战平;炮营营长舒成亮、教导员阮治凌。”
姜海敬礼的动作干脆利落,眼中满是期待 —— 陆航空中突击团是曾夏勇一手谋划的 “尖刀部队”,未来必将在敌后作战中大放异彩。
随后,无人机团、陆航团、空一团、保障团、电讯团的任命逐一落地,各团主官均为熟悉业务的骨干,确保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
所有任命宣读完毕,曾夏勇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同志们,编制的完善、干部的到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们要尽快与新任搭档磨合,带领部队抓紧训练,熟悉新装备、新战法。尤其是政工干部,要做好思想引导,让战士们明白,咱们手中的先进装备,是为了更好地打鬼子、保家国,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之前在总部的时候,老总已经说过日军关东军会南下,而现在的最新情报显示,日军关东军二十万人正在陆续南下,晋东南很快就会迎来硬仗。希望大家不要辜负旅部、总部首长和组织的重托,与你们的团长、营长密切配合,把部队打造成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钢铁之师!有没有信心?”
“有!”
全场干部齐声应答,声音震耳欲聋,窗外的树叶都随之颤动。
曾夏勇看向李保华,后者微微点头,表示无补充。
“散会!”
随着曾夏勇一声令下,干部们有序起身,三三两两地讨论着,不少新任政委已经找到对应的团长,开始交流后续工作规划。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曾夏勇与李保华身上。
两人相视一笑 —— 独立旅的框架已然搭好,接下来,便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