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者”工作室位于一栋由老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内, loft 风格的空间里随处可见未完成的画稿、黏土模型和散落的数位板,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创意碰撞的特殊气息。这里没有严格的打卡制度,没有层层审批的流程,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头脑风暴、随时可能推翻重来的勇气,以及对每一个奇思妙想的极致尊重。
俞浡如鱼得水。
他负责的这个实验性项目,旨在用动画探索“记忆的模糊性与情感的真实性”这一主题,形式前所未有,挑战极大。他常常和团队成员为了一个几秒钟的镜头效果争论到面红耳赤,也会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而兴奋得半夜从床上跳起来记录。
他的生活节奏变得很不规律,有时会在工作室通宵达旦,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的创作状态。
宋鹤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没有像传统伴侣那样抱怨俞浡晚归或者作息混乱,而是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来适应和支持。
比如,他会在俞浡大概率加班的日子,提前点好营养均衡的外卖直接送到工作室,附上的卡片不再是打印体,而是他手写的简短叮嘱:「补充蛋白质,护眼片在背包侧袋。」
又比如,他那个共享日程的表格里,俞浡的那一栏,除了重要节点,还多了些宋鹤眠自己标注的:「灵感高发期,勿扰」、「团队瓶颈期,需情绪支持」、「关键帧突破,可庆祝」。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生活上的“男妈妈”,更升级成了一个理解并尊重伴侣创作规律的“战略伙伴”。
项目进行到中期,团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技术瓶颈——他们试图实现一种将手绘的颤抖感与数字动画的流畅性完美结合的视觉效果,但试验了多种算法和渲染方式,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俞浡连续焦虑了好几天,脾气也变得有些急躁,甚至对团队里的成员发了火。回到家后,他瘫在沙发上,眼神放空,浑身散发着低气压。
宋鹤眠给他倒了杯温水,在他身边坐下,没有急着安慰,而是平静地问:“是技术实现不了,还是现有的技术路径达不到你们预期的艺术效果?”
俞浡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是效果!我们要的不是冰冷的完美,是那种……带着人性温度的不完美,是笔触在纸上划过时那种微妙的滞涩感和呼吸感!现有的数字模拟太假了!”
宋鹤眠若有所思,他拿出平板,调出了一些资料。“我最近在看一些关于‘数字人文’和‘技术伦理’的前沿讨论。或许,你们的方向不应该局限于模拟,而是转化。”
他将平板转向俞浡,上面显示着一些关于将传统艺术材质(如宣纸、画布的纹理、颜料的颗粒感)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数字化重构的技术论文。
“为什么不尝试将真实的手绘笔触进行采样,建立独属于你们项目的‘笔触库’?然后用算法去驱动这些真实的、带有‘瑕疵’的笔触,而不是试图用算法去‘创造’瑕疵。”宋鹤眠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如同在分析一个商业案例,“这样,技术的部分解决的是效率和复用性问题,而艺术的灵魂,依然保留在那些真实的、不可复制的笔触里。”
俞浡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如同拨云见日!宋鹤眠没有提供具体的专业技术方案,但他提供了一个跳出框架的、更高维度的思考角度!这正是他们团队陷入死胡同时最需要的!
“对啊!我们怎么就钻牛角尖了!”俞浡激动地抓住宋鹤眠的胳膊,“学长!你真是个天才!”
宋鹤眠看着他重新焕发神采的眼睛,嘴角微扬,抬手推了推眼镜:“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具体的可行性,需要你们团队评估。”
这一刻,俞浡深刻地感受到,宋鹤眠的支持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是智力上的赋能和精神上的灯塔。在他迷茫的时候,他能用他强大的逻辑和广阔的知识面,帮他劈开迷雾,指明一个可能的方向。
经过数月的奋战,项目的第一支概念短片终于完成了。当最终渲染完成的视频在工作室的大屏幕上播放时,整个团队都安静了。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既有手绘的温暖和灵动,又有数字技术的精准和震撼,完美诠释了项目的核心概念。
短暂的寂静后,是爆发的欢呼和掌声!他们做到了!
俞浡站在人群中央,看着屏幕上属于自己的、也属于整个团队的心血结晶,眼眶发热,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工作室的创始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动画人,用力拍了拍俞浡的肩膀:“小俞,干得漂亮!这片子,有灵魂!”
当晚,工作室举行了小小的庆功宴。大家在一家热闹的居酒屋包间里,喝酒、吃串、畅聊这几个月的艰辛与快乐。
喝到微醺时,俞浡忍不住拿出手机,给宋鹤眠发了条消息:
【浡动人心:我们成功了!片子特别棒!(概念短片)】
【浡动人心:大家都在庆祝,好开心!】
他发完,也没指望宋鹤眠立刻回复,毕竟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然而,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响了,是宋鹤眠。
“喂?学长?”俞浡走到稍微安静点的走廊接听。
“结束了?”宋鹤眠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很安静,似乎还在办公室或者家里。
“还没呢,大家还在喝。”
“位置发我一下。”宋鹤眠说。
俞浡愣了一下,随即心跳加速,他把定位发了过去。
大约半小时后,居酒屋的门被推开,宋鹤眠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似乎是刚从某个正式场合过来,穿着挺括的深色大衣,里面是西装衬衫,没打领带,气质卓然,与居酒屋喧闹随意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因为他从容的态度而奇异地融合。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俞浡连忙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宋鹤眠很自然地伸手,帮他理了理因为兴奋而有些凌乱的额发,眼神温和:“来接你。顺便,”他看向俞浡身后的团队成员们,微微颔首,“恭喜各位,短片我看了,非常出色。”
他的语气真诚,带着显而易见的欣赏。工作室的成员们,尤其是那些知道宋鹤眠身份的,都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打招呼。
创始人笑着对俞浡说:“小俞,还不快请你这位‘家属’坐下喝一杯?”
俞浡脸一红,拉着宋鹤眠在自己身边坐下。宋鹤眠也没有推辞,很给面子地喝了一杯大家敬的酒,态度谦和,完全没有顶级猎头的架子。他甚至能和创始人就动画产业的市场趋势聊上几句,言之有物,让那位老动画人也连连点头。
他没有停留太久,坐了约莫二十分钟,便以不打扰大家尽兴为由,准备带着微醺的俞浡先离开。
临走时,他去吧台结了整个包间所有的账。
在回去的车上,俞浡因为酒精和兴奋,话特别多,靠在宋鹤眠身上,反复说着创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宋鹤眠耐心地听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卷着他柔软的发梢。
“宋鹤眠,”俞浡忽然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你今天来,我特别高兴。”
比项目成功还高兴。这是一种被最重要的人,见证了自己在另一个战场上闪耀的、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宋鹤眠低头,看着他依赖又骄傲的眼神,心底柔软成一片。他吻了吻俞浡的额头,声音低沉而清晰:
“嗯,我来看看我家的大艺术家。”
“你很棒,俞浡。”
简单的话语,却比任何奖项都让俞浡感到认可和幸福。他知道,在宋鹤眠这里,他不仅可以做那个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浡浡”,更可以做一个被全力支持、被真心为傲的、独立的、闪闪发光的个体。
他们的爱情,在各自事业的轨道上并行不悖,又彼此映照,成就了更好的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