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北京,天空是那种秋高气爽的、澄澈的蓝,阳光金箔般洒下来,没有了夏日的毒辣,只剩下暖融融的惬意。(屁,都要冻死了)
微风拂过,带着干燥的草木气息和一丝凉意,正是出游的好天气。((? .?.? ?)不是,一点都不好)
俞浡醒得比闹钟还早,兴奋得像要去春游的小学生。
他赤脚跳下暖炕,跑到窗边,“哗啦”一声推开木窗——霎时间,满树金黄撞入眼帘,几片银杏叶打着旋儿悠悠飘落,像金色的蝴蝶,停在窗棂上,落在青砖地上。
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宋鹤眠!快看!太美了!”他回头,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雀跃。
宋鹤眠被他吵醒,撑起身子,看着逆光站在窗边的俞浡。
年轻人穿着简单的白色棉质睡衣,身形清隽,晨光为他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那欢欣的侧脸比满院秋色更让人心动。
宋鹤眠眼底残留的睡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存的纵容。
“嗯,看到了。”他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却含着笑意。
今天他们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第一站就是重头戏——故宫。
但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去预约好的古装体验馆换装。
打车来到位于南池子大街附近的一家评价很高的古装体验馆。
店里挂满了各朝各代的华丽服饰,从秦汉的曲裾深衣到唐宋的圆领袍衫,再到明清的龙袍蟒服,琳琅满目。
俞浡一进去就看花了眼,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兴奋得不得了。
宋鹤眠则显得淡定很多,他环视一圈,目光精准地落在了一套玄色暗纹的飞鱼服上。
那套衣服面料挺括,纹样精致而不张扬,透着一股沉稳的贵气与隐隐的锋芒,很衬他的气质。
“试试这个?”宋鹤眠指了指那套飞鱼服。
店员连忙热情地取下来,引他去更衣室。俞浡则在店员的推荐下,选中了一套月白色的交领襕衫,衣襟和袖口绣着淡雅的青竹纹样,配上同色的发带,活脱脱一个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清雅书生。
两人分别在更衣室里鼓捣了半天。俞浡先换好出来,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宽大的袖子,走到巨大的落地镜前。
镜中的少年,长发用一根玉簪松松挽起部分,其余垂在肩后,月白长衫更显得他肤色白皙,眉眼干净,那几分不自在反而添了些许懵懂的少年气。
“怎么样?”他扭头问刚从更衣室出来的宋鹤眠。
宋鹤眠的脚步顿在了原地。
玄色的飞鱼服完美地勾勒出他宽肩窄腰的挺拔身形,金属扣袢一丝不苟地系着,衬得他脖颈修长,气质冷峻。
平日里被西装包裹的禁欲感,此刻被这身古典服饰转化成了另一种更具冲击力的、属于上位者的威严与英气。
他目光沉静地看过来,仿佛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
四目相对,空气似乎有瞬间的凝滞。
俞浡看着这样的宋鹤眠,心脏不受控制地怦怦直跳,脸颊悄悄爬上了红晕。
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原来真的有人,能完美驾驭这种跨越时空的俊美。
宋鹤眠的目光则落在俞浡身上,那月白的身影在略显昏暗的店里,仿佛自身会发光。
清隽,温润,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又像一株迎风而立的新竹。
他眼底深处有什么情绪翻涌着,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和一抹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
“很好看。”他走上前,声音低沉,伸手替俞浡理了理稍微有些歪的发带,动作自然而亲昵。
店员在一旁看得两眼放光,忍不住赞叹:“两位先生真是太适合了!这气质,一个像冷面王爷,一个像俏翰林,绝配啊!”
俞浡被说得耳根更红了,宋鹤眠倒是坦然,只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份赞美。
装扮停当,他们便朝着故宫出发。穿着古装走在充满历史感的胡同里,竟也不觉得违和,反而引来不少善意的注目和窃窃私语。
俞浡起初还有些害羞,但被宋鹤眠自然地牵住手后,那点不自在便烟消云散了,只剩下满满的兴奋和新奇。
从午门进入故宫,仿佛瞬间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恢宏的殿宇,朱红的宫墙,在湛蓝的天幕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片片、一树树灿烂的金黄——银杏。
沿着长长的宫道行走,脚下是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头顶是交织的金色华盖。
秋风掠过,无数银杏叶如同金色的雨,簌簌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拂过他们的衣摆。
俞浡忍不住伸出手,接住一片旋转落下的叶子,叶片精致得像一把小扇子。
“宋鹤眠,你看!”他举起叶子,回头笑着展示,眼睛弯成了月牙。
宋鹤眠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月白色的身影在漫天金叶中雀跃,看着他回头时那毫无阴霾的灿烂笑容,只觉得眼前这幅画面,比任何珍贵的古画都更值得珍藏。
他拿起一直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对准俞浡,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定格了少年在秋光落叶中的回眸一笑,鲜活动人。
“我也给你拍!”俞浡跑过来,抢过相机,推着宋鹤眠走到一棵巨大的银杏树下,“你站这儿,对,表情别那么严肃嘛,放松一点……”
宋鹤眠依言站定,玄色衣袍在金叶背景下更显沉静。
他看着镜头后指挥若定的俞浡,看着他因为忙碌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专注的眼神,原本习惯性绷紧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了一个弧度。
就是这瞬间的柔和,被俞浡精准地捕捉下来。
照片里的宋鹤眠,身姿挺拔如松,玄衣墨发,背景是漫天金雨和巍峨宫墙。
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在秋阳下显得柔和了许多,那双深邃的眼眸望着镜头的方向,里面清晰地映着拍照人的影子,以及一抹几乎要破冰而出的、温柔的笑意。
“完美!”俞浡看着相机屏幕,得意地翘起嘴角。
他们穿梭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巨大广场上,流连于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深宫庭院。
俞浡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拉着宋鹤眠看屋檐上形态各异的脊兽,辨认宫殿匾额上的满汉文字,趴在栏杆上寻找当年《末代皇帝》电影里的取景角度。
宋鹤眠则更像一个沉稳的守护者和耐心的导游。
他会给俞浡讲解一些他知道的历史典故,会在人潮拥挤时自然地将他护在身侧,会在俞浡因为拍照角度不满意而撅嘴时,接过相机,耐心地帮他找到最佳构图。
在御花园的堆秀山下,一片相对安静的角落,银杏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
俞浡玩心大起,抓起一把落叶,笑着撒向空中。金色的叶子纷纷扬扬落下,落在他头发上,肩膀上,也落在了含笑注视着他的宋鹤眠身上。
“像不像下了场金子雨?”俞浡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
宋鹤眠伸手,从他发间取下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耳廓,带来一阵微痒。他没有回答那个幼稚的问题,只是看着他的眼睛,低声说:“嗯,很漂亮。”
不知说的是这落叶,还是眼前人。
爱意是什么?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不需要刻意言说,只是看着对方在喜欢的环境里笑得开心,自己便也觉得满心欢喜,仿佛整个秋天的美好,都因为身边这个人,而被赋予了双倍的意义。
它藏在宋鹤眠始终追随俞浡的目光里,藏在俞浡下意识依赖靠近的动作里,藏在他们交织的视线和无需言语的默契里。
从故宫出来,已是下午。两人还了古装,换回舒适的现代衣物,仿佛一场华丽的穿越梦醒了,但那份共同经历的美好却真实地留在了心底。
接着,他们按照俞浡规划的“觅食路线”,钻进了胡同,找到了那家口碑极佳的铜锅涮肉。
小小的店面烟火气十足,炭火烧得铜锅咕嘟咕嘟响,新鲜的羊肉片在清汤里一涮即熟,蘸上浓郁的麻酱调料,入口鲜香嫩滑,吃得俞浡鼻尖冒汗,大呼过瘾。
宋鹤眠看着他被辣得嘶嘶吸气却停不下筷子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不停地将涮好的肉夹到他碗里。
饭后,他们溜达着去了景山公园。爬上并不算高的万春亭,整个紫禁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连绵的琉璃瓦屋顶染得更加辉煌夺目,远处现代化的建筑在暮色中勾勒出清晰的天际线。古老与现代在此刻奇妙地交融。
俞浡靠在亭子的栏杆上,看着这震撼的景象,忍不住感叹:“好美啊……”
宋鹤眠站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握住了他的手。十指相扣,温度在微凉的秋风里互相传递。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他们一起看过了一场金色的秋,穿过数百年的时光,在古老的宫墙下留下并肩的身影,在喧嚣的市井中共享过温暖的美食,最后,在这至高处,共同俯瞰这片承载了无数历史的土地。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未来无数个将要共同度过的春秋。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秋天,充满了金色的落叶、古老的梦境和彼此眼中无法隐藏的爱意。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四季,他们还将一起,走过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将爱意写进每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