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下起了雪,铺天盖地的,没多久就把天地间都遮成了白色的冰雪世界。
陈苗一个人睡,第一个被冻醒,裹着被子翻到陈斗两口子的炕头,推她爹起来。
陈斗好一会儿才醒,打了个冷战,赶紧把陈苗塞进王永好怀里,叫醒王永好,让她先别睡。陈苗知道陈斗要去村里看看,就提醒陈斗要让在屋里烧柴的人家可别把门窗都堵死了,要留点空隙可以让空气循环进来,不然没被冻死要一氧化碳中毒死了。当然她不能说什么空气什么一氧化碳,她说的是烟熏火燎的,留条缝好扒着喘口气。
陈斗自己穿上厚实的衣服,跑去老两口的窗下,使劲的敲门,把老两口叫醒,也没让他们起床,给老两口的炕重新点了火,塞了几根大木料,告知他们他要去村里看看有没有哪家需要帮忙的。
老两口哆嗦着让他快去。
陈斗跺着脚,院子里的雪都没了他的小腿肚了。他到西厢喊起陈宿。陈宿体格相比陈斗要弱一些,冻得脸色有些苍白。“你还是在家待着吧,把炕烧暖点。”
陈宿打着哆嗦,摇摇头,要跟陈斗一起去。去之前把东厢的炕也烧起来,免得冻坏了娘儿俩。
两兄弟先去了村长家,沿路没看到有哪家起身的。雪下得太大,还一直刮西北风,屋顶上的雪都被堆到一边了,再堆下去就要把房子压塌了。
到了村长家,敲门没人应,陈斗也不管了,吃力的翻墙进村长家。
其实村长没睡踏实,就是外面野风刮的太响,他愣是没听到陈斗的叫喊。
村长也起来了,嘱咐家里把炕烧起来,他则拿着铜锣,挨家挨户的敲过去,喊人起来该烧炕的烧炕,该点火盆的点火盆,壮劳力们赶紧把屋顶上的积雪清一下,别等房子塌了一家人都要吹西北风。
仁义村在这个有生之年的寒冷之夜动了起来。
这雪到天亮也没停,只是小了点。
人就是个奔生活的乐天派。家里的屋顶暂时保住了,门口的雪也铲了,有几个皮小子就用板子搁在厚厚的雪上,用两根棍子往后划,像划船那样在雪上划了起来。
这么大的雪也干不了什么事儿了,村里人见孩子们这个办法好,也找了板子划到别人家唠嗑,原本宽敞的村道不时拥堵一下。
陈苗穿着她的兔毛里子的棉衣,还能抗住寒冷,看着陆陆续续到她家做客的村里人。他们都是来找陈宿领春联的。虽然离过年还有十来天,可是想到红艳艳的春联,大家可等不了了,都想早点领回去先锁炕柜里,华夏人争先恐后的心理亘古不变啊。
将人们迎到了陈宿的西厢。陈家的院子一大清早就被两兄弟和老李头打扫干净了。一伙人推推挤挤的到了西厢,看到坐在炕桌前,笑眯眯的裁着红纸的陈宿,闹哄哄的人群渐渐安静了。古人对读书人是打心底里尊重。
“大家来了啊。”陈宿手上活没停,招呼村民们进来,看到陈斗跟在人群后面,就让陈斗帮忙招呼,自己加快了手上裁纸的动作。
陈斗和村里的几个小年轻到堂屋搬了几条长凳进了西厢,这个时候还没有瓜子花生这些招待客人的必备佳品,所以李老婆子很是大方的端了一碟子家里晒的干果和一碟子炸的油果子招待大伙儿。
不论是干果还是油果子对于一年到头都只为了填饱肚子的庄稼人来说可是好东西,大家在陈斗的再三推让下才不好意思的拿了一粒干果含在嘴里,油果子可是没人去碰的,这东西费油费面。
陈宿裁好了纸,一气写了十幅内容不同的春联,逐一放在炕上,陈斗就跟人解释春联上的内容,喜欢哪副幅内容的就告知一下,陈宿刷刷刷就给写了下来,等墨干了,得到春联的人也不久坐,捧着春联就走了。
一直忙活到晌午吃饭,陈斗陈宿两兄弟再三挽留最后拿到春联的几人留下来吃饭,但人家像是怕留的时间久了,春联就会被谁抢走似的,一个个告辞就走了。
吃了饭,王永好和陈苗帮着裁纸,陈斗两兄弟一起写春联,下午要是还有人来讨要,直接拿了就可以走。
最后留了几张红纸,陈宿引逗陈苗在四四方方的红纸上分别写了几个“满”“福”,陈苗才是学毛笔字不久,前世也是用水笔和电脑写字,所以写的可不怎么样,字体只能算得上胖胖的很可爱。
做完这些,一家人又拿着簸箕和铁锹,将来路上又堆积起来的雪往路两边堆去,王永好和李老婆子则拿着大扫把清扫剩余的雪,一路清扫过去,竟然和村里的扫雪大队碰头了。一众人嘻嘻哈哈,把个冰天雪地吵的热火朝天。
扫完雪,陈斗问了村里有没有哪家受灾的,听闻每一家都没事儿,就连最懒的人家也早早的在村里的督促下上房顶清扫了积雪。有几家孤寡困难户,村里有准备好的柴火和粮食,如果他们家里出现了断粮或者少了取暖的,村里就会立刻补上。
因为仁义村的村长确实是为大家干了不少实事,在村里的威信颇高,上头的厘正也是个不怕手底下村长能干的主,所以仁义村在村长的带领下在周围的十里八村算得上富裕。
随后有上午没有去拿春联的人家,就每家派了一位代表跟着陈家两兄弟回去去取,不够的现写也来的及,反正红纸买的足够。有看到陈苗写的胖嘟嘟的“满”很是喜欢的,还让陈苗也给写了一张带回去贴在粮仓上。
雪下一天晴两天,淋淋拉拉的到了三十还在不断的飘着雪花,还好后来的雪都不大了,来年的收成还有盼头。
陈家人围坐在老两口在炕上,炕桌上鸡鸭鱼肉一样不少,难得的是桌上还有一盘翠生生的炒青菜,那是李老婆子挨着靠近灶火的那面墙,用破瓦罐种了些青菜,刚好能赶上年夜饭的时候吃上一次。